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小说>>最后一个夜班
最后一个夜班
文 / 筱月 2008/12/10 11:15:39 发表| 已被阅读过 432 次| 评论11
    这是一座部队医院的综合门诊楼,凌晨1点半,主管护师李琳前来门诊值班室接后夜班。

    她首先来到更衣室,脱下庄重的马裤呢军装,牢稳地挂于窄小的更衣橱里,再整理平展后才关上橱门,因为军装是她的挚爱。然后麻利地换上了轻便的护士工作服,登上洁白的护士鞋,走到穿衣镜前端庄地将护士帽戴上,像检查军人风纪一样,将此刻的装束从头到脚审视了一遍。这一作风既符合军人标准也符合护理工作要求。这是她——一个有二十年军龄、二十年护龄的护士一贯的矜持。

    她和前夜班护士交接完工作后,便坐于大厅右侧装有大玻璃窗户的急诊值班室的挂号微机旁,侧眼扫视了一圈门诊大厅:冬夜里,昏暗、沉寂的大厅带有几分肃杀,空无一人,只有正面墙上的电子钟,闪烁着红色的时间信息。

    今天后半夜,所有急诊病人的挂号、治疗、住院手续的办理、护送病人入住病房、留观察病人的病情观察、治疗以及危重病人的急救工作都将由她一人完成

    这是极不合理的安排。

    从该院的建筑格局和各工作间的布局上便能说明问题。以上工作内容所涉及到的工作间,分别分布在三个走廊处,拐两道弯,全长近百米,而且,每工作间没有联络设施。最不可思异的是:急救室像太平间一样,远远地安置在拐过两道弯的最深处。白天,工作的护士多,各工作间都有专人负责。这些弊端似乎不能显现。夜间,只有一个护士,全凭佼幸(病人少),来避免矛盾充突发生。事实上,夜间常常因护士在离挂号室很远的急救室抢救病人,或在治疗室做治疗而被久等的挂号病人和观察室急待换吊瓶的病人所责备。

    就在李琳那一圈的扫视过后,一个警察急匆匆地跑进来告知有病号,李琳二话没说转身出了值班室,急步跑向急救室,一把拉出了担架车,直奔楼门口的警车,将病号从警车上接下来,快速推向急救室。在急救室明亮的灯光下,病人的状况一览无余:只见病人浑身被水泥灰沙粘裹了一层,头发、面部、手上全部是灰沙,只能从烫卷的头发可辨认出是女性。她双眼闭合、四肢软瘫、呼之不醒,前额处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皮肉搭拉下来,祼露着赤红的额骨,虽不出血,但血迹未干。李琳凭她十年的门急救工作经验,须首先顾及她的生命体征,触摸颈动脉,搏动消失,便迅速将病人抬下车,置于硬板急救床上,使其去枕平卧后,心前区猛击两拳,随后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不一会儿,病人长吸了一口气,在场的警察惊喜道:活了。不巧,那天停水,李琳撬开一瓶生理盐水,浇湿毛巾把病人的手背擦干净,输液——建立静脉通道,这是用药的最捷方式啊,随后吸氧,连接心电监护仪。待这些关键措施都采取后,李琳才腾出身喊来了熟睡中的值班军医。按说这一系列程序是在医生的医嘱下进行的,可在病人的生死关头,一个有急救经验的老护士,往往就是这样当机立断地为病人把住了最宝贵的时间。反过来说,有了病人,护士先去叫醒医生再救治,也不是说不过去。当然,按理说:值急诊班,须医生护士均在场才行。可在这所三级乙等部队医院,值急诊班还是延用传统做法——医生睡觉,护士坐守。

