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教师的教师
|
文 / 默默
2007/9/7 10:27:45 发表| 已被阅读过 445 次| 评论8篇
|
 |
不是教师的教师
——记章丘市绣惠镇中心中学电工张宝顺
他,不是教师,却在学校奋斗了二十个春秋;他,不是教师,却有着工程师一样高尚的灵魂;他,不是教师,却一生热爱教育事业,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学校。他,就是章丘市绣惠镇中心中学电工张宝顺。
张宝顺是一位从士兵到班长的复员军人,是一名共产党员。一九八七年,绣惠镇中心中学新建学校,急需一名电工服务于学校,从部队复员不久的他拒绝了几家单位的丰厚待遇招聘,毅然来到学校做了一名临时工。当时,每月工资仅六十元,有人说他傻,他却笑笑,“虽然我不是教师,但我热爱教育,能够为学校工作,奉献教育事业,是我的骄傲。”冬天,天还没亮,他便来到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晚上,星星已经低垂,他还在学校巡视。因为学生要上早晚自习,他要保证给他们送去光明,万一哪条线路出了故障打了保险,哪个开关灯泡有了毛病,哪台电教设备出了问题,没法正常使用上课,他都要及时检修。夏天,用电量较高,也是故障多发季节,为了保障全校及附近中心小学七十多个教学班及家属院四千多人的正常用电,他常常不畏酷暑,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而他,从没有因此向学校额外索要一分钱的报酬。直到近几年,他的工资才涨到每月一百八十元,加上学校晚自习值班每月三十元的补助,仅仅二百一十元!二百一十元哪!要知道,在当今经济社会的大潮中,这二百一十元是个什么数字?!二十年如一日,就这样默默无闻,无怨无悔。
本来,他完全可以利用在部队学到的电工技术在社会上谋得一席很好的职位和生活,而他,却离不开学校,学校也离不开他。好几次,家人曾背着他到学校给他辞职。诺大两个学校还有几十户家属院没有一个电工负责怎么能行?学校领导心急如焚。张宝顺同志知道家人的做法,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也想让家人和孩子生活得好一点呀,但是,学校经费紧张,难道就因为自己的个人利益离开学校放弃我热爱的教育事业吗?那共产党员的风格哪去了?他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又和爱人承包了村里的几亩责任田以增加收入,就这样又坚守在教学服务岗位上。为了给学校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在工作中他精打细算,从买材料到材料的利用,他都做到经济合理,安装剩下的电线等所有设备,他都妥善保管在学校,从不做为废品卖掉进入个人腰包。一年四季,没有寒暑假,没有节日,不管是教学楼还是家属宿舍院,哪里的电路出了问题,他都随叫随到。架杆接线,爬高爬低,冒着严寒酷暑,没有一句怨言。
今年署假的一个晚上,我去登女郎山,从镇中心学校门口走过,看见他拿着一个马扎坐在传达室门口,我问:“大爷,学校放假了你还在这儿干啥?”他招呼我坐下,“你不知道,夏天天气多变,雷雨多,用电量又高,电路容易出故障,有了毛病不及时修会影响上级与学校的联系,上面的文件不能及时传达。再说,还有家属院呢,我走了,一旦有点事他们找谁?嗯,我还是在这儿吧,这里空气还新鲜。”我的鼻子一酸:多么朴实的老人呀!谁知暑假刚刚结束,正为学校接线架线忙碌工作的他却不幸得了脑出血,住进了医院需要开颅手术。噩耗传来,全校师生震惊了:这样一个孱弱的家庭怎能承受得了好几万元巨额的医疗费?!亲朋好友借遍了,出嫁后将要临盆的女儿把仅有的三千八百元准备入院生育的钱也全部拿来用于给父亲治病,全校师生为他捐款三千多元,然而这些仅仅是杯水车薪,债台高筑依然没有挽留住一个一心为公、默默奉献、高风亮节的共产党员的灵魂。
二00七年九月二日,张宝顺同志走了,这个不是教师的教师带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灵魂永远地走了,享年五十九岁。然而,张宝顺同志的事迹却在社会上广为传颂,张宝顺同志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值得我们学习。与此同时,张宝顺同志的现象也值得社会深思。
|
|
|
*************************************************************** |
网友:huafeihua(joan0215@sina.com)来自: At:2007/9/8 20:45:39 |
主题: 唉!!! |
好人为何得不到应有的照顾?深思……
祝默默节日快乐!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