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散文>>开先故里访遗踪(二)
开先故里访遗踪(二)
文 / mh970307 2007/9/9 20:18:09 发表| 已被阅读过 402 次| 评论0
                 盖世名楼今何在
    李开先贬官回归故里后,在章丘城周围建起了五座藏书楼,每座藏书楼都按照前厅后楼的式样建造,前厅用于会客和排演戏剧,后楼用于居住和藏书。“词山曲海,名闻天下”,被清末文学家朱彝尊誉为“藏书之富,甲于齐东”。
    我们从李开先的老家埠村街道东鹅庄村北行17公里,循着先生的足迹一路找来,在相公庄镇李家亭子村,我们见到了仅存的五处藏书楼之一的前厅,这处地方现为李家亭子村委。相传当年李开先和他的剧团曾在这里排演节目,演唱新曲,李开先的新剧正是从这里走向全国的。当时前厅上有一副李开先撰写的楹联:“书藏古刻三千卷,歌擅新声四十人”;友人也曾赠给他一副对联:“年几七十歌犹壮,曲有三千调转高”。可见当时他的藏书之富和剧团的规模之大,光能够擅长演唱的大腕就有四十人之多!而他本人更是一个演唱的高手。
    据说李开先的《宝剑记》就是在此处排演,然后赴各地演出的。想当年排演到《宝剑记》第三十七出《夜奔》时,伶人们唱起:
“登高与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秋赋。
回首西山月有斜,无涯顾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听着这段戏文,李开先思及早年的宦海浮沉,定会浮想联翩,老泪纵横了。
    读书排戏的闲暇时间,李开先骑驴漫行在济南附近的山野乡村,搜集市井小曲,辑成了《市井艳词》一书,晚年又编撰了《词谑》一书,记录了不少当时济南地区传唱的诙谐活泼的民俗歌曲,丰富发展了济南的民歌制作。李开先在《市井艳词序》中介绍说:“正德初尚《山坡羊》,嘉靖初尚《锁南枝》……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初学语者,亦知歌之。”在李开先等人的推动传播下,济南一带的民歌俗曲广为流传,连男女儿童都会唱,这些小曲口口相传,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还没有评论

页数: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