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十年
|
文 / mh970307
2004/1/10 16:56:59 发表| 已被阅读过 455 次| 评论1篇
|
 |
山中十年
在山中教了十年的书,每次抬眼都可看到“天边”——那条与山头相连的不规则的曲线,这时常给我一种“井”的感觉。
说到“井”,自然使人想到那只坐在井底的“蛙”。我想,十年中,我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象那只“蛙”了:一开始,总想从井口跳出去,渐渐认识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便开始学会欣赏井口飘过的云,夜空一角闪烁的星,觉得这样生活也还不错。虽则井外是一片无际的天,但井内也有一洼平静的水。慢慢的,心也沉寂下来。在一个个平常的日子里,闭目品味山野吹来的清香;闲暇时也会裁几枝阶前的的野菊插在墨水瓶中,享受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山中十年,远离了城市的喧嚣、钢筋水泥世界的单调规整,满地的牛粪与秸杆时刻给人一种“从前”的感觉。走在这样的路上,好处就是不用担心与迎面飞驰而来的现代化交通工具“零距离”对接。也当真可以在一个个风清日丽的日子里,带着孩子们到门前清澈的小溪边嬉戏打闹,“浴乎沂,风乎舞雩,歌而归。”可惜,孔老夫子名利心太重,世事总想“不可为而为之”,结果一直到临死都在为自己的死给世人带来的重大损失而慨叹:“泰山毁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山中十年的平淡,十年山中的超然,“乐夫天命复奚疑”。心也格外的空明澄澈起来:人,这种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是水的生物,因了五官位置的不同,成了形形色色的个体;因了际遇环境的不同,分了林林总总的阶层、群落;因了智慧的积淀,成了五花八门的思想;因了新陈代谢的缘故,成了一架架分不清谁是谁的骷髅… …
山中十年,许多往事都淡忘得如同别人的故事,很多时候经常下意识的问自己:我到底是谁?我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字?我真的曾认识那些人吗?我真的曾到过那些地方吗?… …
|
|
|
*************************************************************** |
网友:开心彩虹(kxch5566@163.com)来自: At:2004/1/11 17:57:40 |
主题: 大山不了情 |
朋友,看了你的文章我感慨万千。我也在大山深处教书五年。村民的朴实,学生的可爱。那世外桃源的感觉,我真想再回那看看。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