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小说>>柳婶改嫁
柳婶改嫁
文 / 贞一 2005/8/26 19:23:56 发表| 已被阅读过 347 次| 评论2

    柳叔去世二十来年了,那年,柳婶还不到四十岁。这么多年来,柳婶独自一人拉扯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很紧巴。前面四个女儿一个个出嫁了,每有一个女儿出嫁,柳婶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总是偷偷地掉好些眼泪,她怕孤独的日子。
    女儿们总是宽慰她,说妈妈你放心吧,我们会经常回来看你的。柳婶便盼着她们能多回来几趟,但女儿们却回来的很少,她们都强调自己家里活落多,又是庄稼该收拾了,又是鸡和猪该喂食了。柳婶便不再强烈地盼望她们回来,哪个愿意多回来哪个就多回来趟,哪个不愿意多回来哪个就少回来趟,无所谓了。但为了小儿子树明,她不得不求女儿们回来。
     树明二十出头了,需要说媳妇。说媳妇,首先要盖房子,盖房子需要钱,柳婶愁的就是钱,她没有钱。她把女儿们找回来,就是让她们一块儿想办法。四个女儿相互看看,都说应该为妈妈分担忧愁,帮助妈妈和弟弟度过这个坎儿。在征得各自丈夫同意后,每个女儿各自给柳婶送来一万元钱。柳婶靠着女儿送来的钱把房子盖起来了,房子的质量在村里还属于上乘的。乡亲们看在眼里,都夸奖女儿们有孝心。纷纷说,女儿怎么了,还行吧,也不比儿子差吧。
     有人给树明说媳妇,需要备好彩礼,柳婶说啥再也不好意思向女儿们说了。树明说,咱们自己借账吧,以后由我来还。柳婶跑回自己的娘家,通过自己的娘家兄弟,向别人借到一万六千元钱。柳婶找人估摸过,现在说个媳妇,大致也就是这么个数。
    女方早就打听过柳婶和儿子树明了,知道柳婶家里有房子,也知道树明小伙子长的蛮不错,亲事很快就定下了。
    媳妇过门后,知道婆婆不容易,很多地方替柳婶着想,柳婶感到很安慰,心里想,自己的任务总算完成了,也对得起死去的柳叔了。
    树明要告别新婚的妻子,到南方打工,他要挣钱还账。妻子哭得像个泪人似的,舍不得树明走。最后,还是两个人一块儿去了。柳婶把他们送出很远,直到看不到他们了,才回到家里。
    开始,树明他们还有电话打回来,告诉柳婶他们已经找到工作,请她放宽心。后来,电话逐渐少起来,柳婶刚刚放下的心又提留起来了。终于有老乡捎回话,说树明在一起工厂突发的事故中受伤,左腿没有保住,在医治过程中不得不截掉了。
    树明回到家里,满脸无奈,很无助,看来靠我是很难把帐还上了。柳婶赶紧劝慰儿子,让儿子把腿养好,别的事以后再说,有妈呢,妈还不老。
    柳婶到邻居向玲家串门,不自觉地和向玲说了自己的苦闷。向玲仔细看着柳婶。柳婶尽管六十来岁了,尽管操了那么多心,但一点不显老,干净利索。向玲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娘家哥哥向东。
    向东六十岁出头,自己开着厂子,每年的利润少说也有几万元。年前,妻子患病去世了,大家都张罗着让他再找个“伴儿”。把柳婶介绍给哥哥不是很合适吗,向玲动开了这方面的心思。
    我说柳婶啊,既然这样,你不如再走一步呢。柳婶听出了向玲说话的意思,一个劲地直摇头,我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不让人家笑下大牙来呀,臊死了。再说了,孩子们都那么大了,这么多年都过来了,算了。柳婶你好封建啊,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实话告诉你吧,我想把你介绍给我的娘家哥哥,你看咋样?
    柳婶认识向东,向东到向玲家来的时候,他们见过几次面,向玲也经常对人们说起向东,向东给柳婶留下的印象很好,但当时柳婶并没有往别处想。如果你有这个心思,我就去和我哥哥说说,你们在一块儿准很幸福,让我哥哥把你的帐还上,不就是那么几个钱嘛,怎么样啊柳婶。
    柳婶为难了,但她也动了心,心想,这也是一条道呢。我得和孩子们说说呢,他们不同意不行。
