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散文>>又岂止是乡愁
又岂止是乡愁
文 / 秋月儿 2009/11/28 0:28:54 发表| 已被阅读过 528 次| 评论18
    这北方小村庄的冬季,喧嚣早已随着秋天的落叶一起而去,冷凄凄灰暗暗的街道上,行人寂寥,偶见几个孩童追逐着跑过,顷刻便没了踪影,与那村外空无一人的绿色麦田相比,这里远不如村外更有生机。

    昨晚入梦,梦中的我又回到了这里,这里的田野、村庄、枣树、炊烟,甚或那些熟悉的嘈杂,好像都与以前一样,然而,当我张开双臂奔跑着扑进这片枣林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里是那么的陌生,陌生的甚至让我不认识了。

    枣树已然长大,也显然老了,几十年的风雨,已无法再从它们身上找到一丝儿时的痕迹,旁边新建的新村住家,占据了枣林的大半,许多的枣树早已被砍伐,再也无法看到以前的影子。
    我在仔细寻找着那一棵树,但终究没能找到,大概也早已被人砍伐了吧。当然,他们在砍伐时,谁也不会去留意,在树干上褪去树皮的一块地方,曾经刻下的那个歪歪扭扭的名字,因为,那个名字,除了我自己,对谁都没有意义。

    我怅然徘徊在枣林中,喃喃对着那些光秃秃如戟的树干低语:还认识我吗?那个头上扎着两只蝴蝶结的小姑娘,光着的小脚丫难得能认真地穿上那双自家做的红色碎花条绒鞋子,出门时洗干净的脸上,在玩累了回家时,时不常地会戴着用不知谁家炉灶里的柴灰所勾画的眼镜,以及同样用柴灰勾画的皱纹和胡须,在被家里大人大声训斥的时候,总是张开没有门牙的嘴巴咯咯的笑着,并做着各种鬼脸,仿佛大人训斥的是别的孩子而不是她。
    多年来,她总是这样咯咯地笑着从我身旁跑过,跑过门槛,跑过胡同,跑进那片枣林,那两只蝴蝶结在那棵枣树后闪动着,转瞬便蓦然消失,只留下一串清脆天真的笑声充斥于我的耳畔。

    稚嫩的笑声渐渐远去,枣林又恢复了此时的沉寂,悠悠如棉花般的云朵,从我头顶飘过,继而变幻成另一种样子漫散于空中,只一会儿便再也找不到先前的形状。
    几个孩童追逐着跑进枣林,咯咯的笑声在看到我的一瞬嘎然而止,灵秀闪动的双眸从树后向我窥视过来。我的脸上挂着笑意,亲切的向他们望去,在他们红润的脸蛋上找寻着儿时玩伴的些许相似的表情……

    如今,那个年代出生的我们,脸上的皱纹再也无须用柴灰画上,它们被深深地刻在了额头和眼角,犹如树木那清晰的年轮,无情的岁月吞噬了短暂的青春时光,从我们深深的皱纹中长起来的是又一代的我们……

    人生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人到中年的我们,总是在心里侥幸的认为自己还年轻,但却会在生活中的某一天倏然一惊:哦?人到中年了。因为,我们会突然感觉身边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姑娘小伙在眼前晃动而过,也不知他们在这之前都在什么地方藏着,而如今一起冒了出来。再加上父辈中老人的相继离去和偶有故友的病去讣闻,这些都时而会撞击我们不知何时而变得脆弱的神经,让人真个有“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惟觉少年多”之感慨! 

    是的,人到中年,事业、家庭、老老少少,忙忙碌碌的日子里,于不觉中,我们都已步入了中年,中年人的生命总是与责任二字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人到中年的我们背负着属于我们的责任而坚强的生活着。

    走过烂漫的季节,成熟的秋叶总会在某一天凋零,而当这一切都将成为生命中的风景时,黄昏和暮色便会在前方不远处对我们黠笑,因为,它们知道,我们到了该收藏自己秘密的时候了,到了不能也不可能再产生一些秘密的时候了,曾经无邪的眸子穿透世事后变得客观而深邃,从而再也无法用身上背负的责任和内心曾经拥有过的那份神圣而再与这个世界随意的对话了,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个世界交给了年轻人,但我们的内心依然会充满诚挚和热爱,我们会用热烈和冷静的色调来装饰中年,会踏着沉稳和坚实的步伐走过中年,会将曾经热情继而迷茫的目光逐渐地接近慈祥而坦然地注视生活。
    当然,在通往黄昏和暮色的路上,还会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绝望,但我们会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绝望中,再不只一千次的得到重生,因为,我们从父辈那里秉承下来的所有的优秀品质教会了我们该如何与命运抗争、该如何去珍惜生命,无论任何时候,我们岂能忘记给予我们生命的父辈,岂能忘记那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岂能忘记故乡那凄凉中一直未曾熄灭的光与热,又岂能忘记故乡那属于中华古国传统的真实无比的亲情!
    而这一切的一切啊,又岂止是乡愁?!





***************************************************************
《又岂止是乡愁》相关评论 共18

网友:白蝴蝶(qiuyueer815@sohu.com)来自: At:2009/11/29 14:59:34
主题: 蓝天下的太阳雨
那雾萦绕在我们心头多年,其实只是我们想让它一直成为雾而不想真切看到它的实质,但雾总有散尽的时候,而到那时,我们便会更加的寄一份乡愁,并且会将这份绵绵的乡愁珍藏,一直珍藏



网友:白蝴蝶(qiuyueer815@sohu.com)来自: At:2009/11/29 14:53:11
主题: 风生水起
故乡枣林里每一颗枣树,那时我都爬过,有的都真的爬地没了树皮,甚至很光滑了,而且还剥光树皮刻上名字,整天的玩的不知道回家,转眼几十年过去了,那些情景如在眼前,但却真的是远的没法再远的事了,那些日子不复再现



网友:白蝴蝶(qiuyueer815@sohu.com)来自: At:2009/11/29 14:48:08
主题: 野岗
苏小妹这位才子兄长,用诗文不但将其妹整日哄得开开心心的,也哄得天下人心里亮堂堂的,当然也包括你我他。心中有家处处家,心中无家家何处。可见,苏轼的诗中也不免有些知足常乐,得过且过的人生境界,由此再论我们的不惑之龄,正如贤弟所言,是该多一些“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之豪气



网友:蓝天下的太阳雨(sxqxy@sohu.com)来自: At:2009/11/29 8:53:44
主题: !!
人到中年,远游他乡,乡愁就是一抹浓的化不开的雾,团绕在游子的心中~~~~~~~~~



网友:风声水起 (495527677@qq.com)来自: At:2009/11/29 8:36:44
主题: !!
看了月姐的文章,让我感慨:童年远了,远的我们只有在回忆里或梦里才能见到点点斑驳的影子.曾经的曾经,我们那淘气、那天真、那快乐的......日子就这样这样的远了,越来越远了!



网友:野岗(yegang@213.sina.com)来自: At:2009/11/28 21:20:17
主题: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们都是正当年呢,不应有日暮之叹,豪气一些。




页数: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