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散文>>读 书
读 书
文 / 毛头 2010/3/25 16:13:57 发表| 已被阅读过 248 次| 评论0
    半亩方塘一线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朱熹的读书所得,我常崇拜之。但是,读书,就只有这样的感受吗,答案是否定的。读书由精读与泛读之分。这是鲁迅的见地,我则赞同。鲁迅还有一句: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说明一个道理:只要愿读书,时间不是问题。我们的许多老师还有学生和家长都有这样的看法,认为只有没有事情的闲人或者是不虚心学习的学生才有这个闲情逸致。其实,这是显然错误的看法。鲁迅有解释,同样的,生活中的典范也不少,记得山东某个文科状元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过:我爱好读书,抽一切时间读书,我读书的范围很广,没有什么界限,只要是感兴趣的东西知识性的东西我都拿来。曾经,他的父母也担心过他的这种读书习惯,最终由于他自己的执著感动了周围的人,再说,学业成绩也没有因此而出现下滑的现象,还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当然,主要是文科。这也是一个佐证。
    古代的人讲求诵读,现在我们的新课程中也有对于诗歌和古文这个要求。于是,就有人提出了“返古”的看法,认为,这是本末倒置。实际上,对于诗歌和古文的学习,最主要的方式方法还是诵读。因为,韵律美的体现都在朗读之中体会和体现,语言艺术的特点:对比、叠韵、双声等。
    我常常陶醉于朱自清的散文。梅雨潭的绿,荷塘月色多么美的散文诗。每一次读来都不愿释手。这些,用读简介的方法能实现吗?那种快乐的感觉,用电视电影的方式能体现吗?
    当然,我们应该注意,环境的重要性。这一点上,教师的身教作用非常重要,家长的耳闻目染也不可忽视。“大禹治水”不妨我们也时时试试,相信,老祖宗的法子会有用的。
    文章是“睡美人”不是“木乃伊”,题海代替不了读书。它能给人灵感,让思维活跃,让兴趣勃发。不用担心什么,还原语文课堂地本色,放心大胆的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大声地叫醒这个沉睡的美人吧!


毛头第二日于办公室
2008年7月28日
***************************************************************

还没有评论

页数: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