    柳婶先是和树明说了,树明说妈你疯了吧。柳婶又和女儿们说了,女儿们异口同声,妈是怎么了?柳婶把孩子们的意见告诉了向玲。
    向玲不死心,给柳婶出主意,柳婶呀,现在都是婚姻自主,他们小孩子倒反过来干涉老人的婚姻了。我已经和我哥哥说了,他很愿意。要不然你们就悄悄地把办婚事办了,先把生米做成熟饭,看他们怎么样?
     柳婶听了向玲的话,悄悄地跟着向玲去了向东家。向东表示很歉意,说本来想把喜事好好操办操办的,但听说孩子们不愿意,那咱就从简了。
    柳婶放下自己带来的零用的东西,就屋里屋外地拾掇起来。
    树明发现柳婶不见了,让媳妇出去找找。媳妇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心想不会是去姐姐们家里去了吧。问遍了四个姐姐,都说没有见到。这时,他们都慌了神,可不要出什么意外呀,他们急忙又分头到其他亲戚家去找。在舅舅家里,舅舅告诉他们,你们到车里村的向东家看看吧。
    姐们儿几个来到向东家,向东正在和几个外地的客商谈生意上的事。见到她们,让她们进屋里喝水,她们不应。一个劲儿地质问,我妈妈呢?哦,她到外面串门去了,我这就去给你们找。
    柳婶见到自己的女儿,眼圈立马就红了,哽咽着说,妈妈也不是愿意走这一步啊。女儿们坚持要妈妈立即跟她们回去,柳婶没有立即答应,怎么能出尔反尔呢?再说,你向东叔很好,对我也很好。通过这几天的经历,我也想开了,我不会再在家里囚着了,我也要追求自己的幸福。
    女儿们一听,惊讶得目瞪口呆,妈妈这是怎么了?大女儿说话直来直去,妈,你什么时候也学得这么开通了,你不嫌丢人,我们脸上还挂不住呢?二女儿随后也答上了腔,有什么为难的事,不会一家人商量呵,还非要走这一步。三女儿、四女儿在一旁听着姐姐说话,脸涨得通红,仿佛母亲给她们丢了很大的脸。
    第二天,树明让妻子用三轮车推着来了,几个姐姐跟在后面。树明说得很坚决,牙齿咬得嘎吱嘎吱作响,妈,不回去,出了大事你可别后悔。
    树明姐弟几个又来到向玲的家里,高声嚷嚷着不罢休,大声责问向玲为什么这样做。向玲一看那架势,知道不妙,连连辩解,谁呀,谁呀,我知道什么啊。
    向东见状,劝柳婶说,先回去吧,别让孩子们为难,我们以后再从长计议。
    树明姐弟几个找来舅舅,个个哭得三行鼻涕两行泪,央求舅舅,说什么也要把妈妈找回来,要不然,我们的脸都丢尽了。妈妈有什么困难我们帮着办还不行吗?
    舅舅对他们说,行啊,我可以把你妈妈找回来,但你们要帮助妈妈。姐弟几个满口答应,知道了,知道了。在舅舅的主持下,姐几个把妈妈欠的一万六千元债平均摊开,并允诺,以后每月给妈妈一袋子面粉,还有八十元零花钱,不用弟弟,她们姐几个养着妈妈。
    柳婶回来了,见到自己的左邻右舍,觉得很不好意思,张口想解释什么又觉得说不清楚,好像自己做了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
***************************************************************
《柳婶改嫁》相关评论 共2

网友: qing lang (ql@163.com)来自: At:2005/9/14 15:31:41
主题: hao
无奈,心酸。老年人应该有自己的幸福,可孩子们怎么就那么不懂事呢?郁闷。



网友:思雨(njy-589@163.com)来自: At:2005/8/30 10:35:10
主题: 心酸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母亲的付出和子女对母亲的不理解,母亲是伟大的, 她为了我们不怕艰难困苦,全心全意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是反过来想想,孩子什么时候理解和关心过他们多少呢?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给自己的父母多一些关爱。




页数: [1]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