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屏夜话(缉一)之三——胡山“望鲁塔”的传说
|
文 / 牧羊大叔
2006/7/21 13:48:39 发表| 已被阅读过 500 次| 评论12篇
|
 |
在名列章丘十二景观的胡山顶峰上,有座六层高的石塔。站在塔顶放目远望,向东可观赏东海日出,向北可看到辽阔的平原风光,向西隐隐约约的看出黄河模样,向南瞭望,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风彩尽收眼底。这个六层高的石塔叫“望鲁塔”,要说起此塔的来历,却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第一个霸主的齐国名相——管仲的一段传奇故事。
管仲原名管夷吾,字敬重,今安徽省颖上县人。其父管庄曾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落,到管仲时期已经非常贫寒。管仲便和鲍叔牙在一起做生意,因此,结下了手足之情。这时期,周王朝虽然还挂着“天子”之名义,但统治力量已是奄奄一息。各诸候国都非常注重搜集勇谋之士,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此时齐国的诸侯是齐釐公。齐釐公有三个儿子,称公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还有个女儿叫文姜,有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齐公为与鲁国搞好联盟关系,便把文姜公主许配给鲁国诸侯鲁桓公作了夫人。齐釐公又听说管仲和鲍叔牙是勇谋之士,便聘请管仲辅佐公子纠,聘请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并封公子诸儿为太子。十几年以后,齐釐公仙遗,由公子诸儿即位,这便是“齐襄公”。
齐襄公是个好色之徒,即位后不好好治理国家,却到处找美女寻欢作乐。正巧妹妹文姜回国探亲,便将其强行霸占。为达到与其妹长期鬼混之目的,齐襄公又设计将鲁桓公骗来齐国,在酒中下毒将其毒死,对鲁国则称是急症暴死。管仲和鲍叔牙看到齐襄公的所作所为,预感到国内将发生很大的动乱,怕会祸及己身,便一同商量策略。于是,管仲和另一位辅佐——召忽奉公子纠去鲁国暂时躲避,而鲍叔牙则与公子小白出奔了莒国。
果然不出管仲之所料想,他们出国后不到两月,国内便连续发生了两期大乱。原来,齐国有个公孙无知,是齐釐公的亲侄子,深得齐釐公的宠爱,其衣服、礼数和世子享有同等待遇。齐襄公登基后,废除了公孙无知的特殊权力和待遇,因此,公孙无知便对齐襄公怀恨在心。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勾结大夫反叛,闯入宫中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谁知他登基在位不足一个月,由于虐待大臣雍,被雍设计刺死。雍一面重新殡殓齐襄公,一面派人去鲁国迎公子纠回国即位。自齐襄公毒死鲁桓公后,鲁庄公继任鲁国诸侯。他得知公子纠回国即位的消息,特别高兴,便率领人马亲自护送公子纠和辅佐管仲、召忽一行。回国途中,公子纠得知公子小白也从莒国往齐国赶,因莒国离齐国较近,公子纠担心小白能提前回国夺位,便让管仲率三十辆车马前去堵截。管仲引兵昼夜奔驰,在今即墨城北堵住了公子小白。高喊一声:“看箭”手起箭落,只听小白大喊一声,倒在了车上,鲜血从口中喷出。管仲见小白已死,便领兵回鲁国向公子纠复命。公子纠得知后患已除,也放慢了回国的速度,但等来到齐国边界时,才知公子小白已在三日前继任诸侯,称“齐桓公”。
原来,管仲射出的箭只射中了小白的带钩,他佯装中箭倒下,又咬破舌尖喷血,这一招果然将管仲蒙骗。管仲走后,小白在鲍督牙的策划下,从小路疾驰,入齐后先立为君。公子纠哪能咽下这口气,又立即回到鲁国,以割地归鲁为条件,乘小白刚登基还没坐稳,从鲁国借用几万兵马大举向齐国进攻。哪知齐桓公早有防范,布下了口袋阵,把公子纠借来的兵马打得落花流水,又挥军南下、压兵鲁境。齐桓公为绝后患,派特史遗书于鲁庄公,要其在鲁国处死公子纠和辅佐召忽。并要求用车把管仲押回齐国,用五马分尸之刑处死,以雪一箭之仇。不然将血洗鲁国。鲁庄公闻齐兵压境,早已胆战心惊,只好按齐桓公之意行事。公子纠临死前,含泪对管仲说:“吾本应做国君诸侯,没想到连尸骨也抛在了异国他乡。你被囚回齐国,恐怕也大难难逃,如能幸免一死,请站在高山处,常看看我的坟墓。”管仲点头应允,公子纠和召忽自刎而死。
管仲被囚回齐国,没上断头台,却是被齐桓公设酒宴款待。原来是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之才,并说,当时射小白是各为其主,只有启用管仲,才能使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是胸怀坦荡的人,采纳了鲍叔牙之议,赦免了管仲射钩之罪,并拜为相。管仲听明事情原委,非常感动。但他又说:“俗话说,忠臣不保二主。齐君您胸怀如此宽大,管仲愿忠心效力。但我有一请救,十几年来,我与公子纠情同手足,当我治理齐国强大之日,请在大山顶峰建一座高塔,站在塔顶能望见鲁国的公子纠之墓。”齐桓公与公子纠毕竟是亲兄弟,便点头应允。
管仲任相后,提出了治国“必先富民”的方针,并制定四项政策,一是把齐国侵占邻国的归还,以求边境稳定;二是号召农民开荒种地、发展生产;三是利用濒临大海的条件,积极发展渔盐贸易;四是把国家分为二十一个乡,实行集权管理。管仲只用了三年时间便把分封在海滨里的百里小国,变成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之国。这时,管仲又向齐桓公请命,并选址在风景秀丽的胡山顶峰上,建起了一座六层高塔,站在塔顶可望见公子纠之墓和鲁国的山山水水,并起名题字“望鲁塔”。
历经多少朝代后,石塔不知何故被毁。
到清朝末年,章丘大富商旧军孟家又根据老人们传说的塔模样,用青砖仿造了一座六层塔,名字还叫“望鲁塔”。只可惜这个历史建筑,在解放前后又被用炸药炸毁。何人所炸,为何所炸,已无人知晓。如今登上胡山,也只能看到塔底座基,只有“望鲁塔”的美丽传说还在胡子里和烟袋里提起……
|
|
|
*************************************************************** |
|
《锦屏夜话(缉一)之三——胡山“望鲁塔”的传说 》相关评论 共12篇 |
网友:孙希兵(sunxibingsd@sohu.com)来自: At:2007/1/19 17:03:03 |
主题: 不知牧羊先生高姓 |
胡山西山门南侧有一奇峰,名落鹰石,从下往上看,东西向镂空,甚是奇伟,时有山鹰翔击盘桓。06年深秋我携子岛湖山寻幽,拍了此峰几张上佳照片。此峰有一传说,概说有一兔精每60年就出来作怪 ,为害乡里,所以有一神鹰也每60年飞落此峰镇之,此峰故名落鹰(石)峰,先生知否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孙希兵 |
网友:孙希兵(sunxibingsd@sohu.com)来自: At:2007/1/19 16:35:06 |
主题: 此塔毁于战火 |
解放战争后期,章丘土匪王连仲、李光福残部盘踞此山 解放军攻山,塔上有匪机枪手居高临下,对解放军杀伤很大,解放军要炮轰此塔,请示上级,上级认为此塔文物价值很高,不同意轰塔。现场伤亡很大,现场指挥员杀急了眼,命令用迫击炮炸毁了此塔,消灭了匪军,此后空有塔基,章丘人民便痛失此塔,可惜可惜。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