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净雨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命会是这样的苦。泪,已经没有了,在好多年以前,汪净雨还是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孩时,不幸就一件接着一件。。。。
汪净雨四岁那年,她的妈妈投河自尽。自尽的原因,说法不一,大致是汪妈妈与某某领导行为不轨,被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发现,等等,最后,无颜面对夫君,一死了之。以谢天下。也有说之,汪妈妈年青貌美,眼波流动,目之所及,无不另人心动不已,神往之。一些不轨之徒,醉心于汪妈妈的美丽,生出不少祸端。好在汪妈妈心静如水,使得这些乌合之众怀恨在心,制造事端,逼得汪妈妈没有活路,无奈,只有一死了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留下一团雾一样的谜。汪爸爸不堪重负,一年之后,撒手人寰。五岁的小净雨被亲属们视为不吉之人,无人收留,最后被一拾荒者领养。
汪净雨是在人们的非议和歧视中长大的,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的高涨热情都集中在祖国一片大好形势的政治斗争中,人们对这些男妇之间偷鸡摸狗的行为更是不耻.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幼的,搞政治的,不搞政治的,他(她)们对汪妈妈的死都嗤之鼻。仿佛,他(她)们就纯洁得如山中雪莲,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人间冷暖,不懂人情事故。
汪净雨继承了汪妈妈的美丽与婀娜,长到十几岁时,就已出落得婷婷玉立,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水莲,挂着洁净的晨露,清新欲滴。拾荒者怜惜汪净雨的身世,领养后,随了自己的姓,取名净雨。希望她今后的生活洗去阴晦,劫难之后,必享后福。小净雨是不幸的,不幸的是她小小年纪,就要承受痛失双亲,被人遗弃。然而,小净雨又是幸福的,幸福的是,养父给了她灿烂快乐的童年。
小静雨随养父居住在公社(原来的公社就是现在的镇)边缘的一间旧土屋里,屋外是净雨和爸爸的劳动成果,一垛一垛分类摆放的废品。这一垛垛的废品,就是小净雨的快乐乐园。夏天,小净雨和玩伴们在这里捉迷藏,过家家。冬天,大雪封山之时,小净雨就和爸爸还有小伙伴们堆大大的雪人儿,雪人儿浑身上下点缀着别人丢弃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在汪爸爸的手里,灵光四射。雪人儿宛如可爱的熊猫,胖墩墩的,煞是可爱。小净雨每天都要和小伙伴们无微不至地照看着美丽可爱的小雪人儿,并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胖儿。自从有了胖儿,小净雨更加快乐。有高兴,不高兴的事儿,小净雨都会跑到胖儿的跟前,唠叨半天。汪爸爸处从有了净雨,每天也都喜滋滋的。转眼,小净雨已到了上学的年龄,汪爸爸考虑到小净上学之后的家庭因素,要给她创造一个相对好一点的生活环境。于是,汪爸爸在公社靠近学校的地方,买了三间土屋。并开始做一些零散的小买卖。小净雨上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汪爸爸经人介绍娶了一位山东逃难来的女子,这个女子小汪爸爸十几岁。刚嫁过来的时候,才22岁,长相较好,就是太瘦,编着两条粗黑的辫子。穿着山东人那特有的肥大的花棉袄花棉裤。刚刚进门的时候,对小净雨还是不错的。每天给他们爷俩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的,日子倒也滋滋润润的。小净雨儿时的玩伴——福地儿,比净雨大一岁。早净雨一个年级。由于从小就在一起,所以,第次放学后,福地儿都要同小净雨一道回家,有时,福地儿也带净雨一同回家。福地儿的爸爸妈妈也疼爱,怜惜净雨。每次来,都会做一些净雨爱吃的饭菜。时间一晃,转眼两年过去了,汪妈妈已由刚来时的干瘪女孩成长为一位丰腴,肥美的少妇。此时,年轻貌美的汪妈妈已身怀六甲。现在,最最高兴的,当然是汪爸爸,40岁,喜得贵子,汪爸爸在那种艰难的岁月里,每天都能哼着小曲,进进出出。喜上眉梢。小净雨,也是每天都兴高采烈的。放学回到家后,帮着爸爸妈妈做些家务。那段时间,是小净雨一生中最快乐,最幸福,最无忧无虑的日子。转眼间,到了汪妈妈临盆的日子,那是一个冬月的一天,东北的冬天,寒气逼人。凌晨三点钟,随着一声听啼哭,一位胖胖的小子出生了——他就是小净雨的弟弟汪跃进。在这个寒冷的冬夜,给这个寂静的家庭带来丝丝温暖。。。。。
长篇:(待续)
标签: 活着是一种沥炼,死亡是一种选择,生活,人生,人性,两性,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