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随笔>>陈家七姐弟
陈家七姐弟
文 / 夏莲 2010/7/21 23:11:21 发表| 已被阅读过 209 次| 评论2
陈家有七子,上六皆为女,唯七为子。
上天曾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却未降大任于其也。
                                  -------------题记
  父母亲今年已近六旬,身体多病,常常忍痛耕作。我家尚有田地20亩 ,玉米、花生、小麦轮回种植。 
  大姐—陈冬梅嫁于新沂市区,二姐—陈春玲嫁于高流镇上,三姐—陈秋嫁于夏塘,我—陈夏莲于南京工作,五妹-陈瑜在镇上以新娘化妆为职,六妹—陈梦玲为玻璃瓶厂技术员,七弟—陈亮在常州上大一。
其实七人的乳名为:冬梅、小二、小秋、小峦、小鱼、丫丫、陈亮
父母大人在上
  父亲本是孤儿,被一户姓陈人家收为儿子,后不久老人双双去世,年仅几岁的父亲于其姐姐为伴。不久大姑嫁于人家,父亲孤苦伶仃的行走于大村小道,东家给一口饭,西家给一口菜凑合着活下来。
父亲常对我们说: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姑姑生了自己的孩子,无暇照顾父亲。曾因坚持要抚养父亲的姑姑与姑父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姑姑撇下自己的孩子另找一处照顾我的父亲,姑父宁其不过,勉强收留父亲。父亲为了减轻姑姑的负担,18岁便参军,远走他乡。
  母亲家有六兄弟姐妹,母亲为最小者。四个舅舅和大姨家里相对富裕,当时母亲家世清白,为人正直。姑姑为其做主,嫁于父亲。舅舅们小气一个高于一个,四兄弟姐妹之间亲情甚弱。视金钱为唯一,在我家贫困之际,不但没有援助之手,反而加以欺压,造成我们姐妹几人至今难以释怀。
  当时的人儿心简单,一心想着家乡好,父亲复员放弃城市工作选择了家乡。回到家乡的父亲素质高,工作好,饱受一段追捧之悦。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时的村风是:男子汉大丈夫,不怕天不怕地更不能怕老婆;还有就是女儿非千金,儿子方为宝。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喜欢和几个村里的男人聚在一起打麻将。吃饭的时候也不归家,母亲常常命令我们去叫父亲回家。往往是几次的催促过后挨了父亲一顿大骂。其它的男人在父亲耳边说:“你们家谁当家啊?哪有女人这样管着男人的”。最终父亲没有回家,母亲便亲自出动,如果父亲心情好,或者能安安静静的回来。如果不好,便是一次吵闹。记得母亲后来说过,她曾经把父亲的麻将桌掀了。我想肯定闹得很凶吧。
  母亲常说:婚姻是一场战争,虽然没有谁输谁赢,但是要保持一个家就要有好的战略。不伤及每一个人,却能使一个家有尊严,有地位。平平安安的向前走。
  后来村里像母亲一样的媳妇多了,那时候总是能听到东家闹西家哭的事情。都是因为男人赌钱喝酒的事情。渐渐的这样的战争越来越少了。也没有什么人聚赌了。各家各户都能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了。母亲和邻居们常聚在一起聊天,她们说想当年我们真的不容易,这江山打得真是不容易。在后来,女人当家的越来越多,即使不能当家也要当个家庭财会,掌管金库。
大姐—陈冬梅
大姐:吃的苦最多,享得福最多。
