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散文>>窗
文 / 木夕 2009/8/15 15:50:10 发表| 已被阅读过 193 次| 评论2
                      窗

  

    记忆中,在我童年时的一段时光里,窗,与门无异。一样的可以通风换气,一样的可以看见阳光,一样的可以出出进进。

    就在这种可以出出进进的情形之下,我长着,长着……

    直到有一天,我真正将窗与门的作用完全区别开来的时候,我发现,无论是窗还是门,都无法再关住我的心,虽然直至现在,我依然被关在窗与门之内。

    窗外的景致是美的,五光十色,令人眩晕。我曾新奇于这窗外的美,也曾向往这窗外的景致,但在我身入其中之后,在我真正领略这窗外的美景背后所掩藏着的那些并不都是美好的东西的存在之后,我的眼睛里所看到的再也不是我心中所向往的了。

    窗外的天地是广阔的,天高地阔,无边无沿。我从来不知道除却那个小村庄之外,还有另外的一片天地。在那片天地里,我贪婪的汲取着那片天地所给予我的诸多营养而充实着自己,直至我长大成人,我依然对那片天地心存感激,并依然依恋和向往着她,虽然我心里也明白,那里也有许多的糟粕,只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而已。

    窗外的人们是亲切的,彬彬有礼,笑容可掬。我曾一度庆幸自己在窗外遇到了这许多拥有可亲笑容的人们,我尊崇他们,每每与他们相遇,看着他们善良的笑脸,听着他们朴实的话语,我总是沉浸于这种人与人之间最纯美的情感之中。直到有一天,当切身利益摆在人们面前时,他们没有再选择亲情,也没有再选择善良,那曾经的笑容也掺杂了许多的我以前所没有看到过的内容。于是,如窗外的那些精致一样,我也看懂了那些所谓的亲切人们。

    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

    在我的生活经历中,这句话曾无数次的验证过,因此我一直坚信这句话,也因此一直将得与失看得很淡,当然也得看什么情况的得与失,财富上的得与失历来不是我所看重的,而情感上的得与失又绝非人人都能左右得了的,那就得看上苍是否眷顾你了。

    几年前,当族中祖父一辈的最后一位年长者辞世之时,祖辈上所留下的三处宅院的归属问题在家族中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他们极尽所能地排斥我这久不在家的游子,两处拆后新盖的砖瓦房让他们近水楼台,各自占为己有,而将偏远破旧的早已根本无法居住的那处老宅留给了我,之后,他们彬彬有礼的邀我回去召开家族会议。

    他们依然亲切地笑着,但那亲切里隐藏着几许尴尬和自渐形秽;他们依然朴实地问候着,但那问候里隐藏着几许虚伪和惴惴不安。

    我径自沉稳地步入“会议室”,里面早已高堂满座,座无虚席。在一番例行称呼问候之后,已是花白头发的又一任族老向我宣布了宅院归属结果,问我有无非议,其他族人们也七嘴八舌貌似关切地要我表态。

    看着他们一张张丑陋的嘴脸,我真想痛快地振臂痛骂他们一番,但我忍住了,我真的不屑与他们争吵,他们也不值得让我与之争吵,我只是用了自己最能慑服人的方式来蔑视他们:

    我用最纯真最纯真的目光目不斜视地径直迎向族老的目光,我用最善良最善良的笑容满面含笑地径直逼向族老的脸庞,我看着,我笑着,直看到族老移开了他那昏浊的目光,直看到族老低下了他那花白的头颅,之后,我无视所有人的存在,甜甜地从口中吐出一个清晰的字:好!而后,抿嘴一笑,转身,扬长而去。

    我佩服自己理智的忍耐力,我心里知道绝对不能与他们争吵,那些无谓的争吵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只能是落人笑柄,只能是使我的人格降低到与他们无异,如此而已,除此之外,我还能再得到些什么?

