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上奔跑的歌者
|
文 / 野岗
2011/4/10 21:19:37 发表| 已被阅读过 392 次| 评论4篇
|
 |
大地上奔跑的歌者
——孙廷华《锦屏夜话》读后
野岗
泰岱之阴,百脉之南,若论钟灵毓秀之地未有出锦屏之右者。锦屏烟雨是章丘八景之一,是文祖的名片。以锦屏山为中心,文祖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自尧舜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更有无数精彩故事在这里上演,既有帝王将相的意气恢弘,又有隐士贤达的闲云野趣,形于山川地貌,就是庙宇楼阁、城垣碑刻,传于乡民之口,就是历史掌故、民间传说。文祖作为齐国之南陲,历史之重镇,这样的人文遗迹遍布境内,这样的故事传说经久不衰。多年来孙廷华致力于挖掘整理锦屏山和文祖镇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为宣传故乡的山水在不遗余力地奔跑。他脚踏文祖,怀抱锦屏,吹响文艺的笛声,把民间传说、山川风物、乡村轶事、奇闻志异搜集整理,数十年爬罗剔抉,索隐钩沉,探幽发微,编制出一幅幅瑰丽的人文画卷。集数十年心血,终于荟萃成《锦屏夜话》出版,在章丘乃至济南文化界引起很大反响。《锦屏夜话》以其瑰丽的想象、翔实的考证、淳朴的文笔,为宣传文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这义上说,把孙廷华誉为文祖的代言人并不过分。
《锦屏夜话》共分六辑:村名传说、山川风物、名人轶事、锦屏故事、小说散文和志异趣闻。一册在手,读来兴味盎然。那些叙述和描写或雄浑,或感泣,或悲悯,或风趣,让人在文字的跌宕起伏间陡升历史的沧桑之感,感受到他对故土和人民怀抱的拳拳赤子之心。
他是为传统文化摇旗呐喊的歌者。这个山东汉子,雄性的血液奔流不息,从青年到老年,壮怀激烈的英雄故事像浪漫悠远的长调一样在他心头激荡。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帝王将相和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钦佩。开篇《文祖村名之说》就是对尧舜之德的礼赞,“尧文德之租界”演化为“尧文德之祖庙”,“文祖”村名即由此而来。《石人石马的传说》中关于黄帝大战蚩尤的描写,真是惊心动魄,古老神话的魅力跃然纸上。蚩尤力大无穷,使一条几丈长的铜鞭,一鞭扫去可以荡平一座山峰。皇帝手使双鎯,鎯头比碾砣还要大。一番大战之后,黄帝的双鎯砸出十里方圆的洼地,形成了“白云湖”。皇帝追赶蚩尤,一鎯头砸进岩石缝中,敲出一股水注,后来形成了“海山湖”。他讴歌人类美好的道德,以佛、道、儒为主脉,他笔下的传说必然是对慈悲、节义、操守的诠释和注解,并把其作为人类薪火传承的永远信奉的圭臬。《胡山望鲁塔的传说》中,管仲在齐国封相后为怀念公子纠和鲁国,建起一座六层高塔。《三德范村名的传说》中,姜氏精心照料老病的公爹,因乡邻误解遭到唾弃,因受不了风言风语,心里越想越难过,跳下了悬崖。姜氏的孝行感动了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将绢帕化作白云,托住了姜氏,将其安然送回家中,并赐石碑一方,上刻“三从四德之楷范”,洗刷了姜氏的不白之冤。从此,“三德范”就成为村名。故事一波三折,读后令人扼腕。还有《靳万德智除邪和尚》《靳载章搭救皇姑》《李世墉巧惩歪铁匠》的故事,把乡贤的智勇和义薄云天摹写得淋漓尽致。
他是对家乡风物热情赞美的歌者。他赞美动人的爱情,劝谕世人珍惜人间真情。《千年鸳鸯柏》中,金童玉女思凡下界,后得南海观音相助,化成雌雄双柏,栉风沐雨,相拥相惜,傲立人间。他的笔触不仅仅局限于文祖,还延展到与锦屏山遥遥呼应的女郎山和莱芜的“小三峡”。在《女郎山的故事》里,“葱”姑娘为救世人战胜瘟疫,只身前往不周山寻求仙草,在战胜妖魔鬼怪杀死巨蟒历尽劫波后,终于得到化解瘟疫的仙草种子,这仙草就是让章丘名扬四海的“大葱”,葱姑娘却因仙界法规化作了“女郎山”。
他是与父老乡亲声气相通的歌者。他扎根于乡野,游弋于民间,鸟叫虫鸣,鸡飞狗跳,庄稼拔节,土地墒情,让他的血液奔流得豁亮而酣畅。他从来不避讳自己的农民身份,因而与山民农人的关系最为亲近。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无一不是纯朴善良、憨厚可爱,即使偶有狡黠,也透露出农民的实在。小说《皮笊篱》中的张墩子,悭吝粗鄙,爱财如命,但却在日军侵华时,通晓民族大义,把一生积攒的粮食和布匹捐献给八路军,小儿子也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张墩子这一形象,在民族危亡关头凸显民族大义,具有典型意义。散文《说说俺大哥》中的连柱子,说话尖酸刻薄,在生产队出工时绝不多出一分力气,被称为“奸蛋”。但当自己责任田里的玉米被外地司机压毁以后,司机要赔偿他七十块钱,大哥却钉是钉铆是铆的只要了三十五块钱,说:“该要的钱不要不行,这没良心、坑人的钱绝对不能收!”山民的认真、豁达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孙廷华徜徉于锦屏山水之间,对锦屏山的每一处景观、每一座山峰都熟稔于心如数家珍。这些景观背后的传说和故事,或取诸史料,或源自民间,或自胸中灵感突发,锦屏山风景与故事已经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锦屏夜话》的民俗文史之功要大于在文学上的贡献。由于《锦屏夜话》的突出特点,它已经成为海内外游人了解文祖和对学生进行乡土乡情教育的宝贵材料。
