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堤迟暮
|
文 / 高太守
2009/11/6 20:01:48 发表| 已被阅读过 333 次| 评论4篇
|
 |
一百多年前,那曾经是一条河,一条波浪滚滚的河。而今却如同大地上一条失血的血管,干涸成一道深深的沟壑。沟底累累的卵石,闪烁在荒芜杂草之间,泛着羞涩的青光,向世人昭示着它昨日曾经有过的激情澎湃和绵远悠长。那道沟的上游,有一条雄壮高大的土坝。夏天,土坝里积蓄着从山上下来的洪水。
上世纪六十年代,雨水似乎特别的丰沛,那时还没有这条土坝,那条沟里也曾经有过常流水。而在雨季里,从不远处的山峪里汇聚起来的山洪,更是让它回想起百多年前的波浪翻滚和奔腾咆啸。它的万丈豪情给下游的村庄和几处新兴的工厂,造成过不小的伤害。在那个人定胜天的年代里,它便成了人们战天斗地的对象。在一处河道较狭窄的地方,便筑起了这座堤坝,成了一处积蓄洪水的高峡平湖,给下游的工厂和村庄树起了一块坚实的屏障。但它咆啸肆虐的时候竟如同昙花一献一样,一去不复返了。而今只有在雨季的时候才能够积蓄半坝的山水。春冬两季,坝里多是荒芜杂秽丛生。
在堤坝有水的季节里,它便成了孩子们的天然乐园,只要大人一没注意,那些孩子们就会结伙成群跑到堤坝边,把一条条光光溜溜的小泥鳅丢进暖暖的水里,快乐逍遥上一个下午。待到村庄上空炊烟渐起,在大人们一声声焦躁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地在村头响起,他们才会从水里,跃到岸上,急匆匆地满地找寻衣物鞋子。有的甚至都来不及穿起来,拎着衣服,边跑边往衣服里面钻。那一阵子的慌乱把站立在岸边那棵高高杨树上喳喳欢唱着的一双喜鹊也给惊地飞了起来。
薄暮渐起,一轮鲜红鲜红的夕阳,大大的,圆圆的,如同熔浆浇注而成的。架在坝顶上,倒映进堤坝的水里,把半坝的湖水也染成了浓稠浓稠的红色。微风拂来,水波涌动,如同一匹匹的丝绸在不停地舞动。没有了孩子们喧哗嬉闹的大坝,又重新归于平静。一群燕子,和一些不知名字的小鸟,不时脆声嘀鸣着从水面一抄而过,留下一痕痕水晕,层层叠叠地荡漾开来,而后又个个回复平静。坝上的风是软软的清清的,夹杂着各种野花怒放时释放出来的奇异香味,混杂着青草淡淡的苦香,吹到身上,是那样地舒适,能让人的身心在这风与水的交融中得到无限的伸展,空灵得如同经历了一次净化一场洗礼。
牧归的牛羊,在牧人嘹亮悠长的吆喝声中,披着一身夕阳的余辉,踏着纷乱杂沓的脚步,向着大坝赶来。那些牲灵们,远远地便嗅到了水腥味,一下子便兴致高涨了,脚步也变得急急匆匆起来,一溜小跑也似得。那些牛羊咩咩哞哞地相唤着,奔上大堤,穿过堤坝坡上那一片片开着细碎紫花的野荆蒿丛,奔下堤坝,奔到水边。它们在水边散开阵式,埋下头,咝咝地吸吮着,如同啜饮着的甘霖琼将。饮饱了水的小羊们便在水边撒着欢儿,相互追逐着,嬉闹着。而那些老诚持重的老黄牛们,则不停地甩动着长长的尾巴,驱赶着飞落到身上的蚊蝇,低着头,闷声不响地喝着水,它们喝水时那种香甜简直可以称得上贪婪与忘情。有时真怀疑它们胃的容量是不是能容下这一坝的水。牧人挥动起手中长长的鞭子,在空中打了一个急急的旋,脆生生地一声响,那些饮饱了的水的牛羊便开始往堤上走去,踏着薄薄的暮色向着村庄的方向走去,又到了一天中归宿的时候了。
夕阳西下,总是喜欢一个人在堤坝上漫步。翘首西天,一川红红的茅草,半天的云霞彩锦。再回看堤坝里,那些云锦全都铺散在半堤的水里了。水中的云彩不断的变幻着身姿,幻化出万千的景象来。天光渐渐暗下去,水中的云彩,也逐渐退却了瑰丽的色彩,渐渐变得暗淡下去,最终沉溺消失于水中。
伫立在斜阳影里,携一卷书,或唐诗或宋词或《诗经》。或坐或立,或行或吟。长长的风翻动着手中的书页,一些句子便生动地活了起来。在这个静谧安详的时刻,《诗经》里那句“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的亲切诗句便在脑海中一遍遍地回响。
|
|
|
*************************************************************** |
网友:白蝴蝶(qiuyueer815@sohu.com)来自: At:2009/11/6 22:12:00 |
主题: !!! |
独自一人漫步于长堤之上,自当是另一番感慨。尤其在黄昏之时,那落日给大地披上一层金衣,想象的空间更是无限延伸与绵长。欣赏贤弟美文!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