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散文>>泛黄的记忆
泛黄的记忆
文 / 默默 2007/8/1 7:42:34 发表| 已被阅读过 464 次| 评论13
    暑假空闲,整理起了写字台的抽屉,又翻出了一封封泛黄的书信。打开几经折叠多处起了皱的信笺,一股股温暖清爽的风迎面扑来,一张张亲切熟悉的面孔浮现在眼前,一句句真诚朴实的文字象山涧清澈的溪水淙淙地流淌在心田。
    哦,好些年不写信了。自从有了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书信便被放在了历史的角落里静静地躺着。有点事情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不过几秒钟对方就知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我们都成了一个地球村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只要打开电脑,轻轻一点鼠标,踏上信息高速路,也会瞬间相遇,对方的音容笑貌便在你的眼前,你尽可话长里短。于是,人便懒了,钢笔也被放在了笔筒的尘埃里,信纸和信封也很少有人问津,动辄便双手一击键盘,工工整整的铅字便打印出来,象一个穿着时尚的模特,婷婷地立在你的眼前,再轻轻一点鼠标,就通过电子邮箱送给了对方,确实简洁方便!然而,拿起钢笔在信笺上弹奏思念和友谊的缕缕琴弦却触摸不到了;那种带有个性的或娟秀隽永或遒劲潇洒的文字不见了;那种站在门口翘首张望远方来信的心情寻它不着了;那种经过旅途跋涉、带着风霜雨露辗转来到主人面前的喜悦收获不到了;那种带着体温和泪水的文字感觉不到了。人们接收到的信件全是一个面孔的标准化模式。
    我小心翼翼地铺平一封如同母亲摊的黄色玉米煎饼的信纸,对接起来,坐在桌前默默地读着------
    那是我的一位老校长王老师给我的一封信。那时,我还是一位民办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久,我们同在一所乡村小学,他五十多岁,高高的个儿,两鬓已经斑白,但步伐矫健,精神抖擞,说话掷地有声。王老师知识渊博,为人正直热情,写的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备课常常用小毛笔在上面挥洒,我们看了都拍手叫绝。王老师工作可真卖力,学校由于人员紧缺,他一人担任校长工作还要上两个班的语文课。那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还不象今天,村民们每日只顾着种庄稼、种菜,搞点小付业,增加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学习不甚关心。为了更好地搞好学校工作,他常常召开家长会,深化村民和村干部对教育的认识,使他们重视人才的培养,以实际例子让村民用长远的眼光看人才培养对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性,使他们主动地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还时常召开教师座谈会,共商学校发展大计,研究课堂教学。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他除了争取社会力量外,还常常从并不富裕的家庭收入中拿出资金捐助学校建设。对待老师们的生活,王老师更是关心,常常利用节假日帮助有困难的老师干活并资助他们,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其安心教学。对待教学,王老师一丝不苟,每每把学生叫在身边,对他们的作文精批细改,圈圈点点,在学校当天忙不完的活都要带回家,戴上老花镜,挑灯夜战,精心浇灌。
    那时的我二十还不到,血气方刚,工作勇挑重担,常常受到老师们的夸奖。但由于年龄尚小,阅历浅薄,说话心直口快,往往在不自觉中伤害到人的心灵。那天下午,不知什么原因,我一时感情冲动,一串连珠炮似的语言象王老师射来,把他打了个晕头转向。其实,王老师不是说不过我,而是作为一个领导,一个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一向思辩善言的他轻拾起一挂小火鞭,用手拈了一下导火索,对我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夹起备课本上课去了------
    第二天,我的办公桌抽屉里就出现了这封珍藏至今的信笺。阅罢,我心潮起伏,两行清泪不由地滑落下来。足足两页备课本白纸,王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用真诚朴素的语言向我娓娓道来,肯定我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表现出来的宝贵品质,象采摘玫瑰花瓣上滚动的露珠一样,托起一颗年幼的心,轻轻地对我诉说人生应该如何做------
    后来,王老师调到了另一所学校,但仍然关心着我这个年幼的普通老师,时常寄信给我,鼓励我不断学习进修,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我也把自己的情况经常汇报给他。哎,只是王老师退休后随儿子去了一座遥远的城市,加之我生活的变故,失去了联系,再无了消息,这一晃就是近二十年。倘使他老人家还健在,我想大概七十好几了吧?
    捧读着一封封充满爱的信笺,看着一行行苍劲有力的字,我又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忍不住潸然泪下。哦,没有语言,唯有思念------
***************************************************************
《泛黄的记忆》相关评论 共13

网友:萧风(zq124536@sina.com)来自: At:2007/8/1 9:20:20
主题: 感动中!
“那种带着体温和泪水的文字感觉不到了。人们接收到的信件全是一个面孔的标准化模式。”的确,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方便快捷,格式化多过个性化,难以触及心灵深处。读你的文字,于平实中见真情。




页数: 上一页 [1][2][3]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