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嘱
|
文 / 坨凹山人
2009/3/8 7:57:17 发表| 已被阅读过 272 次| 评论5篇
|
 |
在我上班的路上,要经过半条小吃街。这儿的小吃繁花似锦。天津的小笼蒸包、各色面饼,陕西的羊汤泡馍、拉面、刀削面,四川的沙锅,东北的酸菜……自然,也不乏当地名吃,如周拉扒鸡、黄家烤肉等等。我没天都要从摆满餐桌、餐车、广告牌和叫卖声中往返四次:上午上班,中午下班、上班,下午下班。也不知在什麽时候,我突然发现了在一家卖馒头和手抓饼的摊位之间极小的夹缝中多了一个卖鸭蛋的老头。他穿着一双家做的青布棉鞋,防寒服整齐洁净,一条极不入时的黑色阔大围巾缠裹着他的脖颈与脑袋,只露出小小的面部。两只小眼睛象是镶嵌在上面的两颗黑色珍珠,特别明亮。他蹲坐在那儿,静静地守候着他的鸭蛋摊子——一只竹篮子,上面担了一条木板。木板上面又放了两个硬壳纸盒。纸盒里高高垒着两堆青皮鸭蛋。象埃及的金字塔。我知道有“危于累卵”一词,但不知老头儿用什麽方法将鸭蛋垒得如此巧妙稳定。我每次从“卵塔”前走过,都要看一眼,欣赏一下这“卵塔”的艺术。同时也会听到那期望的声音:“鸭蛋,五香咸鸭蛋——”
终于有一天,我买了老头十个鸭蛋。当我把一张20元劵递在他手中时,他却犹豫了。是的,他应找我16元。他望了一下左右的摊主。正是午餐的黄金时刻,摊主们都忙的不可开交。我赶忙说:“我每天都要经过这儿几次,等有了零钱在找给我吧。或者等我把这10个鸭蛋吃完,再付我些鸭蛋。”
老头颤抖着那20元劵,赶紧点头说道:“那好,那好,我每天都在这儿,您尽管放心就是。”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公司头儿找我谈话,要我到南方一个办事处暂时去工作一段时间。等我归来的时候,已是炎热的夏天了。早把那16元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本来嘛,16元钱又算得了什么?
我又照样上班,照样下班,照样经过那半条小吃街。也不知是过了多长时间,竹篮上的两座“卵塔”又在我不经意的视线中垒了起来。位置仍然是那馒头摊与手抓饼摊之间那条狭小的夹缝间。还是那只竹篮,还是那条木板,还是那两只硬壳纸盒。唯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换了主人。卖鸭蛋的不再是那个老头,而是一个胖胖的中年人。中年人的眼睛盯着每一个过往的人,口中不停的喊着:“鸭蛋,五香鸭蛋——”。声音真熟,就像是那个老头的录音。
我感到有些蹊跷。
于是,便问道:“您是代人守摊吧?这只竹篮得主人可不是您。”
中年人的眼睛一亮:“您认识这只竹篮?那是我父亲。您买过我父亲的鸭蛋?”
我微笑着点了点头:“那是去年冬天一个寒冷的日子。”
中年人的眼睛更亮了:“买了10个鸭蛋,付了一张20元劵,还应该找您16元钱?”
他的话倒提醒了我。我点了点头。-
中年人兴奋的站了起来,一拍双手:“可找到您了。老弟,您可叫我好等啊!”
我莫名其妙了。
“……自那之后,父亲的口袋里天天装着16元钱,从冬天等到了夏天。可就是没等着您。前不久父亲患病住进了医院,病非常的重。父亲在弥留之际,把这16元钱交给了我…..我本来是有其他工作的,可为了父亲的临终交代,我在这儿已经等了您半个多月了……”
|
|
|
***************************************************************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