其一,传说故事,引人入胜。其中关于锦屏山的传说最为引人入胜。碧霞元君与太上老君争夺人间福地玉瓶山。碧霞元君先到,以一只红绣鞋为记号,太上老君后到,灵机一动,将拂尘埋到红绣鞋下方,又选中一棵千年古藤,削做拐杖形状。后来二仙为此山争执不休,玉帝派太乙真人挖取凭证,结果在同一地点先挖出绣鞋,后挖出拂尘。老君又说,他在很久以前就相中此地,曾将葛藤手杖插于山涧为记,今已生根发芽,藤条盖满山沟。众仙前去观看,果然如此。两件证物,老君取得先机。正在他得意之时,碧霞元君问此山有多少道沟?老君答一百道,玉帝又派人查看,结果是九十九道。原来是碧霞元君暗里用乾坤挪移之法,将一条山沟填平了……二仙争到后来,碧霞元君一怒之下,将玉瓶山顶蹾平了,称为平顶山。锦屏山得名是因乾隆帝下江南,路过此地,见山峦锦绣,翠微如画屏,感叹“好一幅锦绣屏障也!”平顶山遂称为锦屏山。
其二,考证缜密,令人信服。传说掌故可以任人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山间遗迹和民间文物却不能马虎,孙廷华访老问古、查阅史料、广泛搜求,使文祖镇的历史遗迹逐渐还原了本来面目。在《齐长城、锦阳关和古山寨》中,关于齐长城的修筑时间,他考证,据一九二八年济阳县出土的编钟铭文,有周烈王二十二年“晋人伐齐长城”的记载,由此可见,公元前四零四年之前便有了齐长城。很多文章说“锦阳关西侧长城是战国时遗留较完整的城墙”,他认为此说有误。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原来城墙早已是一片废墟,是清朝同治年间,文祖乡绅李世墉率众募捐重修了锦阳关城墙。在《青野村和五音戏》中,他寻踪溯源,认为五音戏开始叫“周姑子戏”或“肘鼓子”,从一个小尼姑的悲惨小调,登上了中国艺术殿堂,而其发源之地就是文祖镇的青野村。文祖之地灵人杰又添加一有力佐证。
其三,通俗易懂,明白晓畅。《锦屏夜话》语言浅显,文字平易,没有丝毫的矫揉扭捏之态,而且文章中多俚语、口语,幽默风趣。如:李世墉打锄头——大而无用;《马家峪“闻风石”》中有一段民谣:“马家峪,三件宝,搬不动的梯子,拿不起的瓢,抬不动的大石槽。”《李慎修巧对年娘娘》文末借乡民之口对刚正不阿的李慎修这样评价:“李慎修人矮,心却比天高。李慎修脸白,办案却比包公还‘黑’。”这些生动的俚语民谣背后却是一段段动人的故事。而且《锦屏夜话》还选录了很多孙廷华多年珍藏的老照片,图文并茂,增加了文字的现场感和历史感,十分适合作为学生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或课外读物。
孙廷华从十几岁高中毕业后,一直都在劳碌奔波,不停地“奔跑”。他的足迹踏遍故乡的山山水水,一幕幕传说,一篇篇史话,从他的笔端流入读者的心田,因为他的奔走和推介,让世人重新认识了锦屏山,重新认识了文祖。“龙女泉”“八仙泉”“朱公泉”被收入《济南地名志》,他参与编写了章丘市政协的多本著作。进入新世纪,为了搞好写作,他买了电脑和数码相机,从最基本的拼音学起,无论酷暑寒冬,键盘敲击的声音从他的院落里传出,一直穿透乡村的黑夜。短短几年间,他成为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尤其是《锦屏夜话》的结集出版,先是获得济南市作家协会颁布的“宝通杯”文学奖,继而又一举夺得济南市首届“泉城文艺奖”。
然而面对荣誉,他十分淡定淡然。作为他的忘年之交知心朋友,每每看到他,我就会想起美国电影《阿甘正传》里奔跑的阿甘,这种奔跑在有些人看来难以理解甚至觉得有点傻,可是对他来讲至关重要,因为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他的生命支柱。我希望他继续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以“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的勤勉,以出膛的子弹一般的决绝和执着,始终保持着奔跑的姿势和进取的姿态,向着更远的目标奔跑下去。
二零一一年四月六日
|
|
|
*************************************************************** |
网友:野岗(yegang213@sina.com)来自: At:2011/4/13 14:37:33 |
主题: 谢谢一剑天校长 |
虽然小桥人气一直不太旺,但您一直在这里坚守,给文友留言,这是对文友的最好鼓励。 |
网友:野岗(yegang213@sina.com)来自: At:2011/4/13 14:34:48 |
主题: 感谢泉都王子 |
谢谢老弟留言。这篇文章写得十分匆忙,因此需要推敲的地方很多,谢谢老弟指出错讹,不胜感激与欣喜。 |
网友:一剑天(zqdzc@126.com)来自: At:2011/4/12 7:49:58 |
主题: 大地上奔跑的歌者 |
牧兄大笔如椽,岗弟锦绣文章。与之为伍,三生有幸。 |
网友:泉都王子(lxwzx72@qq.com)来自: At:2011/4/11 20:55:06 |
主题: 大地上奔跑的歌者 |
拜读【野岗】兄之美文,可谓是洋洋洒洒,学习了。(是锦屏烟雨?记得好像是锦川烟雨。)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