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散文>>文祖有牧羊
文祖有牧羊
文 / 高太守 2013/9/12 23:09:09 发表| 已被阅读过 394 次| 评论4
  有人说:有山有水的地方就会有很美的风光。是的,峰回路转,山水相依,花香引路,鸟语空啼。沉浸其中,物我两忘,只有山风入耳,只有泉水洗心。这也许是每个现代人心头的渴盼与期待。记得有首古诗中写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其实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的脚步都太过匆匆,可是疲惫的心却总是在奔波与喘息之中蓄谋能有一次小小的逃离,哪怕仅仅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一个薄凉的秋日,我便把自己放逐于山水的怀抱之中了。那是应了忘年之交的友人孙君的一次盛邀,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深度的喘息。不是吗?曾几何时,日光灯的芒刺,替代了阳光的抚摸;空调风扇的嗡鸣替代了和风雨露的亲吻;案头如山的文案资料替代了青草、绿地、庄稼。置身其间,我就像一只忙碌的蚕,做的事情却是织一个牢固的茧,画地为牢让自己固守一份无奈。
  终于就蜕下了那层厚厚的茧。当车在山路间迂回萦绕,最终稳稳地停驻在一湾碧水之前的时候,胸中不禁长长地舒了口气。眼睛真的一下就被镀亮了。山风轻漾,衣袂飘浮,同行者无不赞叹:好一脉湖光山色,好一场快哉之风。“风乍起,吹皱一池碧水”。湖中波光粼粼,辉映着初秋时节煦暖的阳光,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我忽然就想起古人“日照龙鳞万点金”的句子来。随即吟了出来时,恰在身边偕行的孙君不禁爽然大笑起来,说:“好个‘日照龙鳞万点金’你不知道这湾碧水便叫九龙湾。这粼粼的波光就是龙鳞在闪耀!”忽然兴起,便把一个个鲜活的传说娓娓道来。在孙君的介绍之下真就仔细端详起这湾活泼泼的碧水来。水从山上来,夹山成峪,夏日雨水丰沛,更加上近年来环保得力,山上植被茂密,山间百泉涌现,泉水顺势流淌,从大山的褶皱间汇成溪流,涓涓而下,九曲九折,最终聚于此处较为平缓之地,本地人筑坝截流,成为高峡平湖。成了本地一处休闲,娱乐的一个好去处。正是初秋时节,天高云淡,风轻花香,更加上碧水环绕,长桥卧波,景致美不胜收。心下不禁赞叹:“湖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正在无限遐想之中,孙君忽然说要先带大家去看看齐长城。一行人的兴奋神经又被点燃起来。虽说很早便听说过齐长城修建的年代要早于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几百年,但终归是在传说与听闻当中,生为一个齐鲁之民竟还没有机会亲眼目睹过她的风采。于是又急速驱车,迤逦而行。从文祖镇驻地出发,沿章莱路南行十多里地,隐隐地在群山环抱之间,便见有一座高阁横空飞架,飞阁流丹,气势巍峨。这便是锦阳关,是当年齐鲁长城中的一个重要关口。出关南便是鲁国,关北便是齐地。遥想当年齐桓,鲁哀诸公的车骑,曹沫、田常等人的兵马不止一次经临此关。就是孔子的牛车也曾从此咿呀而过,他们也许不会知道二千多年以后,一群人也曾来此追寻他们的足迹。锦阳关城高百尺,城墙就地取材,全部由青石砌成,厚重朴拙,倒像一位天将荷戟而立,凛凛然,巍巍然,若有万夫不挡之勇。虽时越百世千年,依然感到萧森的威仪之气象。拾级而上,伫立于城墙之上,极目远眺,青山波起,万木竞秀,苍鹰翱翔,风起云涌。襟怀飘动间,恍惚竟有种与苍山比肩,与白云偕游的感慨。遂口占《七律•登锦阳关》一首以抒幽怀:
    锦阳雄关气萧森,半掩青山半入云。
    商周辐辏没荒径,齐鲁旌旗化烟尘。
    千年松柏添新叶,万世秋风不落人。
    旧时江山成胜迹,直教诗题作到今。
  沿锦阳关西甬路而下,斗折西行,有一段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墙。石块间水泥沙灰依稀可辨,应是今人复修的产物。越过这段新修的城墙,一段多有损毁倾圮的叠石墙,蜿蜒向山顶延伸而去,越向上越发残破不堪,城墙上,累累顽石之间,荒草没径,虫鸣欢畅,可见应是陈迹。伫立在一片残垣荒草之间,握一把远古的风,静静地听。远去了鼓角争鸣,黯淡了刀光剑影。所有的帝王将相,所有的乱世纷争,都化成一页薄薄的史书,蜷缩于几千年前的某一个角落里独自品味着辉煌与落寞。不见了烽烟四起,不见了碧血黄沙,现如今能见到的只有平旷的土地,遍野的糜谷豆菽,还有在秋风中自由缱绻的白云。而那一痕依稀可辨的石质的城墙残迹,留给我们今人的只有凭吊,只有遐想,只有沉思。
  时近正午,我们一行人在孙君的引导之下,寻访了长城下几处古村庄,多是年代久远的聚落。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大山深处的这些村庄之内,竟然有很古旧的建筑,关帝庙,玄帝庙,禹王庙,许多年前这些承载着一个个历史、传说、和人文信仰的庙阁,曾经遍布所有的村庄镇店,现如今标榜着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的山外世界里再也难以寻觅其踪影了,真不知人们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倒是眼前的大山屏蔽了外界许多的纷扰,让那些古旧的文明,得以喘息、得以存留。手抚着这些石质的古老建筑上的斑驳纹路,那是风雨剥蚀的痕迹,他记载着历史的脚步与岁月的沧桑。他目睹了太多的更替往事,承载了万千的离合悲欢。时至今日,他就像一位饱经风霜忧患的老人,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岁月。面对着这样一些老人,我只有仰望,只有赞叹!
  想来,这次偕同我们一路而行的孙君何尝不是这样的一位老人。满腹的经纶,满胸的掌故,张口便是历史传说,虽年届六旬却怀有一腔的青春热血。几十年来,他用他眷恋的脚步,丈量了文祖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他用他手中的那管饱蘸深情的笔,记录下了文祖,这个人杰地灵之地的风土人情,乡言俚语,民间传说。他把他的满腔热忱,还有对文祖山川的全部爱凝结成一部《锦屏夜话》。我想这片热土之上有这样一位胸怀里满是对故乡一片真情的人,是这片土地的幸事。其实,孙君也是这片土地的一处极好的风景!
  2012-9-12

***************************************************************
《文祖有牧羊》相关评论 共4

网友:青莲子(278163345@qq.com)来自: At:2013/9/18 10:33:34
主题: 欣赏太守美文
勾起对昔日小桥几多回忆



网友:焦王(jiaofq2000@163.com)来自: At:2013/9/14 12:31:23
主题: 文祖有牧羊
依旧那般小桥,依旧那般牧羊,依旧那般太守,依旧......



网友:高太守(shangduan_001@163.co)来自: At:2013/9/14 9:53:29
主题: 文祖有牧羊
是的,这篇文字不叫这个名,这是临时起意,只不过为呼唤一下旧时的老友重归小桥的怀抱!



网友:小桥编辑(tenuan@163.com)来自: At:2013/9/13 23:04:52
主题: 文祖有牧羊
太守这篇不是人物记嘛,看过之后倒觉得“文祖有牧羊”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题解倒象是“牧羊在文祖”!




页数: [1]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