生于1977年,那时候父亲刚刚退伍回到家乡,国家给他分配了工作,母亲也以家属的关系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村里,我家的经济状况首屈一指。听大姨说,那时候巴结我家的人比比皆是,村里的孩子常常垂涎欲滴的看着我大姐吃饼干、面包等零食,盯着我大姐的花衣裳哭喊着让父母买。
 当时的村风是重男轻女。所以五年后我们家连续的生了六个孩子。
 我10岁之前村里是按户分地。我家8口人也只分得三亩地,当然很难养活我们姐弟六人。总是借了又还还了又借。
 父母二人因为生养我们,没了工作。专心的做了农民。从此日夜劳作,甚至没有时间照顾我们。
大姐便成了我们的管理者。冬日,每天早晨很早的起来,给我们哄棉袄棉裤,帮我们穿衣,打扫卫生,把昨晚的剩饭热一遍,匆匆的拿着馒头边走边吃往学校赶。大姐是我们姐弟七人中头脑最为聪明的一个。曾经因为农忙一个月没去上课,但是参加期末考试的时候还是依旧拿了全校第一。校长三番五次的到我家门上让辍学的姐姐继续上课,多次的免除学费终不能解决我们家的困难。
我还记得为了让我们能上学,父母把家里养了多年的狗卖掉了,那是一条漂亮听话聪明的狗,妈妈最爱的宠物。我第一次看见母亲哭了。
不久,大姐也哭了,背着书包再也没有去学校。
大姐,村里每一个人都夸其说“前村后店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一个丫头”
辍学后的大姐在我的小学任代课老师,她的工资还不足以交我们几个人的学费。
任课不到半年校长便把姐姐当成心腹,并对母亲说:怎么能教出这样的一个孩子啊,这样聪慧,通情达理,做得大事。
2000年,大姐嫁给了当时只有一间草房的大哥。
2001年大姐怀孕是双胞胎,初为人姨的我们高兴极了。况且是双胞胎,自豪,开心,不能言语。
我说这是上天给姐姐的恩赐,他看见了大姐的苦难,要补偿于她。但是却并不如此,上天给她的却又收了回去,刚生下来的一个孩子夭折了。听后,我们哭了,第一次知道什么叫伤心,很痛很痛。我告诉上天:如果我的人生中还有幸福请把它全部给予大姐,让我承受她所有的不幸,让她幸福一生。
两年后,大姐和大哥在市区买了商品房。他们的生意做得不错。
二姐—陈春玲
 母亲说:逢二必坏。
 二姐的脾气在我们家是最坏,倔,拧。胆子特别大。
 我们家有一块田地在墓地旁边。有一年种了花生(我12岁那年,村里按人口分地,我家有了20亩地),因为农忙必须抓紧时间抢收。大姐与二姐一直工作到很晚,已经看不见路了才回家。因为都还是孩子,很怕,旁边都是一座座小山似的坟墓。由于紧张,胆小的大姐在经过墓地时把锄头落下了,怎么都不敢回去寻找,而勇敢的二姐让大姐等候在原地自己钻进了墓地。丢了锄头是要埃父亲的棒子的,那时候一把锄头都是莫大的财产,丢不得,丢不起。至少我们家丢不起。
  二姐小时候比较爱面子,可能是那时正是女孩子爱美的年龄,她喜欢穿新衣服漂亮衣服,上学要骑好的自行车。由于贫穷,家里又缺人照顾妹妹弟弟,我们家每一个人上学的年龄都很大。三姐和二姐是一起入学的。二姐不愿意像三姐一样骑个叮叮当当响的自行车去上学。
  班里的人很怕二姐,包括那些横高竖大的男孩子。因为不敢欺负二姐又怕二姐,便想从我三姐那讨回来,寻思着机会欺负我三姐。事后被二姐知道,那个主谋被二姐一拳击中,鼻子立刻呼呼的直流红血。从此以后再没人敢欺负咋家的老三了,二姐也有了“老野”的称号。
学校当时有个出了名凶的老师便是二姐的班主任。家里穷的要命买不起书本,更别提买本子了。一次二姐和几个同学为老师打扫卫生发现桌子里有很多光滑滑的本子,于是几个同学都拿了几个,但是二姐拿了很多,因为我们姐弟7人啊。东窗事发后,几个同学被叫到办公室,问其经过,其余的同学都承认了,只有二姐打死不承认,有一个男同学既怕老师又害怕二姐,本想出卖二姐,但是一见她的凶神恶煞的眼睛便一言不发,最后还是承认是自己多拿了几本。从此,二姐比较照顾他。
  初二的时候,由于二姐无法承受家里提供的破自行车,破书包,和没有课本的日子而继续读书,被大姐打了一顿后不再上学了。
