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蛋爷钓鱼
|
文 / 坨凹山人
2009/1/6 2:30:21 发表| 已被阅读过 312 次| 评论5篇
|
 |
鼓蛋爷从小就在湖边钓鱼。最初用的钓竿是柳枝、竹竿。钓线是母亲纳鞋底的麻线。钓钩是自己动手用缝衣针在煤油灯上烧红弯成的。漂儿更简单,是一根鸡毛或半截苇茎。那时湖水旺,鱼儿不但多,也傻,很容易钓。鼓蛋爷自幼头重脚轻,立在地上象支鼓槌儿,湖边小镇上的人喜欢幽默,口又顺溜,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名字。
湖边芦苇多,水鸟也多。水鸭子,水鸡儿,象一只只的小精灵,一会儿扎进水里啄虾,一会儿浮上水面理羽嬉戏。这一日,鼓蛋儿(那时还小,不能称爷)在湖边捞了几只大青虾,绾在钓钩上,蹲在芦苇中用一根长竹竿将饵“吊”进了“水窝”。夕阳晚照,燃红了湖水,浸红了芦苇,给湖边的小山也镀上了金边。鼓蛋儿呼吸着芦苇的清馨,手握着竹竿,眼瞅着那半截芦苇做的浮漂。湖心荡漾着只小木船,斗笠老翁边放着鱼鹰捉鱼,边唱着渔歌:“我家住在日月湖,日月湖上是我家。祖祖辈辈伴浆橹,朝朝暮暮捕鱼虾……”
突然,那半截芦苇漂猛力一抖,坠入了水中。这样的信号,一般是大鱼吞钩。鼓蛋儿顾不得兴奋,双手将竹竿挑起——使他感到诧异的是,有一种力量将竹竿带向了空中。他本能的向天上望去,哈哈大笑了。原来是一只水鸡儿啄住了钓钩,在空中飞着挣扎呢!
自此,湖边小镇有了这样一句侃儿:鼓蛋儿钓的鱼——飞了。并被镇民编成了故事,传为了佳话。故事越传越玄,并且有了类似现代“连续电视剧”的趋向。比如说,又演义出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某一天,风和日丽,鼓蛋儿背靠麦田面向湖水,将那根又粗又长的竹竿儿采用“大甩鞭”的方式把钓饵甩进湖中。太阳暖洋洋,湖水轻轻荡。芦苇中的鸟儿放喉歌唱,调情斗鸣。鼓蛋儿感到自己也好象融化在春意中。他正在陶醉大自然的美丽,那半截芦苇漂儿抖动了。他双手握着竹竿儿,耐心的等待着。春天是钓鲫鱼的大好时节,一旦信号准确,他会迅速地作出相应的动作。可是,漂儿既没有下坠,也没有上升,而是平动地游向了一丛芦苇枯根间。鼓蛋儿怕挂钩,抢救性的将竹竿向空中一甩,谁知用力过大,竹竿儿甩向了身后的麦田中去。于是,更精彩的故事发生了——有一只兔儿正卧在绿油油的麦垅中酣睡。钓钩恰巧落在它身上。兔儿一惊跳起,锋利的钩儿将兔儿给“钓”住了……
如今,鼓蛋爷的钓竿早已不是竹竿了。经过几次更新换代,使用上了活节的炭素竿。炭素竿细长轻便,弹性强,拉力大。钓线是透明尼龙丝的,钓钩是日本进口的。钓技也采用了时尚的双钩台湾钓法。与当年相比,是“鸟枪换炮”。可是,环境变化的更快。“钓兔”故事中的麦田早已变成了水泥马路,土街草舍的小镇,神奇般的耸起了高楼大厦,厂矿企业的烟囱水塔,更是象挤压海绵似的压迫着这片土地。昔日是“湖边的小镇”,今天却是“城中的小湖”了。一切都变了,唯独鼓蛋爷的钓鱼习惯没变。他仍然天天提着桶背着包到湖边钓鱼。不过,常常发脾气,还骂娘。什麽撒尿芦苇稀啦遮不住了,鱼儿变得狡猾了,“电鱼”的混蛋该枪毙了…….无休无至。
又一个春和日丽的时节,湖边聚集了十几个钓翁。鼓蛋爷自然也在其中。无论他们怎样发牢骚,鱼儿就是不“咬钩”。温暖的阳光极富穿透力。暖而生倦。开始,鼓蛋爷蹲在杌撑上,胳膊搭在大腿上,半握半抱着钓竿。水中无动静,渐渐失去诱惑力。眼睛渐渐合闭了,鼻息响起了鼾声。鼾声有小变大,鼓蛋爷的那颗大脑袋垂在了胸前。不知何时,重心偏离,落进了水里……
这是鼓蛋爷垂钓生涯中最不光彩的故事。从那以后,他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湖边。子女们怕他在家中憋闷出病来,又给他买了些新钓具,劝说着他又出了门。这天,正是日落时候,老钓友们正准备收竿回家。鼓蛋爷却蹲在了湖边侍弄起了海竿。老钓友们都笑了,说:“怎麽侍弄起海竿来了?莫非湖里还有带鱼、鲨鱼不成?”鼓蛋爷不屑一顾,仍然一丝不苟地侍弄他的海竿。装轮,抽线,最后把一只锚钩挂在了线环上。他把大伙推拉进一座废弃的机井房中,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着湖边。
霞光渐渐淡去。环湖路上驰来了两辆摩托车。三个小伙子跳下来东张西望了一阵后,从车上解下了一个皮囊,用气管打満了气,皮囊变成了两只橡皮筏。一只筏上坐上了人,一只筏上放上了电瓶,中间用一根绳索系着,一划一拖,漂进了湖中。
“龟孙儿要电鱼!”钓翁们明白了,义愤填膺。
鼓蛋爷示意大家镇静。悄悄溜出小屋,瞅准了装电瓶的橡皮筏,抡起海竿,奋力甩出。只听“嗖”的一声响,锚钩流星似的沿着一条抛物线飞了出去,落在了橡皮筏上。鼓蛋爷猛一收线,锐利的锚钩刺进了橡皮筏。橡皮筏泄了气,渐渐瘪了下去,沉了下去。岸上放风的两个小伙子奔过来要对鼓蛋爷耍横,小房里十几个老翁呼啦齐奔出,愤怒的气势使两个小伙子胆怯了。
鼓蛋爷又取出一只锚钩,挑在海竿上,向湖中的小伙子示威。小伙子无奈,垂头丧气上了岸。
鼓蛋爷对小伙子们训斥道:“……..电一次鱼,水面上就漂一层鱼苗,鱼子鱼孙也要绝了,一是伤天害理,二是国法不容……”
小伙子还有点不服气,白瞪了一下眼珠子,嘟哝道:“那,你们……”
鼓蛋爷不等小伙子嘟哝完,愤怒地从怀里掏出了一本早已准备好了的《水法》摔给小伙子:“好好学学,年轻人。下次再捉住,扭送稽查队!”然后他又哈哈笑道:“你是不是要说我们钓鱼?小伙子,老实告诉你,我们呵,可是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他的面色黯淡了下来,眼睛望向了远处的工业烟囱,湖中越来越稀少的芦苇……
他望的很久,也很认真,好象还叹息了一声……
|
|
|
***************************************************************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