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仙争斗瓶颈山(锦屏山)
|
文 / 牧羊大叔
2006/8/12 14:58:33 发表| 已被阅读过 692 次| 评论12篇
|
 |
锦屏山的传说(第二篇)
(一)
一日,玉皇大帝在天庭召开众仙大会,号令不论是天庭还是凡间居住的神仙,都要在凡间另选一风水宝地,进行轮换居住,以利于观察民情,降妖除怪,为黎民消祸除灾。群仙领旨,纷纷云游四海,穿走大江南北,去寻找险山奇穴。
单说老君天尊,在此期间正在炼治仙丹,等仙丹炼成之后,其他神仙早已新居定成,并各自作上记号,等玉帝验审。老君奔波数日,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眼看限期已到,心中非常着急。这天,老君正准备再去云游寻居,突然,日值仙传旨,王母娘娘密密召见。老君急速进宫,才知道是王母身边的金童玉女私自下凡。原来,玉皇大帝为讨王母娘娘欢心,从凡间挑选了男女二童,昼夜侍候王母。几年以后,二童长到十多岁,玉皇大帝怕逐渐长大的二童惹出风流之事,便赐二童长生不老,封为“金童玉女”。此后,二童便永远是童身童颜。转眼刹间,金童玉女已伺候王母娘娘三百余年,虽是童身,对人间男女合欢之事早已清清楚楚,俩人时常感到寂寞难耐。特别是织女牛郎相会和七仙女寻董永以后,金童玉女更加羡慕凡间男耕女织的生活,二人便商量决定,寻找机会下凡,那怕过几日凡间男欢女爱生活,也不枉活虚渡一生。终盼到七月十五节,人间百姓设酒宴祭天,玉帝携王母娘娘下凡赴请,金童玉女趁此机会,偷偷溜下了人间。玉帝王母得知金童玉女私自下犯大怒,又顾其脸面,怕传出后被众仙笑话,令老君去人间查处,并定下两条意旨:一是秘密押送回天宫, 在冷宫中终身囚禁;二是在凡间就地处绝,将其灵魂焚灭,永不得超渡为人。老君领旨,从南天门降落在东海西岸,日夜兼程奔波,四处打探寻金童玉女的下落。
这天,老君来到九顶山西面的深谷 ,见到一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名日:“东张庄”,村头有一泉头,水清似镜,从岩石中喷出,流成小河,水流声似琴如箫。泉边石壁上刻着“八仙泉”三个大字,而此字刚刻上不久,巧有一老者来取水,老君上前问道:“老人家,此泉为何叫'八仙泉'呢?老者向老君说出了这样一段事情--
此村立庄只有几十年,虽土地肥沃,却无水吃,靠蓄存雨水渡日。从上年开始干旱,已有八个月天不下雨。这天,老百姓正在村头商议,准备弃庄搬迁,却见一行人从此路过,七男一女,为首者拄拐跛脚,背一大葫芦。听说乡亲们因无水而搬迁,便劝阻搬家,并声称能使山中喷出清水。后生们听后,不仅不领此好意,反而讥笑说:“你若能有开出清泉的本领,就该能医好你的瘸腿了。哈哈......又来一帮骗子。”继而,众人哄笑。来人中,一位手拿竹板的年青男子忿然道:“即不识好歹,渴死活该。”拉着跛腿者便走。村中一位老者对起哄的后生喝道:“休得无礼!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说不定是仙人来到此处呢。”老者训完后生,又对一行来者赔礼道谦,恳求开凿泉水。跛脚者应允,让乡亲们暂去村内避躲。起哄的后生们进村后却没有离开,躲在屋后观其动静。只听得这一行人叽叽喳喳,声音时高时低,因相隔太远,后生们也听得继继续续,什么“此山底下有条河脉,通往明水喷出了“百脉泉”,还有什么“西麻湾”“东麻湾”等等;还让什么韩香了拿笛子对准地下河脉,共同施展法力等。接着风声大作,山体晃动,约一个时辰后,那女子惊喜的喊起来:“师傅,清泉喷出来了!”后生们听到喊声,立即跑出来观看,只见平地喷涌出一股泉水,形似白莲花。刹间,那七男一女脚下生烟,徐徐升起,向东北方向飘去。飘到一座高山峰前,那跛脚者抛出身后的大葫芦,立听得“轰隆”一声巨响,那葫芦把峰壁撞出个圆形阁门,一行人踏着云彩串越而去,在天边消失。目睹这一切,后生们惊呆了,把所见所闻告诉了村中老者,老者托下巴深思了一会,突然一拍大腿:“哎呀!那跛脚背大葫芦者不就是仙家铁拐李么,那女的定是荷仙姑,那有韩香子,这不正是传闻中的八仙吗!”众人都恍然大悟。于是,便把八仙开凿的泉口称为“八仙泉”。那高山峰上被葫芦撞出的阁门,则被称为“神仙门。”
