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山那水那人
|
文 / 海山樵夫
2011/5/27 7:07:41 发表| 已被阅读过 292 次| 评论4篇
|
 |
齐长城山脉像大地隆起的脊梁延绵起伏,巍峨的山峰像擎天的巨柱直插云天。水从浩瀚的苍穹缓缓飘落,大山接纳着这灵动的水滴而含泽布气,一滴不少地把水汇集在沟壑,形成河流,山水相连,水势萦纡,水则聚气,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人居山而诚。大自然浓墨重彩的一笔,把垛庄山水描绘的如此美丽。垛庄的山是神奇的山,垛庄的水是神奇的水,垛庄的人是大山性格的人。
那山
站在大山之巅,远远望去,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地悬浮着山浪峰涛,层层叠叠,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刀削斧砍般的山崖顶天立地。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缥缈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是她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她亮丽的歌喉的展示,那怒吼的松柏林涛,是对肆虐狂风的抗议。说到这里的大山,大都在海拔三百到九百米上下,比较有名的山有,海山、百丈崖、大小寨山、鸡爪顶、北峪顶、架子山、铜鼎、曹操峪顶、莲花山等。
在章丘境内,唯独垛庄的山不同于别处,从垛庄往南至齐长城岭都是一色的花岗岩,这里的花岗岩石有孔雀白、泰山青、将军红等颜色,泰山余脉就到这里终结。从海山湖往西的邵庄、下琴子村、上琴子、东西车厢、十八盘、团员沟大都是山下花岗岩山腰红页岩,山上石灰岩。黄沙埠、山圣圈、四麦腰、五射垛、官营、岳滋的群山都是花岗岩石。
从北垛庄往北的石匣、胡枝子、东峪、南峪、乔子、西安、圣水泉、东西里虎、南明、北明、上下秋、十字口、蒲篁、南北石屋是清一色的石灰岩地貌。它与花岗岩地貌的区别是弱碱性土壤在这些山上不能种植板栗和松树。这里昼夜温差大,种植的谷子不同于别处,碾出的小米,黄澄澄,金灿灿,熬出的稀饭上面漂浮着一层米油,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粘谷子、黍子米作出的粘糕清香粘滑爽口,格外地好吃。
在陡峭的山崖上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有映山红、照山白、山丁香、连翘、金银花、盘龙参、沙参、黄芩、藁苯有些连名都叫不上来。在垛庄以南山上的松林里生长着蘑菇、马勃、黄花菜、在那些树干空空的老栗树上还生长着猴头,地耳菜,只要勤快到山上就能采到山珍。
徜徉在崇山峻岭之间,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奇石,如斧劈石、泰山石、钟乳石、上水石、百叶虫化石、响石、纹石。满山遍野种植和野生的核桃、板栗、苹果、桃、杏、梨、山里红、大枣、柿子、软枣、花椒、山桃梨果样样都有。在沟壑的地头堰边,家家都有小菜园,黄瓜、茄子、韭菜、葱一应俱全,天天都吃个新鲜。在深山的沟渠塘坝河道里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鳖、虾、蟹。河里常有逮鱼摸虾抓螃蟹的孩童,最有趣的是夜晚提个灯笼在河边照螃蟹,个把时辰就能抓满一小水桶。放在油锅里一炸,吃起来特别的鲜。在大山里每到春天,就可以吃到山珍美食四鲜,薄荷芽、菊花芽、花椒芽、藿香芽,挂匀蛋糊在油锅内炸至金黄色,那薄荷芽清香爽口,菊花芽飘逸菊香,花椒芽麻香味美,藿香芽独特芳香,是四味风味独特悠香绵长的山珍美食。
垛庄群山延绵,沟壑纵横,走进任何一个村落,都是群山环绕,只见巴掌大一片天,那挂在半山腰的村落,犹如“白云深处有人家”之意境。只有胡枝子、四角城坐落于山颠,视线就开阔的多了。有的村民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大山,从前有个人到垛庄赶集,鸡叫两遍就下了山,慌乱中穿上了老婆的花裤子,走了一大早才到对面的山头,发现穿的是老婆的花裤子,两手捧成喇叭状放在嘴边朝对面山头的小村喊起来,在家的老婆忽听老头子从远处传来喊声,马上穿衣服,发现自己的大花裤不见了,定是老头子穿错了裤子,老婆把狗唤到身边把老头子的裤子缠在狗脖子上,狗把裤子送到了对面的山头,老头把花裤子缠在狗脖子上再送回对面山头的村子里才避免一场尴尬,至今还成为人们传说的笑话,山里人说“对面山对山,一走大半天,隔山能说话,余音绕山间”。
那水
站在齐长城上向南北眺望,你会意外地发现齐长城以南山下的水向南流,齐长城以北山下的水迂回曲折地向北流去,这里就是齐鲁两国的分水岭。水乃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龙王把最勤快的龙分到了这里,翻云覆雨,惠泽众生。这里的村落泉水都很丰茂,岳滋是有名的百泉山庄,沟沟壑壑泉水淙淙。山里最有名的泉有,太平泉、黑龙潭泉、圣泉、琴泉、九龙泉、鱼花泉、黑牛泉、圣水泉......。每年的梅雨季节,很多人家里都有泉水外涌,有的从灶台下喷涌出来,家家涌泉,街街淌水,一派水乡泽国风貌,一直延续到秋后才停止喷涌。从七星台、岳滋、官营、流下来的水汇入百丈崖水库,从天门关鸡爪顶经麥腰、山圣圈和射垛流下来的水都流入龙王岭水库,两条水龙在海山湖交汇,东竖山子沟、南长沟也源源不断地把天来之水聚集于此。从北门关铜鼎山流下来的水经乔子、南峪、毛家庄、东峪汇入西巴漏河。正是来自垛庄的水经百石渠和胜利渠像二龙出须一样润泽着章丘的大片土地,两条渠道隐现于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是勤劳智慧的章丘人民在山区修建的浩大引水工程,号称“章丘红旗渠”。
