|
作品与人品
|
文 / 默默
2006/7/28 22:55:07 发表| 已被阅读过 585 次| 评论19篇
|
 |
“天下纷纭非关我,毁誉只堪付轻风。” 凡读《耕石录》的人都会被此诗所感动。“从不在乎身后传来的是掌声还是骂声,前面迎来的是鲜花还是荆棘。”这又是《耕石录》作者在《演绎激情人生》中的名句。读罢,一位豁达豪放、伟岸磅礴的身影便会浮现眼前。
《耕石录》作者牛余和先生,在章丘市教育局工作,工作繁忙中却勤奋而得书,名曰《耕石录》,心奇之:人皆耕田,独其耕石,怪哉!于是,疾翻阅之,谁料却如临清风,油然而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联想和慨叹。有谚曰:“文如其人”。人品决定作品,牛余和先生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从其作品可见一斑。他说,“只有抱定此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崇高信念,才能做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一个浑身带火的人,一个燃烧自己也燃烧别人的人,一个能用自己的燃烧温暖全社会的人,也才能看淡得失荣辱,忘怀黜陟进退,心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而舍弃,而光荣,为它做毕生的付出。”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气度,才能有这样的文章。
《耕石录》中,无论诗歌、散文还是报告文学,多能视野宽阔,气度开张,立意深远,格调高雅,文从字顺,情辞并茂,形神俱胜,神元气足,耐人寻味。 二00四年教育重点工程如期竣工,身为领导的作者不揽功于己,婉拒媒体静静思考之时,却招致飞短流长。 “风雨渐萌归舟意/江湖难容淡泊心/且挥长缨缚奸佞/再做山林潇散人。”牛余和先生一诗作答,多么豪壮且又潇洒!再看诗《答友诮》:“院门紧锁非拒客,心扉洞开是蓝桥;浊酒一壶早储备,秋风凉时便相邀。”这是先生作为领导,为拒讲情说客,回家后因院门常关,误将亲友拒之门外而遭讥诮的回答。多么清雅平和而又热情! 从这些作品中不难折射出先生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人品,诚如廖无益先生序文所说,“耕既非田,乃众生心地,其言自具禅意,高存其心,非他人可测。”
掩卷静思,先生那执著的精神和平和谦逊的态度如一缕清风缭绕身边,似一杯香茗沁入心脾,象一坛陈酿芳香醉人。这真是一等的人品,产生一等的作品;一等的作品,体现一等的人品。
|
|
|
***************************************************************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