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屁话连篇
|
文 / 蓝天下的太阳雨
2008/8/26 22:59:29 发表| 已被阅读过 475 次| 评论18篇
|
 |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感到很好笑。
屁历来是被认为不雅的东西,说屁者,那一定也登不了大雅之堂。还屁话连篇啊,那就更会让人笑掉大牙的了。
且慢,各位看官,屁这东西说来不好听,可它实实在在是人不可缺少的,它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放屁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一个人一天到晚不放一个屁,这对健康不利。一年到头绝不放屁的人,极有可能是胃肠道出了毛病。所以说,屁是气,气为活,没有它,生命可就会枯萎的。
总体说来,屁是中性词,但人们常把它中为贬用,说话不中听者,会被人斥责为“放屁”,没用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会被人看做是“屁事”,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毛头小生会被人说成是“小屁孩”。
不过,这屁话也要分场合,分时间、地点,分人物身份地位的。关起门来放屁,是最自由自在的,想怎么放就怎么放,没人闻得见,没人管的着,放的轻松舒畅。一般场合下,某某某人放了一个屁,大家会作何反应?俗人者,大家会嗤之以鼻;恶作剧者,大家会一笑了之。但在某种重要场合下,某一位重要人士不慎放了一个屁,则可能得到的是不同凡响。
一位老兄在QQ上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话说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如鱼得水,整天坐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这时间一长,诸葛亮的肠胃可就受不了了,总觉得有一股凉气直往上冲啊!他想放屁,但刚见面不久,还不好意思。灵机一动,想起自己擅长口技,于是想如此如此这般。
诸葛亮问刘备:“主公,你听过布谷鸟叫吗?”
刘备说:“没有。先生可有办法让我听到布谷鸟的鸣叫?”
诸葛亮说:“正是此意,我可以学布谷鸟的叫声给主公听听。”
诸葛先生学布谷鸟叫的时候,就偷偷把屁放了。然后问:“主公,我这学的怎么样?”
刘备说:“先生,你再学一遍吧,刚才你的屁放的太响了,你学的我没听清。”
笑话讲到这里戛然截至,故事却还要进行下去。正所谓“欲盖弥彰”,此时刘备心里已很清楚,诸葛亮学鸟叫其实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过为放掉这个烦恼的屁而已,而他的拘谨一定会影响到二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故意把这个屁事说出来,缓和空气中的紧张气氛。刘备曾说:“吾得孔明真如鱼得水也。”可见他爱惜人才之如此饥渴。
还是三国故事: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二人小酌了几杯,曹操大为感慨:“今天下英雄唯君与操耳!”刘备一惊,筷子掉落在地。
曹操问道:“何以掉落筷子?”
刘备回答:“刚才天上打了个响雷,把我吓了一跳。”
刘备说完,躬身拾起筷子,却不料腚下没夹好,放了一个响屁。
曹操皱眉,刘备大窘。
一旁赵云坦然语出:“诸位莫要见怪,天上打雷,屁从云中来!”
关羽跨前一步说:“诸位莫见怪,屁从(羽)雨中来!”
关羽刚刚说罢,张飞又接着叫道:“方才一响屁是飞来的!”
大家一阵哈哈大笑。刘备也已恢复常态。
唯独曹操没有笑,他对此事深有感触。送走刘备后,曹操对部下们说道:“刘备的属下,一见主公有个闪失,都争先恐后抢着承担和弥补,真可谓忠心耿耿。此事要是轮到尔等,能够办吗?”
众人都忿忿不平,均想:“不就是个屁事,这有何难!”
过了几天,曹操又请刘备喝酒,席间他想放个屁,看看部下反应如何。憋了半天,终于硬憋出个小屁。众人早已等候多时,听到“咕”的一声,大将许褚连忙抢先喊道:
“屁是褚(猪)放的!”
侍中王朗紧跟着说道:“屁是朗(狼)放的!”
曹操一听瞪起眼来,其他人以为曹操嫌自己缓慢,都抢着往自己身上揽,夏侯敦争着道:“屁是敦(蹾)出来的!”
“不对!”徐晃听了大声反驳,“屁是晃出来的!”
荀攸说道:“屁是攸(悠)来的!”
满宠说道:“屁是宠(冲)来的!”
蒋济说道:“屁是济(挤)来的!”
郭图说道:“屁是图(吐)来的!”
钟繇说道:“屁是繇(摇)来的!”
