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小说>>我愿做一只小羊
我愿做一只小羊
文 / 秋天的阳光 2007/9/3 16:50:27 发表| 已被阅读过 679 次| 评论9
   父亲“呱嗒、呱嗒“地在前面走着,小羊蹑手蹑脚地在后面跟着,于是布满尘土的乡间小路上,就印满了小羊们精巧的梅花形的小脚印,一个个十分别致……
                                                                             ——题记

            一
  在我的记忆里,羊一直是温顺的,爱吃青草。小时候,家里一直养羊。那时候,只要下午一放学,我就会背起草筐,拿起镰刀到村外去割草。因为早上的草有露水,羊吃了会闹肚子,所以只有下午的草是最好的。
  夕阳西下,我飞快地挥动着镰刀,“唰唰唰”几下就把葳蕤的草割在手里,一把一把很快装满筐子。可惜再好的技术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割到手。直到现在,我的左手食指还有一个小弯曲,手面上也有一个伤疤,就是那时留下的“杰作”。
  那时的草好象特别多,而且很少施农药,所以只要是青草,割回来,羊就很喜欢。它们会一边温文尔雅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一边“咩咩咩”地叫着,仿佛在向你表示感谢。
  在所有的家畜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羊。它不像驴、马、骡那样脾气暴躁,连专业的赶车人有时也难以驾驭它们。虽然它们干起活来是得力干将,但发起火来也挺吓人。“尥蹶子”(即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说的就是一些“危急时刻”。
  小时候,我见过生产队里的饲养员被骡子踢瞎一只眼的情景,让人心有余悸。正如俗话说,“玩鹰的让鹰啄了眼”,因为整日里与它们相处,自以为已经很了解它们的习性,所以做事偶尔也放松警惕。但牲畜毕竟是牲畜,在一些特别情况下还是容易伤人。就像如今经常见诸报端的饲养员(驯兽师)被自己多年驯养的老虎、狮子等咬死就是这个道理。
  当人们因为熟悉以至于忘记它们是畜类时,它们自己却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性。而牛虽不会“尥蹶子”,但如果被钉了铁掌的牛蹄子给踢一下,轻者淤青,重者骨折也屡见不鲜。
  相比之下,和羊在一起就比较安全,老羊自不必说,就是小羊你把它抱在怀里,慢慢抚摸光滑洁白的羊毛时,它也绝不会反抗,顶多“咩咩咩”叫两声,总之是没有危险的。
  词典上说,“羊是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而小时的我,并不明白什么是反刍,只是有时候发现,羊把本来已经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又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我很奇怪自己地发现,百思不得其解。隐约记得有一次,我报告母亲,并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怎么一回事。母亲那时正在火烧火燎的灶上忙活一家六、七口人的饭食,好象很不高兴一个小孩子的缠磨,不耐烦地说,那是“倒嚼”!
  我很想再问一下,但看到母亲的眼神我就闭了嘴。
  不过,由此倒可以看出,我从小就是个爱思考的好孩子,可惜生长在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农家。要不然像现在的小孩子从小受良好的、系统的教育,还有名目繁多的特长班,各方面才艺都被家长们无穷无尽地发掘出来。不像我们小时候,只是顺其自然,用母亲的话说,就是“树大自直,船到桥头自然直”,反正意思差不多,结果就长成现在这样“歪瓜裂枣”的模样,细想之下,生不逢时啊!
             二
  正因为与羊的朝夕相处,我跟它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那时也没有电视、VCD,除了课本也没有别的书籍,为数不多的娱乐就是扔沙包、下天下太平棋、跳方块。于是割完草的时候我就与小羊们在一起玩。玩累了,就坐在一边观察它们。也许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爱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并且一直受益无穷到现在。
  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也许正因为爱思考,我不屑于玩那些熟得不能再熟的游戏,于是渐渐得有些不合群,形成了内向的性格,不善与人交流,直到今天仍没有多少改变。我有时也为此烦恼,但也许正因为这一点,我很早就开始用笔倾诉,养成了和自己对话的习惯。这或许对于文学来说又是歪打正着吧!嗨,有些事又有谁能真正说得清楚呢?
  每到年关,家里就会有人来买羊。看他们那不怀好意的眼神,我知道他们要对羊下毒手。羊不像牛、马、骡能耕田种地,驾辕拉磨,唯一的用途就是被吃掉。
  我可怜那些羊,不舍得让它们丢掉性命,于是就在院里走过来走过去,用恶狠狠的眼神“剜”那些买羊的人,希望他们能改变主意。他们抽着父亲递上去的烟,惬意地吐着烟圈,指点江山般地点着栅栏里“待宰的羔羊”。在我眼里他们就是一个个泯灭人性的刽子手,而他们盘算的也许永远是一只羊能赚多少钱。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有谁会去注意一个十多岁孩子的心情呢?
  长大以后,每当看到“待宰的羔羊”这句话时,我的眼前都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小时候遇到的那些情景,历历在目,这么多年仿佛也没有褪色。
             三
  一般情况下,家里长大的羊都被买走,往往只剩下那只老羊。失去了孩子的老羊其实是寂寞而伤心的,我从它那忧郁的眼神和绝望的“咩咩咩”的叫声中就知道得一清二楚。好在用不了多长时间,老羊就会怀上小羊。只有在那些待产的日子里,老羊的眼神才又重新温情脉脉起来,母性的光辉让它周身都无限温柔。
  我把自己对那些小羊的感情全都转移到它身上。于是放学割草时我都不辞辛苦地去割最嫩的青草,并逐渐掌握了一些规律。通常庄稼地两边的草都已经很老,因为它们只有雨水地滋润,所以老得很快,颜色是墨绿色的;而水渠旁边的草由于经常能得到井水地渗透,所以既茂盛又水灵,颜色也是绿莹莹的嫩绿色。
