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三坡游记
|
文 / 一剑天
2009/12/3 13:23:50 发表| 已被阅读过 273 次| 评论7篇
|
 |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我以为,其实并不尽然。
就拿游览野三坡来说吧!在这之前,我就根本就不知道“野三坡”是个什么东东。
那还是今年暑假期间,朋友约我外出一游,神神秘秘的,也不说去个什么地方。只是说,到了就会知道的。也算是一番好奇心吧!略作准备后,终于成行。
某日,我们一行数人,乘坐新干线旅游团,早5:00时的大巴出发了。
乘车途中,经朋友介绍我才知道,原来“野三坡”是近几年来河北省新开发的一处旅游胜地,她位于河北省涞水县野三坡镇苟各庄村。野三坡之百里峡,是其独具特色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是京西旅游景点中一颗最耀眼的明珠,最高蜂望京陀海拔1180米,有海棠峪、十悬峡、蝎子沟、三条峡谷组成。说起“峡谷”这个词语,我并不感到陌生。从说理性上说,我知道是个什么样子,但却从来也没目睹过。于是乎,一刻强烈的、急切渴望一睹为快的心情占据了我的心房。
下午一点多钟,旅游大巴终于驶入了“野三坡”的境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拒马河之十渡。
一、如诗如画拒马河
说到外出游玩,我以为不只是单纯的观物赏景,愉悦心情。还应该深入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历史典故,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几点呢?它的有效途径就是:充分运用“观”“看”“瞧”“猜”四字诀,深刻领会外出游玩的真谛。如果只走马观花般的,那是绝不会留的半点印记的。所谓“观”,就是仔细查看,了解它的地形与构造;所谓“看”,就是访问,通过访问了解未知的知识;所谓“瞧”,就是欣赏,就是欣赏她的人文景观;所谓“猜”,就是针对不明了的问题或凭想象,寻求正确的答案。就拿这“野三坡”的名字来说吧,它为什么叫野三坡?有人说:野三坡就是野外的三个陡坡。听来似乎有些道理,但我依然感觉它更应该有个恰如其分的答案。后经咨询才知道,原来野三坡东南界房山,东北临宛平,西北以长城为界与涿州鹿接壤。地势由南往北逐渐增高,气候差异很大,分为上、中、下三坡。据《涿州志》记载:上坡与下坡因山脉之隐蔽,气候亦有不同,寒暖相差半月许。每逢春令,下坡核桃已结实,上坡始花。雨降少迟,耕种亦随之转移。可见三坡之名是由地形变化、气候不同而产生的。应该说这是对三坡命名最科学的解释。那么,“野”字又作如何解释呢?我们不妨从这首歌谣说起。考察野三坡的历史沿革,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野三坡,野三坡,燕王扫北扫不着。头上束着野雀窝,穿的鞋子向上撅。清朝不让进考场,祖祖辈辈血泪多”。这首歌谣就是对野三坡的真实写照。《涿州志》记载:明初时,燕王朱棣兴师扫北。行至三坡境界,见山中松鼠捧食松果。认为是对他拱手行礼,大喜。随对左右说:“兽且归顺,何况人民乎”?于是,颁布恩诏,免除丁粮。至今还流传着三坡受过皇封的传说。到了清代,因三坡人崇敬明朝,清政府就对这里的人民施加压力。不许三坡人介入科举之列,取消其求取功名的权利。这是,有些匪盗便勾结官府,来三坡敲诈勒索,致使人民生活不得安宁。于是,三坡人便推举“家道殷实,素孚重望”的老人官来综理三坡内的一切事物,组织武装护理三坡。据说,一旦闻警,不分村界,每家一人,或手持土枪、或手持木棍,群集前往,皆奋起保卫乡里。所以,初涿县政令不行于三坡。由于对封建势力的反抗,清政府给三坡人强加了一个“野”字。从此,坡内实行“老人制”。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所谓:“实开民选之前列,独树自治之先声”。此老人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十八年,涿州始在这里设区管辖,自此废除了老人制。