听完老者的讲述,太上老君非常高兴,暗赞八个徒弟又为百姓做了一件善事。老君正要离去,见到两个戴斗笠、披蓑衣的牧童来泉头取水,看到老君后,满脸恐慌转身而去,走了几步,便撒腿奔跑起来。这一跑,暴露了身份。老君断定,这就是金童玉女,尾随追去。金童玉女逃到东张庄西首,自知难脱太上老君的手掌,相偎垂泪泣道:“咱两人即作不成人间夫妻,但愿能在九泉下永远死守相伴吧!”说吧,双双撞死在岩石上。
太上老君目睹眼前的悲剧,不忍心将其灵魂诛灭,便从山谷中采来两粒柏树种子,稙于岩石下血染的沃土,用拂尘一甩,两棵柏树苗破土而出,刹间变的枝壮叶茂,有一搂多粗。金童殉情处长出的柏树皮丝竖直,树冠铤拔,展显然雄风傲骨;玉女殉情处长出的柏树皮丝呈罗纹状,旋转至顶。似裙遮体,树冠 弯曲修长,象是仙女在翩翩起舞。老君又将拂尘一甩,岩石上现出三字“鸳鸯柏”,又长叹一声:“唉!即然你们喜欢人间的生活,就在此永远相伴吧。”说罢,飘流而去
这一段神奇的故事是真是假难以考证。但今天,在章丘文祖镇的东张村里,“八仙泉”和“千年鸳鸯柏”风韵依然。都是文祖镇八大名景之一。
(锦屏夜话之八)
(二)
老君处理完金童玉女之事,本想去天宫汇报,又想起寻找新居之事,便踏着云彩西去。刚走也不远,就见到群山环抱一主峰,直插入云宵,四面皆是悬崖陡壁,峰峻崖险,怪石磷峋。再巡视此山四方八方。北面是三南环山的盆地,一条河流从盆地中弯曲穿过;西南面山峰绵蜒,起伏不断、雄伟壮观;东面山脚下有两座小山形似鎯头,奇妙无比。东侧峰顶有石人肃立,石马欲腾天空。好一幅鬼斧神工之景。老君又踏上主峰再观,近处有一百条山谷,各现奇姿、云雾弥漫。特别是山口的“罗圈崖”,形似盆状,数丈高的石壁上散发出幽幽银光,透出仙色神气。老君心中暗暗称赞这方风水宝地。一阵感叹后,他突然想起,这样神奇的宝地,会不会被其他仙家早已占据呢?便唤来山神询问。
山神见天尊到此,磕头叩拜后,却出了满腹的委屈。说此山因是玉瓶吸收海水而长形成的高峰,因其形被人称是“瓶颈山”。此山原本就存在有仙气。后因黄帝环此山大战蚩尤,又造就了“石人、石马”、“双鎯山”、“罗圈崖”、“逗号山”等奇景后,瓶颈山又名气大振,成为泰岳山脉的一座名峰。居住在泰山的碧霞元君往返天宫大地之际,总要来此山逗留。玉帝命众仙再选一处新址后,碧霞元君看中此山,并埋下一只红绣鞋作标记。埋红绣鞋那天,山神不知其意,问碧霞元君埋鞋作甚?却被碧霞元君训斥一顿。指责山神多管闲事。从那以后,山神天天生闷气。老君听后。心中暗暗欢喜。他和山神耳语了一番话后,先来到碧霞元君埋红鞋的地方,老君把拂尘埋在红绣鞋之下;又来到刻有“瓶颈山”的岩石前,老君展施法力将三字剥去,刻上了“瓶灵山”三字;最后来到密林深处,把一棵碗口粗的葛腾根部刻作手仗模样。完成此举,老君掏出一粒仙丹赠于山神。说:“来日老神此山定居,定与你同享宴席,共使香火钱。”说罢,老君驾云回到天宫。
(三)
几日以后,玉帝宣召众仙,查询选定新居之事。老君心中有鬼便抢先汇报:“禀玉帝,老神在泰岱北百里之遥寻一名山叫‘瓶灵山’,此山有武夷山,衡山之精华,有泰岳之傲骨,特别是奇洞异穴,灵气通天。东侧还有黄帝平蚩尤之患时造就的石人,石马,双鎯山,罗圈崖,逗号山等痕迹------”没等老君说完,碧霞元君便与老君争吵起来。并把多年来勘探此山并埋下红绣鞋为标记之事,一一奏明玉帝。还说老君私将“瓶颈山”更名为“瓶灵山”,有备无患欺君之罪,应严惩不待。老君说,他有埋在山中的拂尘为标记。并说,当年黄帝在瓶颈山遇险,被王母娘娘赐给螺姐的玉镯所救,是上苍显灵。黄帝为感上苍之恩,将“瓶颈山”更名为“ 瓶灵山”,望玉帝明断。二仙争执不休,玉帝不知孰是孰非。便领众仙踏云落至山中,以实地挖取证物再作裁定。
