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纪行(上)
|
文 / 静如
2010/3/19 21:59:04 发表| 已被阅读过 295 次| 评论1篇
|
 |
序
托老公的福。
老公不喜欢户外活动,不喜欢游山玩水,所以单位组织去海南游玩,只好有我代劳,呵呵,俺偷着乐了好几天!当然,俺还是希望老公自己去,因为,我还有机会,但老公主意已定,俺也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呵呵!
以前,算命的说,老公是我的贵人,我不信,因为在这之前,他总是欺负我,一路走来,风风雨雨二十年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终生的人,因为,不管外面的诱惑有多大,不管发生了什么,他是不会丢下我不管的。
好久没和老公单位同事零距离接触了,大概有十多年了吧,所以,感觉有些陌生,还好,她们中还有一位是家属,自然,我们俩就结成死党,同吃同住互相照应,当然,大家一同前往,勉不了前呼后应,几天下来,我们一行十四人早就玩成一片了。何止是我们,因为是拼团,同游的还有济南某单位十五人,广东三人,内蒙古五人,石家庄一人,共计三十八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庄这位大姐,我很佩服她的胆量和洒脱,五十岁的人了,只身一人想出游,立马成行。看到好吃的,或没吃过的水果食品等,她都要尝个鲜,走到哪,吃到哪。想买手饰佩物什么的,也从不含糊,她的洒脱,着实让我狠狠地羡慕着。她来自省级一家医疗单位,由于是同行(学医的),话题自然也就多了起来,我们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一路上谈笑风生,共赏美景,心情因此而愉悦着,想想,有时陌生也挺好!
就这样,在海南,在祖国的最南端,一群来自北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方言的我们,临时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我们这个家庭的代号为11182,也就是导游车的车号,听别的导游也是这样称呼他们的团队,可能这是海南旅游业的特点之一吧,把天南海北的人拼到一块,用车号做代码,不分彼此,既节省车辆又节减导游,不得不说这也是海南的一大“特产”。
短短五天时间,我们一行三十八人,一起见证了海南的与众不同,体验着海南的别开生面,享受海南的风带给我们的舒适和温柔,享受着阳光与沙滩的随心所欲,以及一些与海南有关或无关的欢乐,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丝丝阴影袭上心头,但面对大海的辽阔与深邃,想想,还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呢!
海 口
飞机在空中飞行4个多小时后,终于于09年12月31日晚23时许,到达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在长沙逗留了15分钟),也许是夜间,出舱门后,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般炎热,当然,像羽绒服等这些厚重的外套早在我们登机时就脱掉了,在长沙转机时,又脱去了部分外套,我们一身轻松走出候车大厅,霎时,一片绿飘了过来,当然,同时飘来的还有那柔柔的风和淡淡的花香,我们就这样被异地的风景包裹着,置身在绿色的海洋里,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而北方的萧条和北方的冷,只在大脑里一闪就不见了,“看,椰子树”,一抬头,两排笔直的树干矗立在我们面前,“我以为电线杆呢”,脱出而出的一句看似玩笑,实则实话实说的大实话逗乐了所有人,再看那树,十几米高,银白色的树干,光滑、笔直而无分叉,确实像电线杆,后来才知道那不是椰子树,而是棕榈科的一种,树冠小呈伞状,此时的导游正忙着接其它地方来的散客,无暇顾及我们,我们就这样自顾自地欣赏着南方独特的美,大约逗留了半个小时,不知不觉中,午夜的钟声已悄然而至,“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美丽的海南观光,2010年的钟声已经响起… …”,当吴姓导游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当公共汽车启动,驶上住处的时候, 2010年的钟声,就在此时响起。