看看,又扯远了不是?还是书归正传的好:
再说那拒马河,它是一条与青山相绕,与游路交错的河流。流经野三坡景区70余华里,尔后注入海河。公历的7、8月份,拒马河的平均水温已达到20℃到22℃,胜似桂林山水。凉爽的气候、清幽的环境,使这里成为消夏避暑、休闲度假的胜地。此时,正是游人如织的季节。拒马河,不仅“四面环山,三面绕水,十渡曲折,风光旖旎”,而且在十渡内还设有“沙蟒拦路、石猴戏水、石门顿开、天桥拱立、悬崖栈道、孩童闹学”等八大景观,是一处地地道道、引人入胜的风水宝地。
眼观美景,触景生情,我即兴歌吟起来“徜徉群山中,闻郎踏歌声,漂流荡叶舟,脱尘生恋情”。真是由衷的感叹大自然勾勒出的这幅美好画卷。
说到拒马河,就不得不说那十渡。一渡:水阔山远,“渡源”的发祥地 ; 二渡:山高水碧,地下殿堂----仙栖洞 ;三渡:古寨朝晖,南方大峡谷,穆柯寨 ;四渡:水嬉沙滩,千尺窗 ;五渡:群山竟秀,仙峰谷 ;六渡:水畔农家,碧波园度假村 ;七渡:孤山倒影,孤山寨;八渡:急流探险,十渡第一漂,麒麟山 ;九渡:万景峰幻,万景仙沟;十渡:景沐佛光,龙山“佛”光。真是:渡渡有风景,处处皆不同。十渡沿途两侧,崖壁连绵,奇峰峻美。水中倒影尽显其翠峦叠嶂,山水秀丽不失为雄伟壮阔。更不必说那“千尺窗”、“笔架山”、“望月峰”等自然景观,将层层叠叠的山峦“踩”在脚下,大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了。
观看祖国河山之壮美,欣赏三坡山水之秀丽,歌咏风物人情之纯朴,一种澎湃心情激荡于胸中而挥之不去。目击之处:山花烂漫,清香淡雅;山峦叠翠,起伏狭长;绝壁万仞,怪石多姿;涓涓泉水,叮咚作响;多处瀑布犹如白龙泻涧,恰似银河飘落,飞流直下,抛珠撒玉;给人一种如云如烟,如梦如画般的感觉。真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啊!不由的让人感叹,这不正是野三坡的灵气所在吗?唯此时,没有不被野三坡的“雄、险、奇、秀、美”,叹为观止的。
我想,笔者无奈久居穷乡僻壤,少见寡闻,那颗逐渐变得麻木的、或者说是被“熙熙攘攘皆因利来,忙忙碌碌都为钱忙”而疲惫的心,唯此一刻得以小憩,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
(未完待续)
|
|
|
*************************************************************** |
网友:一剑天(zqdzc@126.com)来自: At:2009/12/7 7:44:01 |
主题: 致谢楼上诸位 |
谢谢楼上诸位来读小文。祝大家愉快! |
网友:坐着轮椅赚钱(zzlyjq@163.com)来自: At:2009/12/5 20:34:39 |
主题: 学习。 |
文笔很流畅,内容很详尽,不管是叙说典故还是描绘景点,都娓娓道来,条理清晰,剑天老师文笔之雄厚,可见一斑。轮椅在此学习了。 |
网友:白蝴蝶(qiuyueer815@sohu.com)来自: At:2009/12/4 19:48:11 |
主题: !!! |
剑兄真是心细,是否带着纸笔而游?若月儿是着实写不出此细致的游记的。拜读,问候,期待下文。 |
网友:野岗(yegang@213.sina.com)来自: At:2009/12/3 21:56:20 |
主题: 好 |
野三坡,拒马河,人文掌故,雄奇美景,娓娓道来,再加上自己独特的内心体验,遂成就了这样一篇出色的游记。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