她开始做生意,起初卖袜子衬衣等,前两年还好,后来光景不好只能另寻活路。到厂里加工牛奶,到镇上制作雪糕等等等。
最后南下无锡打工。在二姐的省吃俭用中,我的生活好了一点。
三年后由于年龄大便返回家中。在村里24岁还没出嫁的女儿便会招来闲言碎语。二姐承受不住,开始变得怪癖,脾气大,懒惰,似乎故意气父母。在她23岁的时候竟然还被父亲用棒子揍了一顿。24岁她出嫁了。
 出嫁后,由于和二哥不和,经常闹得鸡犬不宁。母亲每日担心,不得安睡。一闹便是三年。三年后有了儿子才好些。现在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家里的生意也很好。希望她永远幸福。
  几年后我才听二姐在无锡的同事说“你二姐当时真节俭。当时花厂都是女孩子,每个人都漂漂亮亮的,但是你二姐总是蓬头垢面,连一件衣服都舍不得买,走在人群中我特别容易找到她”。听后,我就哭了。我的二姐所要的只是正常人家的女孩子过得生活而已,她的“胡闹”是因为她心里太苦了,她只是希望上苍能够看见她曾经的苦难给予她一点幸运而已。
  结婚后4年二姐对我说:不管你多么喜欢一个人,如果他不喜欢你,你一定不要嫁给他,要嫁给爱你的人。
   二哥,请你把她没有得到的爱给她吧。让你们都能幸福。
三姐—陈秋
 妈妈常说三姐不愧为属猪的。
有的人一生风起云涌,有的人一生平淡无奇。可是一切到最终均求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足以。三姐一直是家中最为稳当的一个人,安安静静的上学,默默的做事,没有什么需要别人担心。
 父亲说三姐的命是捡来的。
粗心的父亲一整天没在意只有几个月大的三姐,直到夜里才发现姐姐发高烧,屋外已是雪厚三尺,漫天的雪花飘落着,难以行走。父亲和好友走了30里的路把姐姐送到市医院,医生告之已无药可救。只能抱其回家。由于大学挡路,两个人又都累了,于是走到镇上的时候在战友家落脚,战友正好是名老医生,掀开小被子一看“这不是个大学生嘛!”三姐的脑袋很大,光亮亮的。那时候(1984年)村里还没有一个大学生。“反正也放弃了,还不如我试试呢”,于是战友用针随意的扎了两下,苍天有眼,眷恋这个未来大学生,血管找到了。三姐捡了一条命。
3岁那年一天下午,三姐不见了。全家人找遍整个村子没有找到她,以为骗子拐卖了。将近傍晚时分,邻居在自己家的牛槽里发现三姐正在呼呼大睡。我可爱的三姐一点也不辜负猪的属相。
上学后,她的成绩就非常优越,一直到大学毕业,成绩从没变化过。还写的一篇好文章。只是在生活上有了变化。她不再是只要有衣服穿就可以了,开始打扮讲究起来,但是她所花费的都是自己打工转来的钱。
三姐是我们家相对自私的人。只有当她自己满足之后才会给别人一些“施舍”。
妈妈总是在我和三姐面前唠叨“以后工作赚了钱,要记得姐姐妹妹的情,要对他们好,只有你们上了大学,不要忘记”。有一次五妹惹怒了三姐,大概是不满吧。三姐哭着喊“我凭什么要看你的脸色,我上大学是我应该的,别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大学,为什么我上个大学还要受你的气”。我想这是我们家里唯一一次把大家最最心底的话表现出来。
是的,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起来,上大学,学习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只是得到了一个孩子应该得到的而已。但是和姐姐妹妹比起来,我们所有得到的都是建立在牺牲她们的基础上的。如果大家都上学,父母无法承担,所以必须有人放弃,才能有人拥有。大姐是老大,理所当然似的放弃了。而妹妹们呢?
