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随笔>>读《绣江情未了》
读《绣江情未了》
文 / 焦王 2009/11/20 15:57:47 发表| 已被阅读过 406 次| 评论4
    前些时候,在“银鹰杯”文学大赛颁奖仪式上,默默老师将自己的《绣江情未了》一书相赠。我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偶尔就翻上几页,断断续续读了不少。多少有些感悟,尤其昨天看到《济南日报》刊登了《故乡的桥》,感想自然多了起来。
    默默的笔是隽秀的,描写事物细腻光洁。百脉泉和李清照常是她诗作中的模板。其实,那是她充满文化气息的印记。读她的作品,你会想到清照故里有才女,你会想到女郎山下绣江女,正因为有这样的颇具才华的女士,也为清照故里增添了不少风情。
    默默的天地是窄小的,在她的世界里,故乡的风土和校园的生活占据了相当的笔墨空间。但就在这看似狭窄的空间中,她情思多有所悟,文笔常有迂回,从不同的侧面勾勒这故乡的山山水水。女郎山、绣江河这些古城的标识,更是在二十多篇文稿中涉及。汇集了四时的风景,把这山、这水描写的这般的妩媚,仿佛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灵气。章丘大葱、饸饹面、煎饼、剜野菜等等,这些散发这浓郁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融入到她的生活,融入到她的笔端,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也是古城人,风土人情多少知晓,她笔端的景物,前些年大都去过,但我写不出这样绝佳的文字,我很佩服默默对故乡的情感,在狭窄的区域中,能去钻研,去梳理,去品味。
    她的文章不乏精品,但很难说她的文章都是精品。我的感觉依旧是自娱自乐文字的集合,可长可短,无拘无束。正因如此,有些稍显拙劣的文字,我们也就不能多加批驳了。比如,她填的词,我向来不去恭维,但从这本书中,能读到她的执着和进步。作为一名老师,她的工作较为忙碌,但能够常年笔耕不辍,实属不易,但写教育方面的文字明显缺少力度,有素质教育的雏形,但感觉教育不会仅仅如此吧。
***************************************************************
《读《绣江情未了》》相关评论 共4

网友:静如(zqhsq@126.com)来自: At:2009/11/21 22:55:12
主题:
我收到默默的书了,还没道声谢呢,借此文,一并谢过!同时也盼焦老弟的书早日问世,先挂个号,届时,别忘了送我一本,昂!问好!



网友:一剑天(zqdzc@126.com)来自: At:2009/11/21 22:39:07
主题: !!!
先来捧个人场,为了活跃气氛。然后再细细读您的文章。



网友:野岗(yegang@213.sina.com)来自: At:2009/11/20 21:36:08
主题: 耕耘
多年辛勤的耕耘,对文学理想的执着追求,才汇集而成《绣江情未了》。默默老师是我们的榜样,向她致敬。焦弟评论起来一分为二,十分中肯。



网友:白蝴蝶(qiuyueer815@sohu.com)来自: At:2009/11/20 18:13:18
主题: 同感
虽未有幸读此书,但发在小桥的也读了不少,如贤弟所说,很佩服默默对于文字的梳理。拜读!




页数: [1]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