玉帝来到老君刚更名的“瓶灵山”南侧山上落座,众仙娥掌伞打扇。老君上前道:“禀玉帝,您是九鼎之尊,从不登无名之地。我看就将您足下山峰赐名‘玉皇顶’吧。”玉帝见老君说得有道理,点头应允,并让“执笔神”在身旁巨石上刻上了“玉皇顶”三个苍劲大字。碧霞元君则气的脸色紫青 ,心中暗骂老君。接着,玉帝安排太已真人挖取凭证,结果在同一地点先挖到了红绣鞋,后又挖出了拂尘。玉帝感到奇怪,天下那有这般凑巧之事。若大的山坡,两人的证物竟埋在了一处?便又问老君还有何证据?老君说,他在若干年前曾把葛藤手仗插在山涧,经春雨滋润,生根发芽,如今的藤条已有百丈余长,数不清有多少根,盖满了山沟。众仙前去观看,果真如此。两件证物,老君占了上风。但玉帝从碧霞元君那愤怒的眼神中判断,老君可能从中有诈。便问碧霞元君还有何证据?碧霞元君问老君:“天尊,即然你早已堪探此山,可知这山中有多少条沟?”老君立即回答:“一百道沟。玉帝立即派天王李靖和太已真人他细去察看,数了三遍,则是九十九道沟。老君自语道:”我数了若干遍,怎么会少了一条沟呢?”
其实,这山正是一百条沟。碧霞元君见从她的红绣鞋下挖出了拂尘。,知道老君耍了诡计。趁众仙去看葛藤时,悄悄撕下了一片内衣袖,里面装上石土,往一条侧沟抛去,施展了大搬运仙法,将沟填平了。就这样,两仙各有输赢,玉帝无法辩别究竟是谁先来此山。太已真人提议让山神前来作证,山神则说是老君先来,碧霞元君后来。气的碧霞元君破口大骂,指责山神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
按理此时玉帝应把瓶灵山定给老君,但他看到碧霞元君那气愤的面孔,怕另有隐情,便让二郎真神速回天空运搬来两盆铁树,各放在老君和碧霞元君面前,令二人盘腿打坐,然后施了定身法。玉帝道:“难断你二仙谁先来此山,只好让铁树来应验。先来者百年之后铁树开花;后来者铁树上只长花骨朵。”说罢,领众仙踏云回天宫。
光阴似箭,日月穿梭。
瓶灵山上两仙相隔数十丈闭眼静坐,任凭风吹雨打、寒霜箭熬。白天,两仙是两块岩石,夜晚才露出真容。
转眼间,差一个时辰就是一百年了。碧霞元君悄悄睁眼观看,见面前铁树苞开吐蕊,就要盛开,心中万分欢喜,又合上眼睛耐心等待。老君见碧霞元君的铁树已经开花,心中焦急不安,便用脚尖点出了山神,山神会意,将两盆铁树调包,又隐于山中。
时辰已到,太已真人等仙人赶来观看,见老君面前的铁树开花,便禀明玉帝,将瓶灵山判给了老君。碧霞元君气愤难忍,指着老君的鼻子,骂道:“臭不要脸的老道,何脸称道德天尊。哼,夺我心爱之山,老娘岂能让你得安宁。”骂罢,她腾空而起,将身体变大,变大,罩住了整个主峰,猛地往下蹲去,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高耸的主峰被碧霞元君一腚蹲平了。“瓶灵山”的山名和题有“玉皇顶”的巨石全都没了踪影。
耸入云宵的瓶灵山没了主峰,此山山峰变成了“一”形,又因形得名“平顶山”。
|
|
|
*************************************************************** |
网友:牧羊大叔(50696819@51UC.COM)来自: At:2006/8/13 10:48:44 |
主题: 回小卫 |
(1)(2)是我杜撰的故事.(3)有此说又挖掘加工..关于锦屏山及周边的故事,我写了一本<锦屏夜话>,计二十四篇,虽独立成篇,却又相关连.小桥载这是之八.另报纸已发表九篇,还有七篇待发. |
网友:蓝色的小卫(kukubaby-jie@163.com)来自: At:2006/8/13 9:33:13 |
主题: 请教一下 |
我想问一下,这个故事民间确实有啊还是后来人们为了招徕顾客自己想像出来的啊 ?请坦言相告。 |
网友:q.y.s(sxdpgk@sohu.com)来自: At:2006/8/13 7:41:33 |
主题: !!! |
将章丘名胜与神话结合,名胜更彰其名。明知金童玉女之情乃小说家言,仍不免泪眼模糊。以作者用情于无形之间也。高手高文,可见一斑矣。另,希望牧兄写完文章后多读几遍,减少关键的错别字。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