那人
大山里的人民风淳朴,勤劳善良,实在。早些年除了大户人家能盖上个大门,有些人家用树枝弄上个栅栏,有些户连个栅栏也没有,大多数人家住着干打垒的石头房子和土坯茅草房,真算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你要是到家里做客,给你盛上一碗上尖的荷包鸡蛋面,你会感觉山里人太实诚,接着就会拿出山桃梨果让你吃,你可别客气,否则山里人会说你不实诚。山里人还做得一手传统精道的美食煎饼,将五谷在石碾上碾成糁除糠,用水浸泡后在水磨上磨成糊,用引酵发好后摊成煎饼。每张煎饼都要用花椒种子油擦鏊子,随着早晨飘动的炊烟,在大门口就能闻到扑鼻的香味,摊成的煎饼色泽金黄、薄如蝉翼、柔韧劲道,咬上一口甜丝丝、酸溜溜、美滋滋。再卷上点大葱或腌制的山韭花、山豆角、秋黄瓜风味小咸菜,或者卷上个小烤鱼别有一番风味。山里人外出、赶考、闯关东、下江南、都带上一包袱在煎饼里洒上芝麻盐再在鏊子上烙的煎饼,一是方便即食,二是外出远行不忘乡情。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垛庄人用煎饼作为拥军支前的军粮。
大山里的人都是灾荒连年、匪患战乱的年代为躲避灾荒战乱到大山里的。长期以来,山民适应了在大山生存的本领,铸就了淳朴、厚道、吃苦耐劳、刚强坚毅、诚实守信、热情好客的大山性格。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日寇的铁蹄踏进了山区垛庄,对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南北垛庄和石匣被烧的片瓦无存,高松坡土頑尾随日军趁火打劫,此后抗日民主政府在垛庄根据地创办抗日小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唤醒了沉睡的山里人,抗日救国成为山里人的神圣天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区抗日游击武装不断兴起和发展,一九四零年五月,日伪军在垛庄安设了据点,像一颗钉子插进南部山区抗日根据地。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垛庄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斗争,于一九四三年五月配合主力部队攻打垛庄消灭日伪军军和暗杀团,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出像赵廷秀、郭传文、徐传恒、冯云廷、焦玉亭等一大批抗日英雄人物。在抗日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有一百一十二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住在深山的人们为了生存,出门就爬坡,要把肥料挑到山上去,收获的庄稼要挑下山,肩膀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黝黑的脸上留下一道道褶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人们就盼望个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能填饱肚子,别无奢求。到过麥腰的人都知道,在那学大寨的那些年麥腰人付出了的辛勤劳动。在大山深处开山劈石,修大寨田、筑拦河大坝、挖沟修渠、植树造林,荒山野岭修成了层层梯田,变成了米粮川,改变了麥腰的面貌。成为山东的典型,麥腰就是山里人战天斗地的一个缩影。
我从大山走来,我深深地爱着这里的大山,爱着这里的水,爱着大山里的人。
|
|
|
*************************************************************** |
网友:镜中花(b1333515@163.com)来自: At:2012/1/30 11:12:24 |
主题: 那山那水那人 |
再次阅读感觉还是那么美。写的太朴实了,用笔太细腻了。看的出作者对家乡的深沉的情愫。 |
网友:海山樵夫(jingxiyin123@126.com)来自: At:2011/6/2 7:31:19 |
主题: 那山那水那人 |
我深深的眷恋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她养育了我,我不能忘记她。谢谢您的关注和精彩点评! |
网友:风起云飞扬(yirangg@163.com)来自: At:2011/6/1 21:41:24 |
主题: 那山那水那人 |
作者用优美、流畅的笔墨赞美了故乡垛庄,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的眷恋。使我不仅想起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眼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