    这时一群人破门而入,又抬进了一位男病人,原来是和女病人同时出车祸者,同样一个灰土人。男病人意识不清,但躁动厉害。李琳刚给他输上液,一滩黑血喷吐出来,这让李琳忙得手脚不停,在为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这当,女病人开始了叫喊与躁动,将输液管道撤了下来。两位病人均为重度脑外伤,颅压增高,情况危急。急救室里,会诊的专家、辅助临床科的值班人员来了一屋子,行政值班室的值班首长亲临现场,组织抢救工作。各科专家看完病人,都在纷纷下着各自的医嘱。内科要求抽取动脉血做化验,外科专家要求做导尿术,还要为病人快速输脱水药、上约束带……护士李琳,一个接一个的换吊瓶,忙完男病人,忙女病人;执行完一个医嘱,再执行另一个医嘱;她真的象一只陀骡忙得团团转。这时外面传来了狂砸窗户的声音,经验告诉李琳,又来了急诊病人,是在找值班者。李琳抬头犹豫了片刻:能不能留下这两个病人出去?显然她的这一神色已被不知何时进入急救室的病人陪者看出来,只听说道:怎么就一个人在忙乎啊?是啊,连外行都看出了工作的不济。李琳便意识到:医患矛盾将不可避免了。出于对医院声誉的保护,便又立即向院首长提出增援护士的请求,在大局面前,院首长答应了李琳的请求,叫来了一名外科的护士,尽管这位来援护士不熟悉门急诊工作,但还是避免了一场战争的暴发。那院首长似乎对自己的被动有所觉察。

    经过两个小时的抢救,急救室的两位病人,转移至手术室行手术了。病人家属也尾随而去了。门诊大厅又是一片死寂。

    李琳看着狼籍一片的急救室,长长呼了一口气,但她多年形成的急救意识又立马促使她将急救器材归位,整理至应急状态。但自来水管里还是流不出一滴水。卫生暂且不能清洁了,只是打开了紫外线空气消毒灯。

    她重又坐于挂号室的微机旁。随时应候前来的急诊病人。

    天露出了鱼肚白。大玻璃窗底下蹲着一排人,他们的说话声传了进来:这一夜,只有她在忙乎,多亏这位护士了,他俩的命全是她救的啊。

    太阳冉冉升起,自来水汩汩流出水管,李琳整好几个工作间的卫生,又全部将其消了毒,不留一丝夜间恶战的痕迹。清清爽爽迎接前来上班的全科同事,这是她一惯的做法。(尽管上班后有清洁工)难怪每到年底评功授奖时,大伙总选她。她各种荣誉证书很多,嘉奖、军功章她都有。

    每早上班前的晨会照例召开,意外的是,夜间值班院首长也来了,而且他将夜间抢救病人的值班医生、辅助科室人员都表扬了一遍,唯独没表扬李琳和那位前来增援的护士。“也许是忘了呗。”李琳想。

    李琳下夜班休息了一天,一上班就遇到了一年一度的转复员工作,她被定为转业对像。因为院里要求:中级职称的护理人员要一刀切。但真正命令下来后,才知道科主任及院首长的规定内必走的家属们都留下了,只是有数的几个人转业了。

    那个夜班便成了李琳从医二十年的最后一个夜班。
***************************************************************
《最后一个夜班》相关评论 共11

网友:筱月(jnzhxh@yeah.net)来自: At:2008/12/13 9:25:12
主题: 回妹
和你聊聊吧。护士,由于职业性质决定,它属社会的弱势群体,饱受职业岐视,这个群体忍辱前行,在经济已空前发达的现今的中国,还是难以摆脱它的窘况。唉!只有期待护理队伍自身的强大、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真正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模式的展开,护理方显出它无穷的魅力!谢你!



网友:冷血(zl1234@163.com)来自: At:2008/12/12 23:48:13
主题: !!
久不来小桥,今晚加班回来才看到筱月姐的文章,阅读中,那个忙碌的白衣天使的影子那么真真切切的浮现在眼前。有一丝悲凉涌上来。对了,一剑天老师说:部队也这么腐败?呵呵,其实部队跟社会的某些人,某些事一样的黑暗!!



网友:筱月(jnzhxh@yeah.net)来自: At:2008/12/12 8:34:36
主题: 回牧羊老师
问好老师!谢您读评了!



网友:牧羊(540451518@qq.com)来自: At:2008/12/11 12:06:16
主题: 读后
欣赏



网友:筱月(jnzhxh@yeah.net)来自: At:2008/12/11 8:35:23
主题: 回清尘版主
非常感谢版主了!对,那句还是用“觉察”更好。



网友:林清尘(tenuan@163.com)来自: At:2008/12/10 20:30:11
主题: :)
已修改,清尘觉得应该是"对自己的被动有所觉察",其他已经修改.




页数: [1][2] 下一页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