 放弃学业并不只是因为金钱,家里的20亩地需要很多劳动力。需要有人为父母分担。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学习就意味着不能下地干活。在我们安心的学习的时候,妹妹们在田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着,用他们那幼小的身体承受着生活的重担。所以我们要心存愧疚的上学听课考大学。这个世界就是无法公平。贫穷真可怕,他让一个人的梦想永远成为了梦想。
五妹—陈瑜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多的感慨,让人欢喜让人忧。
从小就是多才多艺,邻家的老爷爷总是喜欢在空暇时间让我妹妹唱歌给他听。
长大了倒转变成文采非凡的女孩子了。她的每一篇文章都让老师惊叹,在学校传阅。那么小的一个孩子怎有那么多的心灵感触,写得出这样饱含深意的文章。
可惜,没能继续深造,在贫穷中选择离校。而她却没有停止自己的梦想。上千首歌词装满了我家的箱子。个人网站点击率最高。但是在十年的坚持中我们没有指望她什么,甚至可以说没有相信过她,因为我们相信的是乌鸦不能变凤凰。
在没有家人的支持下她继续走着自己的路。我希望她能高高兴兴的做自己的事。文学使她多愁善感,使她偏离了现实的生活,但愿现实的生活没有抛弃她。
六妹—陈梦玲
我最感激的人。
丫丫在10岁的时候才回到我们家。以前是在别人家长大的。刚回家的丫丫任性娇惯没礼貌好吃。总之和我们家的丫头比起来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
丫丫还是个很笨的丫头,一年级上了三年,二年级上了两年,没办法,考不上三年级所以只能回家。对于一个年级待重复上在我们家太奢侈了。三年后,她勤练、孝顺、能干,只是还是傻傻的。
在重体力的劳动下她变得壮实,像个男孩子一样,力气很大。使她用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安心的上学。
每次休息日回到家她都不让我干重活。自己抢着干,说我没力气,还是她来。
一次在吃饭时,我对妈妈说:妈妈,你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有了丫丫这样的一个女儿。
我们在父母亲的身边长大,长大后却不能在父母亲的身边照顾他们。丫丫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长大后却始终待在父母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两个。
为了让舍不得吃舍不得花钱的父母活的更好,丫丫把一部分的工资给他们保管,一部分专门买东西给他们吃。我想这样的女儿难寻了。
 妹妹,我感激你,谢谢你对这个家这么多年的付出。
弟弟—陈亮
从我们七个人的小名来看就应该看得出弟弟的重要性。
用别人的眼光来看,弟弟应该是家里最受宠的一个。其实从小被打的最多的就是弟弟。在吃的方面用的方面父母会偏心,但是毕竟他是最小的,这也很正常。但是在教育上,父母决不手软,该打责打,该骂责骂。
大姐画个圈,弟弟绝对不敢擅自离开那个圈,任何人让他出来他都不敢出来。唯姐命是从。
我—陈夏莲
我用自己的坚持走进大学。
姐姐妹妹的内心我走不进去,那些刻在他们心上的伤我不清楚。但是我自己的很清楚。
曾经我把那些痛苦的成长经历当作不可忘却的记忆鞭笞自己努力向上。一面激励自己一面压迫自己。我知道他的沉重,让我十年之内不懂得微笑的美丽。
有一天我发现我错了,这些不能让我开怀大笑的记忆不应该深深的记住,而是要潇洒的忘却。
6岁时候开始割猪菜。苍茫茫的田野让我觉得害怕,仿佛会迷失回家的路。有一回跟着爸爸赶集,他抱着年小的弟弟,我抓着爸爸的衣角,第一次看见光彩夺目的玩具,五光十色的衣服等等,这一切的美丽吸引着我,当我转过神,才发现身边都是陌生人,我慌张的寻找着那一张面孔,不敢动不敢叫,就这样从一张脸上转到另外一张,正在我着急的时候隔壁的表姑发现了我,牵起我的手,带我寻找父亲。对于他们来说是轻车熟路,一会儿就找到了他,他用惊讶的眼光问:小峦怎么和你在一起?他不曾察觉他的女儿早已经丢了。只有他的儿子在他怀中玩耍着,那样的天真。
8岁的时候放牛,放羊,赶猪,牧马。