    但我更佩服自己的理智行动是,在走出屋门的那一刹那,我毅然决定去那处破旧的老宅看看,而看过之后,我又毅然决定修复它。

    我理智的花了几千元钱去相关单位办好了老宅房产权的所有相关手续和证件,并修复了那即将塌陷的屋顶和四周的围墙及大门,好在围墙的基石还好,经过一番修复之后,我重新打量这所老宅,尤其老宅的窗。

    老式的木框结构,经纬匀称的窗棂构成了一个个掌心大小的方格,而上面的几乎已看不清的雕花镂刻图案见证着它的古朴和曾经拥有过的殷实富足。拉开插栓,依然可支起窗户,支起的优美三角形沟通了与外面的联系,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探身往外观看,窗下青青的苔藓开着洁白的小花,增添着这老宅的生气,一只壁虎大概受了惊扰,吱溜一下窜上房顶,不见了踪影。

    站在窗前,忽然,我仿佛看到了梦中常见的那幅图,在这古朴的窗内,当年肯定住过一位吹箫的女子,幽怨缠绵的箫声诉说着她的百转柔情,箫声穿过窗子,美妙的音符萦绕在整个院子里,以至萦绕在整个空中……

    走进院里,一米左右的青石板路直通向大门口,四周是不知何时已被锯断的各种果树的树墩,现在,在这些树墩处又长出了一株株树苗,而那些有着清晰年轮的树墩则像是一双双眼睛,智慧地看着这个世界,并见证和反衬着那些丑恶。

    看着老宅,我突然喜欢上了它,老宅的老式门窗和院落,总是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虽然我的童年并不是在这里度过,但那种感觉却依稀如真,亦依稀如昨。

   自此,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必回老宅观看一番,在院里除草、清扫,倒也乐得自在悠闲。

   而当我每逢拿着钥匙从街口走过时,眼睛的余光里,看到的是无数双眼睛在窥视我,他们没有再上前来问候,他们在躲闪着我,但目光中也透着疑惑,透着不解,还有一种得利之后的沾沾自喜,在这里面,我却惟独没有找到些许愧疚或自责的目光。

    转眼几年过去,老宅已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精神寄托,我也习惯了拥有老宅的生活,然而,世事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变得或好或坏,变得或嘲讽和鞭挞着某些人,变得或顾怜和回报着某些人。

    某天,忽然,我接到老宅所属地的通知,由于城区规划,老宅在规划之中,我的老宅连同家里父辈留给我的另一处宅院,按照面积,我可以换得三套高层楼房,与我一同享有此消息的还有116户,而我的那些族人们则在这规划之外。

    一时,我所拥有的一切又成了家族中的一个聚焦点,那些不解、疑惑和沾沾自喜的目光里又多了几层内容,那里面有懊悔,有羡慕,有嫉妒,也有无奈,惟独还是没有愧疚。他们也曾妄图反悔,但我提供给所属地的所有关于老宅房产权的证件让他们最终哑口无言,只能回家捶胸顿足去了。

    “7”是我的幸运数字。自出生之日起,我与这个数字便有着不解之缘,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与生俱来的那种缘吧。

    那天,所有搬迁户,天还未亮,便聚集在所属地办公室门前排起了长队,等待以抓阄的形式来决定排名而最终决定优先选房权。

    我没急于去,临近中午,方才到达,几乎站在了最后,我的前面和后面的最后几位是我认识的几位街坊,他们都是鳏寡独居的老人,房子的位置对于他们这垂垂暮年来说已不那么重要,也或许,在心里,他们与我一样知晓一个道理,那就是,该是你的,谁也抢不去,不该是你的,抓也抓不来。抬头三尺有神灵,一切顺其自然吧。