接着……
……
曹操早已面红耳赤,正要发怒。
谋士郭嘉嚷道:“都不对,都不对!大家说的不对!”.....不愧是我排名第一的军师。曹操暗暗想道。
郭嘉接着说道:“屁是嘉(夹)出来的!”
可想而知,曹操会被气成什么样子。
同样都是为主公担待,刘备诸人的言行是博得轻松一笑,缓和了气氛,而曹操则被他的部下气昏,让人觉得好笑滑稽。从忠心二字而言,二者都不输上下,只怨操的部下没起好名字,结果把事情是弄巧成拙了。
这名人放屁终究是和普通人不同的,名人放屁可以被注入史册,成为经典笑话,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实普通人也要吃饭放屁,其可乐和哭笑不得也很耐人寻味的。
一文友讲他小时候的故事,说是邻居老奶奶的儿女已经去世,她一人带着四个孙子过日子,生活得很清苦。老奶奶喜欢饭后散步,便于肠胃消化。散步时,她在前面走着,小孙孙熊熊跟在后面。老奶奶一走路多了,肚子里的凉气转动了,就放起屁来了,“有时候走一步放一个,走一步放一个,一个接一个的放”。你猜猜,此刻小熊熊会干什么呢?
小熊熊也不闲着,他在给奶奶数屁呢。
有人看着就笑了,问:“熊熊啊,你干嘛老是跟在你奶奶屁股后面数屁啊,你奶奶的屁不臭么?”
熊熊看看奶奶,再看看问话的人,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奶奶的屁不臭!”
小孩儿自有他的道理,在他眼里,奶奶是他的天,没有奶奶就没有他们兄弟姐妹的好日子。所以这小孩机灵,他会察言观色,知道怎样说话才能讨奶奶喜欢。正如“外国的月亮是圆的,洋人放的屁是香的”,放屁和说屁的学问都很大哩。
笔者在小时候曾听母亲讲过这样一个笑话:说是妯娌二人,二媳妇乖巧,嘴巴又甜,深得婆婆疼爱,大媳妇笨拙,做事说话常常惹婆婆生气。一次在婆婆来查看妯娌二人干活时,二媳妇肚子突然不做好,有气要出,她一不小心没夹住,屁穿过肠道,扭捏而出,“吱——扭——”,声音虽小,却也听得一清二楚。二媳妇羞红了脸,等着婆婆的训斥。婆婆看着二媳妇的娇态,喜在心里,觉得她这样难为也是情不得已,于是奖励她一块红绸布。大媳妇一边看了,她既是眼馋那块红绸布,又是气恼这二媳妇会讨好婆婆。“就你会放屁?我也会!看我的吧。”
下次婆婆再来的时候,大媳妇热忱忱地在婆婆面前跑前跑后,极力讨好,使得婆婆面有喜色。然后她使出全身力气努了一个屁来,“咚——啪——”!这声好大,乐得大媳妇屁颠屁颠的,就等着领大赏了。谁知这婆婆脸色大变,怒容满面,大声斥责大媳妇不懂礼,不会做人,丢人现眼,骂毕,拂袖而去。
遭受意外的大媳妇实在是想不通啊!想不通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了,只好哭啼啼向老天爷发泄自己的委屈:“人家吱吱扭扭,给了二仗绸绸,咱放了一个响,还把咱来嚷(“嚷”,晋南方言,骂人的意思)!”
呵呵,看来,不仅放的屁各有千秋,这听屁的音还得对路啊!
不能再说了,屁说多了,难不成满屋臭气呢,我便大开门窗,让阳光直射进来,晒它个天翻地覆;让新鲜空气畅通无阻,把一切阴霾扫荡!
最后就以几句佛语来结束这屁文吧。
佛说: 屁乃肚中之气;哪有不放之理;放屁者洋洋得意;闻屁者垂头丧气。
佛说: 有屁就放,浑身舒畅;有屁不放,憋坏五脏;没屁愣挤;锻炼身体。
佛还说:屁乃肚中气,偶然游此地。任君闻一闻, 罪过在呼气。
佛最后说了:放完屁,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种通体舒畅的愉悦;一种如鱼得水的自由;一种困鸟出笼的自在;有时还带有偷情的滋味哦……多么神奇美妙,多么令人神往!
|
|
|
*************************************************************** |
网友:一剑天(zqdzc@126.com)来自: At:2008/8/28 23:30:00 |
主题: !!! |
哈哈哈!叹为观止矣!越读越觉开心。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