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溪中舞动的萍藻哪儿去了
|
文 / lizhaohu
2008/7/5 18:16:37 发表| 已被阅读过 640 次| 评论0篇
|
 |
百脉泉,全球优秀的生态旅游景区,以群泉绽放,喷珠吐玉,绿柳婆娑,萍藻交横而闻名天下。以清照故乡的最终甄定而平添色彩。特别是清照词园的建成,更使百脉泉锦上添花,闻名遐迩。美中不足的是万泉湖北去的泉流中那优美摆动的萍藻不见了。
萍藻交横是一大景观,清代章丘著名诗人焦诜曾诗中描绘道:方池半亩水盈盈,萍藻交横彻底清。万颗珠玑时沸涌,一天星斗自空明。绿筠雨过色偏好,黄稻飞来香细声。应识寒泉分济脉,倚栏闲自洗茶铛。可见诗中对清澈的激流中萍藻交横的景观进行了描述。
我不是生物学家,对诗中的萍藻没有研究,但平时的观察告诉我,萍藻就是一些水草,但这些水草具有与其他水草不同的特性,他们喜欢在激流中生长,水流缓慢或者在滞流中则无法生长,会慢慢枯死。
原先,万泉湖水闸北侧清照园南侧一段水道中生长着大量的水草,在清澈激流地冲击下他们摆动着腰肢,十分好看。有一种像马尾状,叶似细细的马鬃。有一种叶子相对比较阔,拖着长长的身子摆来摆去,长的足有两米多。激流,水草,游动的红色金鱼,加上两岸倒挂的垂柳,构成一幅动人的魅力图画。如今萍藻一景则无,总有一种美中不足的遗憾。
究其原因,可能由于新清照词园的建设凸显小桥流水,瀑布碧湖,在梅花泉处水道入碧潭透湖处拦水铸成小坝,形成小的瀑布,给人一种泉水流入新湖的动感,景色当然变美了。殊不知,这一改造,原先的激流水道,变成一狭长的深池,万泉湖来的水大大的变缓,水又加深了许多。使水道中本来喜欢激流中生长的萍藻慢慢枯死了。
那么究竟还有没有办法使枯死的萍藻重生呢?当然有!只需把水道中重新变为激流而已,方法很简单,水道中注入砂土使深水变为浅水,激流自然形成。我想这一道理大家都会明白,在水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水道的横截面积越小,水流则越快。垫以沙土,则是减小水流横截面,促使水流变急,使萍藻易于生长。
我期待着有一天漫步百脉泉时,这些美丽的水草能重新舞动腰肢,欢迎四方的游客,景大景小都是景,作为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只能让美景增多,不能减少!
2008.6.26
|
|
|
*************************************************************** |
还没有评论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