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随笔>>家乡的锦屏山
家乡的锦屏山
文 / mh970307 2003/12/18 8:52:04 发表| 已被阅读过 504 次| 评论0
                    家乡的锦屏山
   锦屏山是我家乡的山,村里人叫它作平岭山。传说是泰山老母赴瑶池会时在此稍做休息将山顶坐平的,至今山势走向臀股宛然;又因过去正对章丘的老县衙,被文人们谀称为县太爷的天然屏风,附会为锦屏山。可我总觉得叫它做平岭山更为贴切、实在,俗则俗矣,却别有一种乡人对出息了的邻家孩子呼唤乳名的亲近感。
   从家中出发,由西麓约四十余分钟的登临,经南长北岭、三蹬崖,即到山顶,是小时侯走熟了的路。记忆中的大殿及老君洞是一派破败的景象。后来因为上学及工作诸事多起来,故山虽近在咫尺,也无暇登临了。去年秋,有几位同学慕名而来,相约登山。过后,只觉记忆中的这座山少了几分颓败、厚重,凭添了几分秀媚、造作。在“修旧如旧”、“修x像x”的景区规划指导思想下,新添的物件并不怎么给山体增色,那修葺一新的山门、文昌阁、安置了神像的老君洞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滑稽感;倒是那29株屈曲盘旋的古柏,因了顺应山风而不断改变、扭曲自己,以适应自然变化的超脱形象,依然给人一份世事沧桑的感悟。
   其实,锦屏山本就是当年的韩羽道人依泰山建筑样式小而化之的,是“修x像x”的版本,现增石坊等物事也不过照灵岩等名山之瓢而画之,除了那29株古柏外究竟还有什么是锦屏山的呢?我还真点数不出来。
在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竞争力的。如果锦屏山只能是作为章丘人的锦屏山,给无暇远足的市民提供半日休闲场所的话,现有的景点已足够了;但如果要想把锦屏山纳入济南市大旅游格局,在众多的旅游线路中独树一帜,则必须另辟蹊径,缜密规划设计锦屏特色游,短期内提升锦屏山的知名度及文化品位。
   笔者认为,锦屏山位于北纬36°30′,东经117°30′附近,周边山谷幽深,草木垂直层级分布明显。据笔者近几年的观察发现:北至古豳地,南至荆楚,西至三秦,《诗经》中所提到的植物几乎都可在这附近找到。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据此,可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资源,增设“诗经谷”景点一处,遍邀海内书法名家书丹《诗经》300篇,制成碑刻,正面镌以诗经原文,背面释以文意并附相关的草木之图,立于山谷之中;另建一处《诗经》草木博物馆,采集草木实物陈列其中,以此吸引海内外的书法家、诗经学者、植物药物学家的参与及讨论,既可迅速提升锦屏山的知名度及文化品位,又可满足海内外游客寻根探源及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博闻广见的愿望。此两项工程如得以建成,届时,随着省府东迁,济王路拓宽工程的完成,古老的锦屏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

还没有评论

页数: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