窗外,绿色朦胧,各式各样的棕榈科植物护送着我们,路旁,街灯闪烁,灯火通明,好多店铺仍在营业,特别是小吃摊,很是火爆,有些还人满为患,看得出,这是一座不夜城。远眺,林立的大厦里,不时有灯光朝我们张望,只是不知道屋内的人是埋头公务还是忙于向远方的亲人诉衷肠,这时,我忽然想起手机还没开呢,突然有种想知道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有谁会记起我,祝福我,还好,共收到三条短信,心里觉得暖暖的,我想没有谁不希望自己被朋友惦记,呵呵。
车子行驶半个多小时,终于到达我们下塌的旅馆,不知何时,窗外已下起了菲菲细雨,都说瑞雪兆丰年,而此时南方的雨,又何尝不能带给我们吉祥呢。
博鳌
从海口到博鳌玉带滩,大约一个多小时,路上我一边观看窗外的风景一边在想五公祠里的五明相,当年落难被发配来此的唐、宋五明相(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如果看到今日海南盛况,会是怎样的欣慰,如果当年的皇上看到现在的海南如此多娇,又会做何感想,当年,这里是不是荒芜,我不得而知,但仅仅因为这里是边疆就把犯人流放于此,是不是过于寡断。
“想去哪几个景点”,同游的组织者打断了我的思路,原来海南好多景点是需要自费的,这在其它省市是很少遇到的,既来之则安之,大老远的跑来就是为了欣赏美景,岂能在乎几个小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一行十四人敲定7个景点550元,那几个散客随我们,只有那十五人的团队还在犹豫中。
玉带滩位于海南博鳌,而博鳌只是一个镇,因亚洲论坛建于此又因其独特的景观而名振海内外,如果不自费去玉带滩,就只能免费观看亚洲论坛会址,一个临海并能同时容纳数千人的“露天大帐篷”,当然,意在址外。
乘船去玉带滩只需几分钟。玉带滩顾名思义是一条狭长的沙滩,全长8.5公里,沙粒粗旷,赤脚走在上面,脚被深深地埋进去,脚底麻麻的,由于同时按摩到了许多穴位,感觉很是舒服。
站在玉带滩上,你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边是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的平静出海,一边是南海的波涛,一边是咸水,一边是淡水,一边清撤透明,一边混混浊浊,而玉带滩就静静地横卧其间,千百年来任凭江、海冲刷,稳卧在它们之间,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不能不说这是造物主呈现给人们的一道大餐。
在那里,你面向大海,任南海层层巨浪扑向脚下,清凉而舒适,你也可以背对大海,摆出各种姿势留下人海相亲的玉照,但你不可以离大海太近,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躲闪不及,全身湿透。湿身事小,如果被浪花卷走,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天,我就亲眼看见一游人眼睁睁地看着她的一只鞋子被浪花卷走,迅猛而措不及防。在那里,游人还可以玩冲浪游戏,就是坐特制的游艇快速冲向岸,听他们的唤呼声,就知道很爽,很刺激。放眼远眺,远处渔船若隐若现,不远处,有一个两块巨石组成的岸礁,屹立在南海波浪之中,那便是“圣公石”。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不慎泼落的几颗砾石,据说还有神灵。千百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它自岿然不动,一直和玉带滩厮守相望,一直以一种特殊的姿势欢迎各位的到来,以一种特殊的目光关注着世界风云。
转过身来,看玉带滩的另一面,只见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交汇,鸳鸯岛、东屿岛、沙坡岛三岛相望,岸上游人如织,而博鳌亚洲论坛就座落其间,我想胡总书记选这块风水宝地,一定意义非凡吧。
伫立玉带滩,一海一河,一清一浊,一咸一淡,一动一静,宛如与世隔绝,置身世外,又恍然身临仙境,如梦如幻,想想,其实人本身就是一个支柱,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兴隆
游完玉带滩,下午我们坐旅游专车去兴隆。
说实在的,在从海口到博鳌最初的那段路上,公路两旁的景色远没有我想象中的好,原以为海南处处山岛相连,海水环绕,没想到那一路地势平坦,看不见一座山,更没见着村落,偶尔有一浅丘,上面长满低矮的植物,有点黄,倒像是我们北方的浅秋。