  每找到一块这样的草,我都会“呼”地一下“奔”过去,以最快的速度“唰唰唰”地割起来。有时需要和割草的同伴们抢割,所以速度一定要快,如果慢吞吞的,是不能在太阳落山前割满草筐的,那样老羊就会饿坏的。所以,小时候我虽然没有如今儿子那么多的积木、变形金刚等玩具的锻炼,头脑和手的协调能力也是很好的,用五笔打字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大概就是那时候打下了好的基础吧。
  也许因为得了嫩草的营养,老羊的奶胀得鼓鼓的,丰满地垂了下来,给产出的小羊们以最营养的母乳喂养。由于小羊们吃得很欢,很饱,长得也很快。随着小羊的长大,我割草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起来,有时一天要割两三筐,虽然劳累,但我很充实、高兴。
  年少孤独的我喜欢看羊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样子,于是我的课外生活随之充实起来。穿着一双破布鞋(因为经常要跑很多路,雨后泥泞的乡间小路既粘脚又很容易被人和牲畜踩的坑洼不平,所以很费鞋),每天在村外和村里来回穿梭,这大概锻炼了我奔跑的耐力。在学校参加越野赛时,我的耐力是很为同学们称道的。她们以为我的耐力是在学校空旷单调的操场上练成的,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是上中学以前割草时练成的。这也许又是我体质很好的一个原因吧。
  有时我也很苦恼,因为我把羊喂得越好、越肥,它们离开我的日子就越早。这真是自相矛盾,我经常被这个问题折磨得不痛快。有时,吃着吃着窝头和辣萝卜条,就会发起呆来。每当这时,母亲总以为我病了、厌食了。她会在有空的时候过来摸摸我的额头,却一点也不热。母亲看看我的脸色,一边摇着头一边走开了。母亲其实也很忙,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田里还有几亩地需要她忙活,秋收 、麦收都是人工完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所以很多时候,我都在这种自相矛盾的痛苦中度过,于是眼神也难免流露出忧郁来。老师们不明白,成绩优异的我,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好孩子,为什么会有与我的年龄不相称的忧郁。
  其实老师和家长一样,都只知道关心孩子表面的吃饱穿暖,很少能关注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追本溯源,细想起来,如今我仍有些忧郁的性格与20年前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是从童年时代就开始形成的。
  那时我是痛苦的,从心灵到身体!
             四
  如今20年过去了,我也进城快10年了。在城里安了家以后,乡村就不大回去了,乡村的影子有时好象也模糊起来,仿佛要从记忆中淡去。只有在偶然的机会里触景生情,才会想起。
  前几天我带五岁的儿子回家,儿子一见到浑身洁白的小羊就喜欢得不行,非要让我托起小羊,让他抱在怀里才行。只有抱累了才会把小羊放下来,然后用白白胖胖的小手亲自喂小羊吃草。草是父亲从路边割来的,我一眼看过去,就知道那筐草不是很嫩,远不如少时的我精心割来的草。其实,父亲的眼神不好了,腿脚也不太利落,能割来这样的草已经是很不错了。
  父亲叹口气说,如今草越来越难割了。因为机械化与除草剂的普遍使用,麦茬也越来越高,等到能伸镰去割了,那草也就老了。有时地块里不知啥时就喷了农药,草看起来虽好,也不敢去割了。只有被人遗忘的路边草才能勉强割一些,让羊吃一顿新鲜味美的“绿色食物”。
    有时,羊被憋闷的久了,父亲干脆牵了羊,让它们自己到野外去吃。通常是父亲“呱嗒、呱嗒”地走着,小羊蹑手蹑脚地在后面跟着,于是布满尘土的乡间小路上,就印满了小羊们精巧的梅花形的小脚印,一个个十分别致……
    找到一块安全无毒的草后,父亲就把铁镢子钉在地上,任羊转着圈吃草。羊在划着相同的半径的圈子里,随心所欲地吃着自生自灭的草,同时也呼吸着乡野田间清新的空气。吃完了,父亲又领着羊回来。父亲执拗的走着靠右边的路,在乡间也遵守着交通规则,虽然乡间的小路上除了农忙时节是没有多少车辆的。于是,路上就一左一右的印满了梅花形的小脚印。
    这时候,小羊的生活是令我羡慕的。因为它们吃着的是“绿色纯天然食品”,是没有添加各种添加剂、膨大剂、色素和激素的。而我们人类吃的食品,无论是青菜,还是鸡、鸭、鱼等肉类都是添了名目繁多的各种不明物的。
    近年来,诸如“苏丹红、孔雀绿”等听起来很美的名字经常见诸报端,就是一个不美的证明。我常想,我少小时候吃的窝头、咸菜虽然粗糙但养活、养壮了我,使我有一个好的体魄,至今已过而立之年仍很少打针、吃药,更没有打过一次点滴。而整天方便面、火腿肠、可乐饮料、汉堡、薯条吃得不亦乐乎的孩子们,却好象被发酵了的面包没有韧性,动不动就挤满了医院的儿科。从出生到现在没有打过点滴的孩子已经很少,或许没有吧。
    市场上青枝绿叶的反季节蔬菜、水果,名目繁多,个个硕大无比,使在农村长大的我时时感到惊奇。我不明白,同样还是那块地,为什么竟能长出这么“天壤之别”的东西来。真是应了那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放卫星”的时代也许重新来临。我的被“绿色食品”喂养的胃其实是反感这些食品的,但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活着不是为吃,但吃是为了活着”,只能勉强吃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农家庭院经济如今火爆的原因。大家热衷于重回“庭院经济”不是物质资料不丰富,而是太丰富,让人不敢吃,不想吃的缘故。
    于是我常感到痛苦,从身体到心灵!
    我这样想的时候,儿子正左手拿着方便面“咯嘣咯嘣”地大嚼而特嚼(这孩子遗传了我消化功能很好的胃),右手拿一把青草满怀新鲜地喂栅栏里的那些小羊,父亲则在旁边佝偻着背一边帮他,一边笑眯眯地望着他。父亲不知何时已老得不像样。
    这情景像一幅画,“唰”地一下链接了我记忆中的那幅图画,仿佛喂小羊的就是20年前孤独执拗的我,唯一不同的是父亲那时正为生活四处奔波,是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的。
    我怀疑眼前栅栏里的小羊就是20年前我喂的那群羊投胎转世回来的,只为延续我多年来的一个梦。
  
