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随笔>>电影《梅兰芳》观后
电影《梅兰芳》观后
文 / 焦王 2009/10/20 20:15:07 发表| 已被阅读过 425 次| 评论7
    昨天通过电影频道看了电影《梅兰芳》。我认为全剧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初露锋芒与十三燕打擂,感情纠葛钟情于孟二冬,回归凡人赴美和抵日。无论黎明饰演的梅兰芳,还是章子怡饰演的孟二冬,都没有报上宣传的那么好。过度的刻画人物的心理,而使得人物的表情,甚至言谈举止都过度的约束着,已经不是准确的把握人物了。英达饰演的冯子光,戏多而无用,甚至这个角色可有可无。冯如白对京剧的执着和对梅兰芳的推崇刻画得很丰满,恰恰遮掩了梅兰芳对京剧的执着和创新,几乎把梅兰芳塑造成冯如白手中的傀儡。还有“蓄发明志”是梅兰芳一生中精彩的一笔,过度的追求柔美,使“舞台下我是男人”的梅兰芳,依旧充满脂粉气。对章子怡饰演的孟二冬,我都不知道该如何说,就是两个字“失败”,或许章子就适合演妖女,这种正点人物不适合她。
    影片有好角色。孙红雷饰演的冯如白算一个,而更好的是王学圻饰演的十三燕。正是因为这个角色演活了,才凸显了梅兰芳是个“角”(或说是个“爷”)的地位,使该剧从一开始就打动了观众,赢得了喝彩。十三燕这个角色很重要,无论舞台表演,还是守住京剧这个“道”,都言传身教于梅兰芳,是不是老师的老师,即便是梅兰芳想改戏,他也是口上说“你敢”,而行动上却配合着、支持着。最令人感动的是打擂输了,也要坚持演,梅兰芳来道歉,不是破口大骂,而是以平和的语气,以生命的最后嘱托给了梅兰芳对京剧、对舞台、对人生的期待。一个活灵活现的钟爱于京剧事业的旧艺人的化身。
    不管怎么说,影片确实很吸引我,说不上为什么。或许就是冯如白说过的那句话:梅兰芳的一切源于他的那份孤独。孤独中目标就象唯一的,生活也象唯一的,专心致志义无反顾的朝着一个方向追求。也正是这份孤独,使灵魂显得很纯洁,也使感情显得很脆弱,这种孤独最容易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的确,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我们之所以成为自我,就是在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孤独,孤芳自赏,知音难觅,孤独着、痛苦着、快乐着融为一体,正是现实中的自我。
***************************************************************
《电影《梅兰芳》观后》相关评论 共7

网友:白蝴蝶(qiuyueer815@sohu.com)来自: At:2009/10/20 20:20:06
主题: !!!
欣赏最后一段,概括的很精彩-------------




页数: 上一页 [1][2]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