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散文>>儿时记忆中的春节
儿时记忆中的春节
文 / wenwen888 2009/2/8 9:29:32 发表| 已被阅读过 230 次| 评论0
    又一个春节如期而过,我却很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感觉。 
    我的故乡是鲁南一座煤城。记忆中好像一进腊月就能感觉年味,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跟着姥姥赶年集,熙熙攘攘的集市里人声鼎沸,卖什么的都有,我的眼光大多专注于拨浪鼓、能吹响的泥娃娃、带哨声的木制小推车、提溜纸儿等这些小玩意,(男孩子一般要小的爆仗:像地老鼠、小豆炸什么的)那时候小孩子没有什么玩具可玩,这些东西最吸引小孩子的眼球,一般情况下,过年的时候,大人们可能不忍心回避孩子渴求的眼神,他们比往常大方好多,基本满足孩子要求,当然小孩子也不会太贪婪,顶多要两样也就相当知足了。现在我最怀念那种蜡纸做的花儿:鲜亮欲滴的大红或粉红的花瓣配上翠绿的叶子,金黄色的灯草做花芯,成双成对地别在秫秸穰上插在家里的墙上,还有泥做的寿桃,外边是浓淡有致的粉色,配绿色的桃叶,很是逼真,买上一对,也是挂在家里的墙上,这两样东西,我们家年年春节都要买,好像是风俗,有驱除邪魔企望吉祥之意。
    大年三十贴春联也是件格外兴奋的事。一大早,父亲就指挥着我们叠纸裁纸,高兴的时候还教我们对对子,印象中父亲不苟言笑,平时我们都惧怕他,但是这时候是例外。小孩子们兴奋起来叽叽喳喳,手忙脚乱,哪里对“对对子”感兴趣,父亲总是无奈地摇摇头,让我们帮他铺纸磨墨,他挽起袖子提笔挥毫,常写的对联是:“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报新春”“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等,我还记得,用的是我外祖父古色古香的砚台磨墨 ,此刻我仿佛又闻到了那醉人的墨香。张贴春联的时候,要从大门外往院里依次张贴,寓意进财之意,张贴完后,要燃放爆竹,随着那噼噼啪啪清脆的爆响,年幼的我们,心花恣意灿烂地怒放,那样纯真酣畅的欢笑,今天我到哪里去找寻呢?
    初一一早起来,先要给自家长辈磕头问好,一般情况下,这时候能讨得一角两角的压岁钱,然后是跟着邻家的哥哥姐姐们,十好几个孩子一起,挨家挨户去拜年,齐刷刷地跪地,把屁股撅地高高的,场面真是比较壮观,想想真是很滑稽,当然这都是学龄前的事了。大人们都乐呵呵的赶忙一边叫我们起身,一边抓些糖果之类的东西塞给我们,偶尔也有给压岁钱的,一般是崭新的分币。孩子们各自回家早餐后,一吆喝又都聚在一起,女孩子都会去买带哨子的气球吹着玩儿,那时候管气球叫洋茄子,然后就是一天天地疯玩。 
    正月十五没过,年就不算过完。元宵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做胡萝卜灯:用大些粗些的胡萝卜截成四五公分高的一段,中间挖成坑,放上油,好像是食用油,搓一节棉花浸入油里做灯芯,放在大门两边,天一黑就点上,小小的胡萝卜灯通体通明,风微微吹,灯光摇曳,那红红的暖暖的灯光,至今温暖我心。元宵节小孩子也会挑着纸灯笼相约嬉戏,这些纸灯笼大多是手工制作,有六角的八角的,也有宫廷式的,先是用细竹篾扎好架子,再糊上各色电光纸,底部中间竹片上向上楔入钉子,使钉尖向上露出一大截,把蜡烛插在钉尖上,这样灯笼就制作完毕。 
    真是似水流年啊!……此刻,轻轻的,在我心底响起一首诗:
   “我寻找着/不停地在寻找着/在老树的枯枝间/在磨损的石阶上/在剥落的断壁上/在发黄的像册中/执着地寻找着 可我/怎么就找不着你呢/逝去的岁月/你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 
    我在故乡的泥土中寻找儿时的指印/我在校园的曲径上寻找青春的梦想/我在饱经沧桑的容颜里寻找少年的万丈豪情 
    可我怎么也找不着我的留恋的岁月/只有在无奈的叹息中惆怅行着.......
    也许有一天/我们还会在梦中相逢/那时节 我要紧紧地拥着你/再也不让你悄悄地溜走/我的岁月 ”
                    ———————— ————————————(摘自 国风《岁月》) 

***************************************************************

还没有评论

页数: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