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坟传奇(民间故事)
|
文 / 坐着轮椅赚钱
2008/2/10 21:59:24 发表| 已被阅读过 339 次| 评论2篇
|
 |
荒 坟 传 奇
很久以前,也说不清哪朝哪代了,在我家乡那一带有一座荒坟。荒坟面积很大,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好马跑不过三遭来。关于那座荒坟的来历,据说是战国时期齐国一个国王的坟冢。究竟是齐国的哪一王,恐怕已难以考证了。那个国王临死前考虑到有人盗墓,就一夜之间让人在齐地选了七十二块冢,真真假假难心分辨。那块荒坟就是齐王的七十二冢之一,当地人叫作“冢子坟”也叫“齐王坟”。
单是一座荒并没什么离奇的,但在某个朝代里,里面却住进了一群成了精的狐狸。他们会说人话能变人形,并且还能施展些法术。于是,由这群狐狸精引出了几段有趣的故事,便在我们那里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一、 老孙的铁粪叉
荒坟里有石桌、石凳,以及石壶、石杯、石筷等一应酒席用具。与荒坟相邻的有两个庄,东边是小辛庄,西边的是邵庄。两庄有谁家婚丧嫁娶办红白喜事的,只要点上三炷香,朝荒坟方向祷告一番。荒坟那边的狐狸精就会做起法术,一阵风刮来,酒席用具便刮到了那家院子里,并且整整齐齐,摆放有序。等用完了后,再点上三炷香,朝那冢子坟方向拜三拜,就又一阵风刮来,把所有的酒席用具悉数刮走。
这样两庄都得到了方便,与那群狐狸精倒也相安无事。但到了一户姓孙的人家那里,却惹起了一场风波。
这一年,小辛村有一户姓孙的人家办喜事,也上了三炷香,把那些石头器具请了来。等用完后,孙家的家主老孙却喜欢上了这套器具,有心赖掉,心想:如果家里有这么套器具该多好呀!就迟迟不点香,让荒坟里的狐狸没法弄走,。
荒坟里的狐狸精们算计着老孙也该用完了,却不见点香。这天夜里,狐狸精的头到老孙家问原由。哪想老孙却矢口否认。这下把狐狸精惹恼了,坐在老孙家门前的石头上骂了起来。整整骂了半夜。不管怎么骂,老孙就是不出来。最后狐狸精骂累了,就回荒坟去了。
以后的几天里,狐狸精每个晚上都来。来了就坐在门前的石头上骂。骂得老孙心里烦烦的,就想着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知道厉害。
这天晚上,老孙用猪皮熬了些鳔胶,抹在门前的石头上。等鳔胶快要凉却的时候,狐狸精又来了。他看也没看一眼,一屁股就坐在石头上骂了起来。老孙在门内听着,觉得鳔胶快粘上了,就从门旁握住一柄铁粪叉,一声大喊,猛地拉开门冲了出去,叉头真冲狐狸精刺去。
狐狸精正骂着,见老孙给他来了个猝不及防,并且来势凶猛。想起来躲过,这一动弹才知道上当。
老孙的铁粪叉眼看就要刺上了,狐狸精情急之下,一蹦就蹦起两丈多高。整整有石面大小的一块狐狸皮粘在石头上。
狐狸精屁股上流血,嗷嗷直叫,疼得他也没辨清方向,一口气便蹿出了八十里地。
狐狸精对老孙有了刻骨铭心的害怕,一想起老孙的形象就浑身发抖。他也没再回荒坟,而是流落到了一个村庄,缠上了村里一户人家的小媳妇。他暗中作法,一会儿叫她哭,一会儿叫她笑,一会儿叫她闹,嘴里还不住地喊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孙那铁粪叉。”家里给她请了许多医生,也请了许多和尚道士,都没把小媳妇治好,愁得家里人没办法。
这一年,老孙到外面做锔缸锔盆的营生,到了那个村庄。一进村便下起了瓢泼大雨。老孙就钻进一家人家避雨。正巧,这家正是被狐狸精缠着的小媳妇家。老孙推开门刚探进半个脑袋去,只听见屋里嗷地一声惊叫,窗子破开,从里面蹿出个大火球,“嗖”地一下向空中弹去,弹出老远便没了踪影。
老孙再进屋时,屋里的小媳妇已恢复了常态,言谈举止如往常一样。媳妇的公婆甚喜,儿媳多年来未治好的病被老孙一露面就治好了。媳妇的公婆非常感谢老孙,并用酒菜款待了他。
原来,刚才那个大火球正是狐狸精。老孙一露面狐狸精便看见了,以为老孙是来追杀他的,就将身子蜷成球状,夺窗而出。
几天后,老孙又转到了十几里外的一个村庄,听村人说:几天前,一只屁股上没了毛的狐狸在雨地里疯疯癫癫地走着,嘴里还边喊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孙那铁粪叉!”老孙听后,也就明白了其中的端由。
