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随笔>>随心所欲,激活课堂
随心所欲,激活课堂
文 / 默默 2007/12/1 22:59:29 发表| 已被阅读过 353 次| 评论4
    自从上次学校教研活动后,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大部分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不能主动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来,形成一种探究式的热烈气氛,表现较为被动。有的公开课看上去虽然很活跃,但是花架子比较多,显得很热闹,却华而不实。因为我们平时工作中,毕竟不能每节课都象公开课那样精心设计准备,让人赏心悦目。目前,农村中小学课堂大多还是以老师口授为主,即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那如何凭借现有的条件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呢?这几天,我做了几点尝试,现说来与大家共享。
    一、走进学生心田,打造自由空间
    生活体验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想进行心的交流,必须打破各种关系造成的厚障壁,心无城府,自由自在,才能畅所欲言,形成一种和谐互动的氛围。于是,在课堂上,我放下老师的架子,做为一个知心朋友,走进学生中间,随心所欲地讲授。告诉学生,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是朋友。既然是朋友,就不必拘束。一家人,不存在谁笑话谁的问题。我提问的时候,你们不必举手,也不必观察别人是否回答,如果你知道,你想说就大胆地站起来说,说完了自己坐下。但要注意,声音必须洪亮,这样,别人知道你在发言就不会再去说,而是静静地听,不致造成混乱。如果谁想再说,等别人说完后你尽可以随便去说。这下,好象一粒石子掷入河中,学生的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开始,有人心存疑虑,从那不解的神态,可以看出他们在问,我说错了别人不会取笑我吗?老师不会批评我吗?我又进一步走向学生中间,“如果你们都答对了,老师就不用教了,你也不用来学了。你是学生,就是来跟老师学习探究的,还存在谁笑话谁吗?”学生的脸上写满了惊喜,“是呀,老师说的对。”张张灿烂的笑脸看着老师。我清楚地知道,我已争渡,争渡,走入学生心灵深处。
    二、激活课堂空间,张显个性不断
    当你与学生心灵拥有同一片天空时,他们的思维便开始活跃起来,不再拿你当异己之人,不知不觉,象孔雀开屏,他们的羽翼伸展开来,尽显着自己的风流。课堂上,我在走廊中间讲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凡卡》一课,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后就势提问:“谁能找出文中凡卡写信的内容读一读?”
话音刚落,便有人侃侃而读起来,回头一看,是前面的焦守坤同学。同学们先是一惊,继而静静地听着。“这篇课文除了凡卡信的内容,还有没有别的?”我领学生剖析着。
   “还有凡卡想的。”不知谁站起来大声说道。我扭头一看,是快嘴的陈志雄。
   “那找出来读一读。”话刚出口,焦守坤同学又站起来大声朗读开了。
    读毕,我挑衅道,“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可不要让他独霸了哟!”谁料,这一轻点鼠标,激活了整个课堂空间,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看,除了信的内容,回忆,还有什么?”我追问道,“我们现在手里就象拿着一把手术刀,拿过一篇文章来,我们先给它解剖一下,看看它的结构。”学生迅速看书,“还有作者的叙述。”一会儿,不知谁抢先答出。“你看,这篇小说就是由这三部分内容构成的:信的内容,凡卡的回忆,作者的叙述。”我看了看大家,继续讲道,“每篇课文都是名家名篇,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再来看一看文章的写作顺序。开始先写的什么,接着是什么,然后呢?”教室里响起了哗啦哗啦的翻书声。“写信前的准备——写信——寄信”一会儿,不知是谁又自言自语道。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又问。
  “当然是信的内容!”同学们头也不抬地回答。
  “那请你再把凡卡给爷爷信的内容读一读,看凡卡的生活怎样?”
   同学们又捧起了书,读着读着,有的皱起了眉头,倒吸着凉气;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我并不去制止,任他们交流着。半晌,我一字一句地问,“你觉得凡卡的生活怎样呢?”“不好。”“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还要给人家干活,还常常挨打。”“夜里不能好好睡觉,还得给管家看小崽子。”“很痛苦。”“很悲惨。”同学们七嘴八舌。
   “那怎样用一个字来概括呢?”我又抛出了问题。
   有的同学歪着头,有的同学嘴里含着手指头。“苦!”“惨!”一会儿,学生便做出了回答。“那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找出有关的句子或词语……”
   整整一节课,我没有点一个同学的名字,也没有让大家举手发言,但我却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土地下面一颗颗种子萌动的声音,乘着行云流水,载着他们一起学习,探究。
   一节课下来,心情真舒畅。
                               2007.11.30
***************************************************************
《随心所欲,激活课堂》相关评论 共4

网友:默默(lunnar@126.com)来自: At:2007/12/2 21:18:28
主题: :
谢谢三位朋友阅读并留言,欢迎交流!



网友:一剑天(zqdzc@126.com)来自: At:2007/12/2 16:35:30
主题:
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大胆尝试。实际上,课堂教学就是需要教师不断的变换教学方式,借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思维能力。



网友:lizhaohu易照清(lizhaohu6429@163.com)来自: At:2007/12/2 11:15:39
主题: .
人与人之间要想进行心的交流,必须打破各种关系造成的障壁,心无城府,自由自在,才能畅所欲言,形成一种和谐互动的氛围.老师说得何其好,您的实践也证明效果是好的.祝贺.



网友:小草依依(shunyi@123.com)来自: At:2007/12/2 8:34:06
主题: !
一节课下来,心情真舒畅.愿默默老师天天心情舒畅!




页数: [1]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