而通往兴隆的这段路,越往里走,越发的鲜活起来,路两旁成片的热带植物亭亭玉立,秀色可人,引领着我们来到以热带雨林和咖啡闻名的侨乡兴隆植物园。我们弃车步行在这天然氧吧里,满眼都是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有些则是千奇百怪,那一身的翠绿让人心醉,各种植物争奇斗艳,或花开,或硕果累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兴隆著名的咖啡树,还知道了, 兴隆的咖啡随着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名气越来越响, 当然,最抢眼的还是那些棕树和椰树,高大挺拔,品种繁多,形状各异,其间点缀一些奇花异草,呈现出一派美丽的热带雨林风光。在这里,我知道了椰子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又是怎样结果的,你看,她们簇拥在树根下,像待嫁的兄弟姐妹,几个月后,她们各奔东西,几年后,她们长大成人,年产量100多个,经久不衰几十年。
我们游后小憩,静待那些乘车游览的朋友,免费品尝香茶和兴隆著名的咖啡,我怕晚上睡不着觉,所以,只有观赏的份,但茶的香和咖啡的醇早沁入我的肺腑。
接下来,我们又游了亚洲风情园,一个荟萃亚洲各国文化、建筑风格、民族歌舞于一体的游乐园,占地面积不大,但风格多彩,尤其能了解到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及印度等国家的建筑风格,印象最深的当数泰椰,比当地椰子个头小,但特好吃。他们售有两种,那种外皮颜色较深的椰肉质硬、翠、清香,而另一种颜色较浅,汁甜而肉软不怎么好吃,本以为可以带几个回来让亲朋好友尝尝,没想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其它地方竟然没有卖的,仅兴隆独此一家,遗憾!现在想起来,还后悔,呵呵!
晚上入住兴隆,本来还有两个自费项目可供选择,一个是鱼疗,一个是看泰国人妖表演,至于人妖表演,我并不陌生,那年曾在济南看过,当时我坐在前排,那小妖还和我握了握手,她唱的那首《踏浪》后来竟成了我的保留节目,不知是为了怀念她,还是这首歌的唱法的确适合我,反正我特喜欢这首歌,每当听到或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一个看似漂亮而又快乐,却不知道内心装着多少男儿泪的“女人”,人的思维有时真的很奇怪,有的人让你过目不忘,有的人虽然长相守,但却走不进你心里,还有的人,你不该想起,但却不能忘记,还有一种人,想起不如忘记。
晚饭后,大家选择泡露天温泉,就在我们入住的酒店院子里,池边,绿树环绕下,有供人休息的躺椅,还有餐桌,在那里你还可以品尝烧烤,听听音乐,看游人在水中嬉戏,不下水也能体会到水里人的乐趣。在兴隆,好多酒店都带有室外温泉,免费泡,想泡多久就泡多久,就这样,一群来自天天海北的游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同处一池,撩水打泼,欢歌笑语,好不热闹。
夜静悄悄,好多人进入了梦乡,而我还是想起了北方,想起了那个叫梅的小镇… …
猴岛
来海口后,我们一路南行,第三天,离开兴隆前往南湾猴岛。
南湾猴岛位于海南省陵水县南约14公里处,我们一路畅通无阻,没有堵车。陵水县城看上去并不繁华,还不如我们那里的一个乡镇,街道两旁好多男人在那里喝茶聊天,据导游讲,他们这里,农活一般由女人做,男人只做点小本生意,有些在家带孩子,更多的是相约在一起,喝茶聊天打发时间,不知为什么,不只是海南,南方好多地方都这样,比如:四川、贵洲等地,都是女人养家,男人游手好闲,虽然海南景色怡人,但这里的经济好象并不发达,楼房低矮,居住简陋,很少有厂矿企业,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旅游业,再种些水稻糊口。
转眼间,我们已来到猴岛,因猴岛三面临海,所以,我们乘索道进山,坐在滑车上,俯瞰椰林随风摇曳,各种植物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远处白云朵朵,再看港口那一排排林立的船帆、渔排,还有那迷人的沙滩,加上坐缆车带给人们的刺激,让人觉得有种脱世陈俗的感觉。
原以为不就是个猴岛吗,猴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看的,去过才知道,猴岛的美与伦比,海南特有的灌木草丛,在这里几乎都可以看到,不像我们北方的山,植物品种单一,冷冷清秋。更让人惊讶的是,2000多只猴子,自由出入,旁若无人,你只要不招惹她,它是不会攻击你的,并且,它们各有各的部落,互不侵犯,和平共处,这里的猴子训练有素,首先是仪仗队列队欢迎我们,接下来的训猴表演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一顶绿帽子,被猴子们踢来踢去,谁也不肯戴,但却喜欢戴其它颜色的帽子,并且还故意倒蛋,非让训猴师戴绿帽子不可,令现场的人无不捧腹大笑,至于猴子是否知道绿帽子的真正含义,就无人知晓了,呵呵。
其实,想想,有时候人还不如动物可爱!
