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游世博园
|
文 / 雪花飘飘
2010/10/22 9:59:08 发表| 已被阅读过 167 次| 评论2篇
|
 |
对我来说,能在40天内两次游世博园,真是非常非常的幸运!第一次只在世博园游览了一天,因为没有预约,只是在外面观看了雄伟壮观的中国馆;又因为时间的关系,心中想看的国家馆是一个没有进去。在十月底世博会结束后,绝大多数馆都要被拆掉了。总以为,这辈子恐怕要留下无尽的遗憾了。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够有机会再次进入世博园,并且连续游览两天,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次游园活动极大满足了自己的心愿,我不是诸葛亮,不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可是我的生活中却比诸葛亮多了几分惊喜,不亦快哉!
二次参观世博园,如愿以偿地观看了自己想看的地方,满足了自己的绝大部分心愿。下面说说参观这些馆的理由和感受。
参观世博园,首选中国馆,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可是每天进馆人数只能是5万多人,对每天游园人数达四、五十万,甚至高过百万的需求量来说,不说是杯水车薪,也算是僧多粥少,不提前预约根本不能进馆。预约券是免费的,可是它的申领却需要提前将近一个月,这次领导费尽心思专门买的有预约券的票,令同志们深受感动。
中国馆巍巍壮观,从预约等候区坐扶梯到“天下粮仓”的底层平台,才知道还有大批人需要在这里排队等候进入馆内,我们仅在这里就等候了一个多小时,参观人数之多可见一斑。乘坐电梯上升约12层楼高才到“东方之冠”的顶部,算是真正进入“天下粮仓”里面。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百米多长、6米多高的多媒体展项《清明上河图》,经过处理,画面上的人物就像动画片一样在运动,使得长卷中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画上的景色也表现出白天和黑夜的轮换,白天阳光明媚,晚上家家灯火,整个画面生动可爱。画面下边投影成像的“河水”波光粼粼,同活动起来的画面相映成趣,使人仿佛穿过了时光隧道,回到了国家兴盛、百姓安详的宋朝汴梁城。。。。。。
俄罗斯是世界大国,我国邻居。其馆建设的气派非凡,里面有独步世界的空间站模型,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俄罗斯套娃和喇叭花。
法国馆充满浪漫风情,主题是“感性城市”。尤其是展出了6幅世界名画和一尊青铜雕塑,包括塞尚的、毕加索的等人的代表作,让人欣赏不已、留连忘返。
英国馆像个刺猬状,特别抓人眼球,每一根触须的里端都有一颗种子,非常耐人寻味。从杜莎夫人蜡像馆借出来展览的贝克汉姆的蜡像,虽然栩栩如生,在这里基本上成了陪衬,无足轻重。
埃及馆展出了8件国宝级文物,最著名的是公元前1500年的“法老舍松契二世黄金面具”,充分展示了埃及的古老文明。这个面具一只眼睁开,一只眼闭合,表情生动鲜活,令人过目难忘。
其他的如南非馆、巴西馆、古巴馆、加拿大馆等,要么因为该国有自己尊敬的伟人,要么有自己热爱的运动项目的圣地,要么有自己心中向往的胜景,也就爱屋及乌,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满足了平日的心愿,也算是不虚上海世博会了。
晚上出的园来,乘兴又和几个同事漫步上海外滩,观看黄浦江两岸美妙夜景。岸边的万国建筑群,东方明珠塔等等风格各异的建筑、变换迷人的霓虹灯光真是美不胜收。黄浦江外滩段完全可以和香港的维多利亚港相媲美。我真想象鲁智深一样,对着美景大喝一声“好撮鸟啊”。
两天的世博游览自己都是在“动”中进行,连吃饭也是在排队等候进馆中解决的,脚步几乎无一刻停歇,自我感觉精力和体力充沛。我不禁暗自得意自己平常注意身体锻炼,关键时刻能撑得住。孰料,第二天起来后,一迈步小腿就痛胀不已,赶紧按摩和拍打,休息了两天才好。 “体到用时方恨差”,以后要更加持之以恒地努力锻炼啊。
我这一辈子可能不会“周游列国“了。现在,万国浓缩精华来上海,能有这个机会稍微领略一下异国风情,”不亦说乎”,对我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2010.10.20
|
|
|
*************************************************************** |
网友:焦王(jiaofq2000@163.com)来自: At:2010/10/28 11:37:02 |
主题: 再游世博园 |
俺也刚从世博回来,和您一样,第一次看了些小馆,这次专门看了中国馆。看了您在我的《我的梦》的留言,很佩服您的,38周岁考研,哈哈。多联系,常指教。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