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随笔>>巴巴多斯行记
巴巴多斯行记
文 / abc 2006/8/7 18:21:42 发表| 已被阅读过 567 次| 评论11
    题外话:我经常来小桥,为的是欣赏这里的佳作,确实收获不小。最近忽然想起,我也曾经在这里注册,并且曾经写过两篇文章,承蒙几位朋友厚爱,还有人留言了,心里不由得有些触动,于是就想继续再写,把我的一些经历写给朋友听。
    提起巴巴多斯,可能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国家,更少有人了解这个国家的情况,我曾经在2002年春到过巴巴多斯,所以我现在把我所了解、所看到的情况写下来,也许会有朋友对此有兴趣。
    在西印度洋群岛的最东端,有一个风景秀丽的珊瑚岛,犹如一颗璀璨的珍珠闪烁在碧波荡漾的加勒比海上,这就是岛国巴巴多斯。能够有幸到巴巴多斯纯属偶然,也许可以算作是缘分吧。当时我们需要到南美洲的英属圭亚那进行商务活动,如果从北京起飞,经由美国的话,有飞机可以直达圭亚那,但是当时由于911事件的发生,美国大大加强了国土安全保卫措施,获得美国的过境签证十分困难,因此我们最后只能绕行加拿大。这样我们乘坐的飞机不能直飞圭亚那,而只能先到巴巴多斯,然后换乘其他航空公司的飞机到圭亚那的首都乔治敦。由于这样的一个特殊情况,使得我们有机会实际了解巴巴多斯。
    在出国以前,我通过查询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网站,了解了一些关于巴巴多斯的基本情况。顺便说一句,这个网站上面有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介绍,包括人口、地理、经济、政治、宗教等各方面的信息,对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需要网址的话,可以在下面留言,我把网站发给你就是了。巴巴多斯在1627年被英国人发现以前无人定居,随后为了甘蔗的种植,大批的黑奴被带到了这个岛上,1834年,黑奴制度被废除。1966年,巴巴多斯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20世纪90年代以后,旅游业和制造业逐步取代了甘蔗种植成为了巴巴多斯的经济支柱。
    巴巴多斯的面积为431平方公里,不到章丘市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为279,912,这个数字比较准确,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2006年7月的最新数据,按照这个人口数的话,比章丘人口的四分之一多一点。这样算来,巴巴多斯的人口密度比章丘的还要大一点呢。在巴巴多斯的人口中,黑人占总人口的90%,白人大约占4%,亚洲人和黑白混血大约占6%,巴巴多斯的官方语言为英语。
    我们乘坐的加拿大航空公司的飞机从多伦多起飞,飞机的型号我不知道,但是飞机特别宽大。飞机起飞不久,机舱前面的显示屏上就开始显示我们乘坐的飞机所处的高度,位置,以及舱外的气压等相关数据。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黑人中年妇女,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飞机起飞不久,我们就开始闲聊起来。交谈中,我得知,这位女士就是巴巴多斯人,这可是我遇到的第一位巴巴多斯人。这位女士在英国工作,此次是回巴巴多斯探亲。这位巴巴多斯妇女比较健谈,可能在英国工作的时间比较久了,英语的发音也比较纯正,听起来很舒服。
    飞机大概要飞行几个小时才能够到达巴巴多斯,因此我们有很长的时间闲聊,有件事情直到现在我也感觉很有意思,一直印象很深。这件事情也证明了一点:人都是喜欢听好听的话。这位黑人女士仔细端详了我一会儿,然后说,你长的真帅。哈哈!长这么大了,还真的没有人这么夸我呢,她很诚恳的态度,不禁让我想,难道我很符合黑人的审美观点吗?
    飞机飞抵巴巴多斯的时候,正好是正午。我们从多伦多起飞的时候,多伦多仍然是隆冬季节,气温在零下好几度,所以我们每个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而巴巴多斯地处热带,此时气温极其炎热,30多摄氏度。巴巴多斯的机场不是很大,候机室里面好像也没有空调,下了飞机以后,一股股的热浪扑面而来,让我在一天之内深刻的体会到了冬夏两个季节。
    在排队等候出关的时候,我正好排在了一位巴巴多斯黑人小伙子的身后。当时我想,这样的一个小国家,距离咱们中国这么遥远,肯定很少中国人到这里的,说不定他们会为有我这个中国人到这里感到很希奇呢!于是我问:“你们这里有中国人吗?”他的回答真的让我有点震惊,他说:“有呀,很多,许多从事建筑行业,还有些开餐馆的。”然后他又说,你也可以考虑到这里来做生意呀。没有料到,这样的一个在遥远的另外一个半球的小小岛国竟然也有这么多我们的同胞在这里发展,我不由得为我们同胞的吃苦精神深深感动了。感动之余,我想,我们现在有很多到日本、韩国的劳务输出,是不是我们也可以考虑到巴巴多斯发展呢?
    (未完待续)
***************************************************************
《巴巴多斯行记》相关评论 共11

网友:小红丫(www.zxgxyh@yahoo.com)来自: At:2006/8/10 19:43:02
主题: 回梧桐雨下
前辈想的太多了,出国考察或者旅游眼睛都使不过来了,哪有时间有那些思想触动啊,小妹去过港澳只觉得眼花燎乱的,新鲜事物太多了.当然,常驻异国的游子不一样,肯定有好多感触啊!



网友:小红丫(www.zxgxyh@yahoo.com)来自: At:2006/8/10 19:36:55
主题:
写的真棒啊,老哥.你见多识远,可以写书了,类似三毛的游记散文,百忙之中多写一点呀.小妹不曾有这样的经历,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但很喜欢看.佩服佩服!



网友:abc(abc@abc.com)来自: At:2006/8/8 8:57:43
主题: 回梧桐雨下
好像没有这么多考虑呀,真的,当时主要是太热了,你想象一下,37度的高温,穿着保暖内衣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感觉。在巴巴多斯的时间比较短,我们都没有换衣服,很热呀,



网友:喜拙言(WWW.ZQLYX@163.COM)来自: At:2006/8/7 23:46:24
主题: !
长知识颇菲吆!待续.......



网友:梧桐雨下(zhly_zhbo@163.com)来自: At:2006/8/7 20:27:22
主题: 问好
不知道身在异国,人的心,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是在想祖国?想家?还是想人?或者想念祖国的每一方土地?是孤独?是忧愁?还是心痛? ... ...




页数: 上一页 [1][2]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