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散文>>站在长城上
站在长城上
文 / 木桑子 2010/1/23 17:24:26 发表| 已被阅读过 217 次| 评论1
    未见它时,它已是我心中再熟悉不过的风景,那雄伟的城墙,高大的城楼,那锯齿样的雉堞,那盘旋蜿蜒如巨龙的形象。
    和大多数国人一样,长城的形象来自小时候地理书中的插图,来自信封上的长城邮票,来自电视电影里常常闪过的镜头,还来自孟姜女哭长城的美丽传说。我想,长城应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一个古老的情结,想起它,就会想起那首气壮山河的歌: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那种骄傲与自豪的情绪无以言表。
    去年夏天,与家人一同游览北京,有幸登上了真正的长城。
    天色雾蒙蒙的,旅游车顺着山路盘旋而行。道路稍稍有些窄,但路况很好,汽车的速度很快,右侧的车窗不时碰到路旁大树伸展着的枝叶,发出并不刺耳的悉悉索索的声响。不时的遥望窗外,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峦,和山峦间嶙峋的岩石,并没有感觉到山路的险峻。
    过了居庸关,汽车又行进了半个小时左右。“八达岭到了!”随着导游的一声招呼,抬眼看,果然见一座雄伟的城门横在眼前,两侧连接着伸展的城墙,这,就是八达岭关城了!
    长城,我终于来到你面前了!我在心里默默的对着面前的城墙说。
    八达岭西城门处在两座大山的山口,是长城上非常重要的关隘。随着人流,我们踩着被游人踏的锃亮的砖阶向上攀去。
太阳已经出来了。站在长城上,顺着它的走势遥望远处,视线所及,长城蜿蜒盘旋,在山脊之上绵延不绝,如此磅礴的气势不禁让人心情激荡,也为先人的智慧和气概折服。近看城墙之下,怪石林立,山势陡峭,再往下就是深深的山谷,然后连着远处的群山,一座又一座••••••。墙外该是塞外了吧,想象中,塞外该是荒凉的,是黄沙遍地、寒风猎猎的,可是目光所见,是葱茏的山,是墨绿的野荆树,还有七月炽热的阳光,和阳光下长城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抚着两侧城墙上古朴的青砖,从周朝到明朝,这修建了两千多年的长城,它目睹过多少次民族沧桑的巨变,经历过多少次战争烽火的熏染!在它的墙基下,又垫着多少工匠的累累白骨,在它的垛口上,又洒下了多少将士的滴滴热血!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勇敢的象征,是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奇迹。
    然而,历史往往会跟人开小小的玩笑。到了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的洋枪大炮从海上轰开了自命清高、闭关自守的国门,在那一刻,曾令我们无比骄傲的一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都敌不过现实的残酷无情。曾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长城,也只能徒劳的躺在贫瘠的土地上,目睹着国土被残踏,人民被蹂躏而无能为力。它像一条苍老的巨龙,再也无力腾飞。曾经有着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面前,是那么贫穷,那么落后!直到现在,那段屈辱的历史也还会常常刺痛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让我们每当想起,就会感到压抑,感到难过。
    我静静的坐在石阶上,看长城上来来往往的人流,他们或吃力或轻松地攀爬,显得兴致盎然。有好多老外掺杂其中,有的竟会边朗诵: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不禁哑然。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登上长城,当然不会有与我一样的感触,也许只有他们才能真正领略长城的伟大与壮观,而我们看长城,总是会或多或少带些民族的荣辱情绪在心里,反而不能直观的欣赏到它的壮美。 
    今天的现实和历史的教训都在告诉我们,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将自己圈在高高的城墙内,是行不通的,增加交流,共同发展才是人类进步的途径。就像今天的长城,已经成为传播历史和文化的使者,而不会再作为防御意义上的城墙而存在。
***************************************************************
《站在长城上》相关评论 共1

网友:白蝴蝶(qiuyueer815@sohu.com)来自: At:2010/1/25 19:12:11
主题: !!!
站在长城上,思想神驰物外,当别是一番感慨。拜读!




页数: [1]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