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屋与扫天下
|
文 / 高太守
2011/3/31 12:31:30 发表| 已被阅读过 408 次| 评论4篇
|
 |
《后汉书》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陈蕃的人很有些远大的志向,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不平事为己任。怎么能在意一间房子的干净与脏乱呢?”薛勤就劝勉他说:“你一间屋子都懒得打扫怎么会去扫除天下呢?”其实这句话直到今天也有着它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工作或者生活方面,还是在为人处事方面都有着教育意义。这句话我们归结成现代话来说就是:从我做起,从自身在做起。
在现代社会里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而时常会听到人们在不断地抱怨说这个社会的人情味越来越淡薄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也越来越低了。我们时常会从报纸上传媒上读到一些例如老年人当街摔倒却无人上前搀扶;花季少女受人欺侮围观者袖手旁观却没人敢仗义执言等等的新闻。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老年人摔倒了,不上前去搀扶,花季少女受人欺侮不但不去相帮,反而幸灾乐祸地去围观,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恶,虽然你不是直接的施恶者,但你的这种围观行为却无形中助长了施恶者的恶,你也就变成了另一种的恶。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谁都有老人,谁都会有孩子,谁都有小时候,谁都会有老的那一天,扶弱济困历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己及人,想着自己时也一样想想别人。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虽是小事却也包含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比如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起来,一座城市的标志除了他的高楼大厦之外,再有就是汽车的洪流。汽车的拥堵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一个红灯便会有好几里地的汽车长龙,便会听到叫声骂声喇叭声,声声剌耳。还有些车,似乎在显示高超的驾驶技术,如海上行舟一般,左一桨右一桨,见缝插针得空加塞成了家常饭。记得十多年前的汽车上大多都有“礼让三先”这样一句标语。但在今天看来似乎成了谈资笑柄了。谁都在抢先,谁都在赶时间,真应了那句时间就是金钱的话了。笔者前些时间因事曾在香港逗留了几日,也确实感受到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快节奏。香港作为世界性的大都会,汽车不可谓不多,但道路也不是多么的宽阔,但街道给人的整体印象就是一条流动着的河流。没有滞留不动,没有加塞插队,没有喧哗与嚣闹,没有剌耳的喇叭鸣响。一切都在静静地高速运转着。如果在香港街头一次加塞堵车,会比内地城市堵得更为严重。但这种现象却从没出现过,有的路段较窄,大家就一辆相跟着一辆缓慢地向前行驶。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虽说慢但他还是动的,而一站,就成了咔喳一下给卡了脖子了,想动都动不了。再有在香港的街头跟本看不到一堆人聚在一起围观什么,凑什么热闹,更没人高声的喧哗,行人都行色匆匆,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情。有人说香港的秩序井然应归功于法制的建全,但内地的法制一点也不比香港的差,归根结蒂还是一个个人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问题。如果人人都抱有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你拥我抢,道路交通怎能不一个乱字了得吗?
《礼记》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做人的第一要务就是正心,把心态放正了,放平了,然后才能谈修身养性,才能谈管理好家庭,才能谈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城市文明说到底离不开人的因素。有首歌这样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别人有难时,伸出一只援助的手,在滚滚车流中少打一把方向盘,少加一个塞,少按一下喇叭,那不是落伍了,那是向文明前进了一大步。做一个文明的市民,从自身做起,从生活当中的点滴做起。会让人们生活的这个城市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更加文明。
|
|
|
*************************************************************** |
网友:一剑天(zqdzc@126.com)来自: At:2011/4/4 6:56:10 |
主题: 扫一屋与扫天下 |
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太守高论,学习了。 |
网友:回眸(123456@163.com)来自: At:2011/4/2 22:00:36 |
主题: 扫一屋与扫天下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读一篇好文,能让一颗心安静地在文字里行走。然后掩卷沉思。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