    当终于轮到我时,我丝毫没有紧张犹豫,看着已不多的几个纸团,我信手拿起一个略微伸出一点纸角的纸团,那伸出的一点纸角多像梦幻中那吹箫女子翘起的兰花指,冥冥之中,她在引领我走向幸运,我拿起纸团递给了工作人员,随后听到的是一声清晰的颤音:7。身边紧接着是一片羡慕的唏嘘声,对此,我只是微微一笑,因为我知道是上苍又一次眷顾了我,她一直在俯视人间,看得到人间的一切,她看得到在我这个年龄我所经历的所有的伤与痛,她是公正和公平的,世人的得与失的多少,在她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我第七个优先挑选了自己喜欢的三套楼房,现在,其中一套已顺利卖出而为我换取了一张数目还算可观的银行卡,另一套已租赁出去,会按期得到些许租赁费,而留下的一套是楼前毫无遮挡建筑物的稍大一些的楼房,它已成为了我的家人们节假日时的休闲场所。

    打开房门,我首先轻步走向晾台,宽敞的晾台,三面环窗,双层的洁白塑窗替代了老式的木制窗棂,轻轻一推一拉间,窗外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夹伴着庄稼和野花的清香。放眼望去,远处,山坡绵延环绕,而那片待开发的坡地透着诱人的翠绿。

    再看近一点,那里是一片果园,哦,是了,在那片果园里,是我最终将要归栖的所在,在那里,我曾亲眼看到我的三位亲人被永远的埋在了那里,还有那些家族的祖先们,都永远的栖息在了那里,无情的岁月侵蚀着那些血肉之躯,冬天里那些枯死或凋零的植物或许是汲取了人的灵气吧,如今又变得生机盎然了;那些桃树李树孕着血一般汁液的果实,如今红红紫紫的挂满枝头;那些顽皮的孩子们,时而爬上山去偷摘几个,贪婪的啃着,果肉在他们嘴里被尖利的牙齿磨得粉碎,嘴角溢出的汁液顺着下巴直淌满前襟……

    我从不吃这里的果实,也从不忍看他们吃,每次见到此景,我总是急速的掉转头去望向别处,或直接急速地关上窗,把这一切抛在我的思维之外,仿佛一切都未曾看见过一样。

    天色渐暗下来,今晚我还要赶回去,这里终归还不是我的长期住所,在那个所谓的城市里,我有属于自己的家,我必须尽职尽责的去恪守我在那里的生活轨迹,虽然透过那个家的窗看不到这广阔的天地,但那毕竟是我的家,我与所有的人们一样,必须为自己找一个容身之地,虽然一直以来,我并未为我的心灵找到一个真正属于它的栖息之地,但我相信,终究有一天,会找到的。

    窗外,楼下,汽车催促的喇叭声在提醒我,该走了。我轻轻关好窗,带上门,缓步下楼。回身望去,身后的楼房在夜色中庞大而高耸,从一个个窗口透出的一盏盏灯光,像是一双双温柔的眼睛,温馨得让人感动,每一个窗内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着。

    我看着这一盏盏灯光,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和祝福着,祝福所有的好人们一生平安,当然也包括我的那些族人们,因为他们毕竟不能算作坏人,他们的所作所为,究其根源,只能说,他们只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所具有的那种劣性,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文化遗产,在他们身上得以发扬光大,这不是几个人的错,也不是几代人的错,这只能说是人类进化发展到如今的一个悲哀。当然,这里所指的人类也包括你我,同样的事,同样的问题,换作你我,或许我们做的比起他们来也好不到哪里去,难道不是如此的吗?

    汽车明亮的灯光照着前行的道路,平坦的柏油路一段段地被急速甩在了车后,来在家门口,抬头望去,窗口透出的灯光让我突然感到温暖和平静。

    窗,各式各样的窗,将窗外的景致与窗内的灯光相隔开来,诚然,有谁能说,那窗外的景致不是美的?又有谁能说,能够拥有这窗内的一盏灯光,不是属于我们的最现实的生活呢?!

 

 


***************************************************************
《窗》相关评论 共2

网友:白蝴蝶(qiuyueer815@sohu.com)来自: At:2009/8/19 15:26:06
主题:
“……世人的得与失的多少,在她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是这样的!人在做,天在看!



网友:焦王(jiaofq2000@163.com)来自: At:2009/8/15 17:01:39
主题: !
重开的小桥依旧有您这样淡雅的文字,依旧有这小桥原有的淡雅的清香。




页数: [1]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