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小说>> 锦屏山的传说(之一) “逗号山”和“两榔山”之来历 (下篇)
锦屏山的传说(之一) “逗号山”和“两榔山”之来历 (下篇)
文 / 牧羊大叔 2006/8/8 18:21:54 发表| 已被阅读过 557 次| 评论12
                                           

        再说黄帝与蚩尤大战到人困马乏之时,蚩尤骑马又往南逃窜而去。行几十里程,蚩尤来到群山前面,借月光观察,见巍巍众山环抱一峰,耸入云宵,崖悬壁峭,山势险要。恰有一猎人迎面走来,蚩尤询问,得知此山名唤“瓶颈山”。便打谱先登山寻洞暂避几日,等黄帝走后再作盘算。刚登山几步,突听后面一声高喝:“蚩尤休走!”原来是黄帝已追赶至此。蚩尤大吃一惊,沿瓶颈山西侧深谷,继续往南逃去。又逃窜数十里,被山脉挡住了去路,正要转身寻路,黄帝已追了上来。两人又交战起来,杀的地动山摇,岩石断裂。因两人在峡谷中斗拼,蚩尤的钢鞭到处碰壁,黄帝的双鎯却显出雄风,震荡山谷,飞沙走石。眼看蚩尤性命难保,黄帝一鎯头却砸进岩石缝中,怎么也抽不出鎯头来,蚩尤趁机溜走,沿瓶颈山南侧的丘岭飞马奔去。黄帝的鎯头被夹在石缝中,费尽了气力心机,却无法抽出,只好用另一只鎯头敲击两旁岩石,岩石松动后,将鎯头抽出,却有一股水柱沿鎯头窝印迹喷泻而出。原来,黄帝的鎯头击撞山脉水脉,,使地下河水喷涌而出。以后流水不继,形成河流。后人们拦河筑坝,形成了“海山湖”。
        再说黄帝抽出鎯头,继续追赶蚩尤,绕瓶颈山转个半圈,在瓶颈山东边开阔处发生了激战,蚩尤挥钢鞭似蛟龙摆尾,所打之处如刀割韭菜,齐刷刷的削去,土地、山林全部荡平,黄帝舞双鎯似流星飞月,撼山震谷,击到之点,石碎如雨。两兵器相撞,如闪电劈空、响声似雷,只杀的天昏地暗,一片混沌。大战五百会合后,黄帝步步紧逼,越战越勇;蚩尤退到一高峰之巅,却见只有来路,没有去路,三面全是百丈悬壁。蚩尤对长空高声叹道:“天要灭我也!”将手中钢鞭向深涧抛去,随即跳下了战马。黄帝正要上前去擒拿蚩尤,突然狂风大作,遮住了篮天太阳,整个世间似掉进了黑窟窿。只是刹间,风止天亮。黄帝睁眼一看,惊呆了,蚩尤和他的战马已变成了岩石,这便是现在人们看到的文租镇青野村东岭上的“石人、石马”奇观;还有蚩尤扔进山涧的钢鞭,也变成了直径丈余,高四、五十丈的独立山峰。这便是现在文租镇水龙洞村的妙景“立石山”。
    黄帝站胜蚩尤后半感到疲倦和饥饿同时袭来,双腿发软,浑身无力,便把双鎯扔下了西边山谷,却发生一个惊人的奇迹,那双鎯滚落进黄帝和蚩尤大战时荡平的开阔地段,立即变大,变大,变成了形似鎯头的两座山头。后人们称此为“两榔山”。
                   

  
        黄帝面对眼前发生的奇迹,心想:这定是苍天暗喻自已,莫再动用武器。黄帝正要离去,却发现西面瓶颈山的深谷中有两道刺眼的光柱,暗道:那一定是两件宝物。黄帝本好游山玩水,又加上好奇心的驱使,便不顾身体疲竭,朝瓶颈山谷涧奔去,来到悬壁深间,却不见了光柱,黄帝四处寻找,却见一条巨蟒张着血盆大口,从幽谷中窜来,那两道光柱竟是它的眼睛。原来,瓶颈山南侧有条十里长峪,峪中有个深不见底的溶洞,一条蛇蟒盘居了三百多年,已成精怪。据说精怪吸帝王之血后就能成为妖仙,天上神仙对其也惧之。黄帝与蚩尤在瓶颈山绕圈大战,惊动了蟒妖,便想寻找机会将黄帝食之。黄帝战胜蚩尤后,蟒妖便用眼睛射出光柱,将黄帝引诱来此,实现成为妖仙的目的。那蟒妖张着血盆大口朝黄帝扑来,黄帝转身逃跑,却被脚下岩石绊倒,跌出了王母娘娘赐给元妃螺姐的玉镯。黄帝看到玉镯,想起螺姐的吩咐,拾起玉镯朝空中抛去。只见那玉镯光芒四射,越变越大,罩住了巨大的蟒妖后,垂直落下,只听的一身巨响。蟒妖粉身碎骨,那玉镯也扎进了山脚,变成了形似罗圈的石壁。这便是现在锦屏山上的名景“罗圈崖”。此是后话不提。
       黄帝惊魂刚定,一个身音在空中响起:“轩辕氏,因你贪图享乐游山玩水,荒废了朝政才铸成大错,连遭大难。回去后要安心治理国家,黎民百姓正在等待着你。”黄帝抬头,只见一朵白云飘然而去。黄帝磕头三拜后,离开深间,走到瓶颈山东侧山脚,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本想把此遭遇留在此处,却又无笔,一时无法书写,便用食指在山上狠狠剜了一下,然后上马,奔向涿鹿。黄帝回到都城,又请回神农氏共同治理天下,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神农氏又被称为“炎帝”。现在所说我们中国各族人民是炎黄子孙,便来源于此。
        单说黄帝用食指在瓶颈山东侧山脚上狠儿剜了一下后,经几千年风雨冲洗,却越来越大,远远望去,形似一个巨大的“  , ”,这便是锦屏山名观“逗号山”的来历。



***************************************************************
《 锦屏山的传说(之一) “逗号山”和“两榔山”之来历 (下篇) 》相关评论 共12

网友:牧羊(50696819@51UC.COM)来自: At:2006/8/9 11:42:23
主题: 回兄台
有误.谢指.



网友:一剑天(zqdzc@126.com)来自: At:2006/8/9 10:27:29
主题: !
记得以前兄台曾写过一篇“逗号山”的故事,要注意内容的相容性,因是出自一个作者的作品。



网友:牧羊(50696819@51UC.COM)来自: At:2006/8/9 6:58:39
主题: 回喜拙言
谢评.



网友:牧羊大叔(50696819@51UC.COM)来自: At:2006/8/9 6:57:26
主题: 回蛟龙
共进.



网友:喜拙言(WWW.ZQLYX@163.COM)来自: At:2006/8/8 22:37:04
主题: !
仔细看了,叹服中.......



网友:云海蛟龙(liouhong2005@126.com)来自: At:2006/8/8 22:22:13
主题: 牧羊大叔 
牧羊大叔,知识渊博,让在下佩服,还请多多指教




页数: 上一页 [1][2]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