槟榔谷
槟榔谷顾名思义就是缤榔聚集生长的地方,因两边森林茂密,中间是一条连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故称槟榔谷。在那里,一株株槟榔树拔地而起,直冲蓝天,比椰子树威风多了,当然,更让人惊叹的是,居住在这里的黎族和苗族两部落。
一进门,我们就被两排黎族姑娘列队“波隆”,在这里,“波隆”是见面问候语,表示友好,欢迎的意思,同时捏一下客人的耳朵,撞一下客人的屁股也表示欢迎,她们用其特有的礼仪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当我们走进槟榔谷,沿着椰树缠绕的小路行走在黎苗村寨,观赏茅草屋点缀于槟榔林之中,那掩映的茅舍,摇曳的槟榔树,以及南方特有的花花草草,构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怎不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穿行其间,任一股股清新的空气沁入肺腑,这独特的天然氧吧,怎能不让人健康长寿,难怪这里的人会长寿,难怪被称为长寿村,行走于此,脚下像生了风,感觉特轻松。
走进黎族村寨,看见好多纹身纹面的阿婆在那里赤脚席地而坐,编织黎锦,而黎锦是黎族人特有的手工艺品,因图案精美、色彩艳丽而享誉海内外。据说,一条黎锦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织就,这里的纹脸、纹身也是黎族特有的民族习俗,是黎族保存的最古老的文化遗迹,这些婆婆们,年龄都在80岁左右,虽然很少说话,却很热情,你可以随意和她们其中任何一位合影留念。
再往里走,我们被一场场精彩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所吸引,她们身穿民族服饰,在绿树环抱下的草屋门前,在四面临风的演播台上亦歌亦舞,无论是黎族的歌,还是苗族的舞,唱的跳的都是那么的令人陶醉,更让人称绝的,当数他们的上刀山,入火海,他们那上刀山入火海和踩碎玻璃的工夫令人感叹不已,惊险的表演,透出了他们原始的彪捍和勇敢。这些节目我在其它省市也见过,好象也是苗族人在表演,可能这也算得上这个民族特有的专长吧,令我们这些北方人,叹而观止。
椰子代表海南,而槟榔代表黎家,在黎家,没有槟榔不成礼,自然,热情好客的黎家人,没有慢待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她们郑重地送给我们每人一个槟榔干果,请我们品尝那香甜的黎家糯米酒和筒子米,我们回之一礼,每人至少买了她一个槟榔鲜果,那可是黎家小伙刚刚从几米高的树上摘下的,食之,虽没有想象中的甘甜,也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面红耳赤,但味的麻辣与鲜美,却还是让人难以忘怀。
走出槟榔谷,不由哼唱起邓丽君的歌: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
谁先爬上谁先尝
谁先爬上我替谁先装
… …
难忘槟榔,难忘黎族的歌,苗族的舞,槟榔谷让我们一步三回头。
(未完待续)
|
|
|
*************************************************************** |
网友:一剑天(zqdzc@126.com)来自: At:2010/4/3 16:16:43 |
主题: 海南纪行(上) |
只知道静如的诗写得好,没成想游记也写得这么棒!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