记忆最深的是10岁那年我知道了什么叫恐惧。傍晚十时分,突至大雨,天一下黑了起来。不一会电闪雷鸣,那条河那么宽大那样深,足足高过我1米,鸭子拼命的往水中间游去,我一个人根本无法让其上岸。在荒野地里此时已经没有其它人了。我又急又气又怕,于是开始大哭起来。而父母却不曾想到我。他们那样的相信我,相信我能做好。就如我在外5年从不打电话询问一样。在我无奈跑回家中时已是很晚,雨还没有停,正在吃饭的父亲责骂我没用,那时候还不懂得什么是伤心,如果是现在我应该会很伤心。用尽全身力气的父母只能给我们物质上的不短缺,在精神上,他们已经无法顾及。
 我告诉自己不管有多辛苦多累我都要好好的坚持走下去。所以高考之后我没有答应父母放弃学业。为了能够让自己不后悔我对父母说了最最伤他们的一句话:只要三姐上,我就上。你们能让她上,我就必须继续上学。我知道我在为难自己的父母,我把他们逼上更加困难的境地。但是我深知:贫穷可以过去,再苦再累可以过去,但是一旦放弃上大学,我将永远和它诀别。我不要自己后悔,我要用自己的力量证明给父母亲看:当初你们没有错,你们让我上大学是对的。
12岁的时候我望着伙伴小丽吃的白花花的米饭不知其名。望着伙伴小燕啃得方面便咯吱咯吱的响。声音很美,味道一定很不错。
12岁的时候开始挎着吊框走遍田野和伙伴一起寻找草源。在夜色中拖着很重的框回家,但是不管怎样用力都只能走10米休息一下。

初三那年我突然晕倒,爬起来后自己去了医院,医生不知道什么原因,只能猜测是什么感冒,营养不良等原因。我一直跟父母亲说我难受,他们没有时间搭理我。我就这样将就着上课。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去了医院挂了两瓶水。而后晕晕乎乎的回家,家还很远,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家的,我强忍着不让自己晕在路上。刚到家我便趴在床上大哭起来。而后几个“大“医生也检查不出来我的病,还是说了一些猜测的话,可能是贫血,可能是脑供血不足。。。。我就这样将就着吃药,将就着打针,我确实有些贫血,但是这不是根本原因。将就到高三,将就到大学。终于在大学的校医院查到了病因:脑神经问题。医生只是给了我几颗药丸便彻底好了。我幸运遇到了好医生。
 父母虽然在精神上无法给予我们支持,但是在礼仪上却严加管教。我们不贪玩,尊老爱幼,勤快,守家。懂得礼义廉耻。不允许和男孩子打成一片,要懂得矜持。别人家的孩子在荡秋千的时候我们在割麦子,别人家的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在收山芋干。别人家的孩子在过家家时,我们在浇菜园,别人家的孩子在打架时,我们在做饭。前后村无人不知我们家的女儿听话,懂事,能干。无人不夸,无人不羡。就是这些让我们独立,自强,坚强。
中学时代我喜欢自己的坚强和独立,我以这样的自己为豪。但是今天我不这样认为,如果我不够坚强就不会没人关心没人照顾,如果我不独立我就会有人依靠。他们说坚强的女孩子不需要照顾,独立的女孩子不需要关心,他们能活的很好,所以我们错了,我们不应该这样的,这不是我们的错。
我一直想苍天苦其心志应有所成。当我踏入社会,无依无靠的行走在喧哗的城市,体会社会的现实与背景的坚实后才醒悟,有些事情不管自己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孤苦伶仃、形单影只的我依旧在电话中告诉父母我很好,你们需要什么跟我说。我想我能坚强到父母得到安详的那一天。我想我能在风雨中找到同舟的人。
 2009年春节父亲说:还是这几个女儿好。
我们是个大家庭,虽然没有权势没有金钱,但是每一个人都乐于奉献,为了每一个家人,付出所有都愿意。
我相信我们兄弟姐妹会越走越好。
***************************************************************
《陈家七姐弟》相关评论 共2

网友:一剑天(zqdzc@126.com)来自: At:2010/7/24 17:54:11
主题: 陈家七姐弟
和谐快乐一家人,平平淡淡最是真。



网友:驭川(zqjzdkj401@sohu.com)来自: At:2010/7/22 17:06:43
主题: 陈家七姐弟
勤奋、拼搏、和谐、幸福的一家人。当今,再有这么些亲姐弟是不可能了,国策不允许。要珍惜,也让现在的一些家庭羡慕。 祝吓莲一家幸福。




页数: [1]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