荒坟里的狐狸精们,见他的头都被老孙制服了,也就没跟老孙要那套石头器具,那套石头器具也就成了老孙家独有。
二、金豆子
事隔多年以后,荒坟里又出了一件事。
狐狸精中有一小狐狸精,不甘心成天呆在荒坟里默默无闻,想到外面闯一闯。正好京城里举行科考。老狐狸精觉得也该让孩子到外面闯荡闯荡,见见世面了。就给他打点行装,送他出了荒坟。小狐狸精展开神行术,一路上只见尘土飞扬,不长时间便到了京城。
进京后,小狐狸精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气度非凡,仪表堂堂堂的考生,进了考场``````几天后,皇榜贴出,小狐狸精名列榜首,成了头名状元。有两个差官要到狐狸家报喜,问他家住何处。他就说:章丘县内,邵庄以东,小辛村以西之大杨庄便是。
两个差官跑了几天几夜,来到章丘境内,到邵庄和小辛村一打听,两村人皆摇头,说附近没有这么个大杨庄。这下他俩为难了。在邵庄与小辛村之间的一片空地前徘徊不定。天色渐晚,日坠西山,两个差官忽见前方灯火通明,看似一村庄。他们白天没发现那地方,就决定去那里打听一下。
他们驱马向前,走近一看,好大一片院落。院门前有一棵三搂多粗的大杨树,一看便是个大户人家。两个差官上前叩门,一会儿便有一个奴仆模样的人把门打开。差官便问大杨庄在何处?奴仆说:“这里便是大杨庄,这片院落便是我家庄主的庄园。”他们甚是高兴,总算找到了,便又说出小狐狸精的名字。奴仆说:“那是我家小少爷呀!”差官更高兴了,就把小狐狸精在京城考了个头名状元的事说了。奴仆蹦着跳着便到里面报信去了。
一会儿,打里面出来一对老夫妇,后面还簇拥着许多家人。奴仆上前作了介绍:两位老人便是大杨庄的庄主,也是新科二状元的父母。两位老人得知自己的儿子高中,非常高兴,把两个差官让进家里,大摆宴席。酒席里净是些山珍海味,两个差官吃了个饱足。
酒足饭饱后,两个差官起身告辞。庄主叫人拿来了个布袋。打开布袋,里面有半袋子黄豆。庄主对那二人说:“你们一路上辛苦了,送你们半袋子黄豆,聊表心意,拿回家慢慢吃吧!”
两个差官实指实望得到点赏钱的,看到半袋黄豆就一肚子的不快,心说,我们每次报喜少说也要得二三两银子的。你身为大户人家庄主,却只送半袋子黄豆,真够小气的。但又不能驳庄主面子,只好提了半袋子黄豆出了大杨庄。
在路上,两个差官边走边骂庄主如何小气,怎样吝啬。又觉得那半袋黄豆驮在马背上重分量,再说千里迢迢把半袋黄豆驮回家,多寒碜人。就每走两步便把手伸进布袋里,抓出一把黄豆来撒在地上。一夜之间走了很远,半袋黄豆也所剩无几。
到临近天亮时,差官把剩下的几粒豆子从布袋里掏出来,想把它撒完了事。可当把几粒黄豆放在手里一看时,大吃一惊。只见那几粒豆子黄澄澄,金灿灿,光闪闪,耀人二目,这分明是金豆子!昨夜庄主送给他的竟是半袋金豆子!两个差官大悔不已,半袋金豆子够他们化好几辈子的了,可是却让他们在一夜之间挥霍掉了,剩下来的还有三粒金豆子。
两个差官忙回转马头,寻找撒在路边的金豆子,可是找了一路也没找到一粒金豆子。不知不觉间,他们又回到昨夜徘徊的地方。两位差官商量:已经来到这里了,不如再到大杨庄跟庄主要点金豆子,就说昨夜的金豆子不慎丢失。两位差官转悠了几遭也没见着那片大院落。两个人就纳闷:明明就在这块地方的,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呢?忽见一座荒坟立于面前,荒坟前有一棵大杨树,粗及三搂,正是昨夜在高墙大院前见到的那棵杨树。
两个差官这才恍然大悟,所谓大杨庄,便是以一棵大杨树为标记的荒坟。原来自己昨夜是在荒坟里呆了半夜。一想到这里便心中怵然,也不要金豆子了,上马急奔,向京城而去。
|
|
|
*************************************************************** |
网友:冠群科技(LYQ988@EYOU.COM)来自: At:2008/2/25 20:53:32 |
主题: 好玩 |
着两篇小说新赢的,没想到我们章求人也会以自己的 家乡的一点小特色写出引人入胜的神话小说,好,太好了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