***************************************************************
《我愿做一只小羊》相关评论 共9

网友:天使羽(zxgxyh@163.com)来自: At:2007/9/19 16:56:31
主题: 真实自然
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看了之后觉得很真实,让我不禁想起我快乐的童年,我喜欢农村那广阔的土地,绿绿的草,弯弯的小溪,村头的大槐树,还有那些朴实善良的农民!



网友:秋天的阳光(zqwpf@163.com)来自: At:2007/9/11 17:14:59
主题: 对比过后的失落
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和思绪,在某个时刻无比清晰,只能写出这些文字用来倾诉.遭遇与情结,使过去很多的东西都在不知不觉中失落了,我试图找回,或者说希望过去的经验和感想,能给现在的生活一些绿色的教益.不知这个最本真的愿望是否表达清楚?



网友:兵法(540694738@qq.com)来自: At:2007/9/7 20:58:56
主题: 好文
笔法细腻,文采斐然!美好回忆,难忘童年……



网友:大江东去(shanduan_001@163.com)来自: At:2007/9/7 16:08:48
主题: !!!
娴静雅致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乡村风物画:蓝天、碧草、旷野、羊群,还有割草的孩子。读了这篇文章,真有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仿佛又重新回到了童年,那无忧无的孩提时代,可以在旷野里无拘无束地奔跑,可以独自坐在水边看云卷云舒,可以俯伏在草与草叶之间任思维的小驹天马行空,可以......只是现实中的生活离过去的乡村越来越远了,远得只能在心底里保有一帧童年时的底片,在某个孤独的夜晚里,拿到眼前细细端详!



网友:默默(lunnar@126.com)来自: At:2007/9/6 20:02:51
主题: !!!!!!!!!
真美!文笔质朴细腻.又让我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遥远的过去,看到了那个拔草的少年.



网友:云海蛟龙(liouhong2005@126.com)来自: At:2007/9/6 10:29:58
主题: 精美
俺看了一上午,简直太好了,精美的描述,温柔的情感,慈祥辛劳的父亲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太美了




页数: [1][2] 下一页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