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墉修长城
|
文 / 牧羊大叔
2010/7/3 18:55:46 发表| 已被阅读过 316 次| 评论0篇
|
 |
战国时期齐国修建的巍巍齐长城,到如今经历了几千年风雨和战火,已基本上城倒墙塌,只有章丘文祖镇地段城墙仍展示出雄伟壮观的气势。据候补知府署济南府知府吴烈(咸丰11年 公元1861年)撰写《修筑长城岭石墙记》之碑文和文祖镇文祖南村李氏碑文和祖谱记载,这段长城由清代监生大宾李世墉在咸丰10年筹资所维修。
李世墉,章丘文祖南村人,生于嘉庆十五年,享年八十七岁。此人耕作农田,开挖煤窑,为人豪爽侠义,扬善嫉恶,周济穷人。有“排人忧、济人难、救人急”的高度评价。属当时的社会名流。他二十岁时,文祖村周老汉去埠村卖豆腐,此村一个恶霸绅士天天要豆腐却不给现钱,让周记帐,说秋后一块算帐。到秋后,周老汉去讨帐,这恶绅不仅赖帐,还纠集村痞将周打伤赶出村里。李世墉得知此事后,气愤满胸,主动找到周老汉家,让其带领去埠村讨帐。那恶绅见来了位毛小伙子,表面上连连赔礼,又泡茶又递烟,暗地里却招来了一位有武功的家丁,耳语出一条毒计。那家丁趁用壶满茶水之际,说:“小老弟,不打不相识吗嘛,今天认识明天就是朋友了。”说着,一掌向李世墉的肩头拍去,一下把李的肩骨拍裂。李世墉强忍疼痛,面带笑容说:“伙计,你这一招是挠痒痒的架式,我陪你耍几下咋样?”那家丁见状大惊,灰溜溜地离去,恶绅只好如数付帐。就是从那时开始。李世墉名声大振。
咸丰年间,宫庭混乱,社会动荡不安,地方上更是匪盗四起,文祖镇常常受到强人地袭击。李世墉为村庄安宁,开始慕资修建文祖城墙。工程刚开始,有两个工头为榨取钱财,故意把筑墙材料算高,价额高出两倍之多。李世墉看完算料单后,识破其奸诈用心。却又连声说:“算的地道,算的地道。”两位工头暗暗得意。就在这两位工头包建的城墙即将完工时,却来了两位布贩。拿一根秫桔量布卖布,其长度比白布尺长三倍多,价钱却一样。俩工头见状,立即把布全部买下。城墙验收时,李世墉拿着那根秫桔来量城墙,一个工头忙说:“李二爷,哪有这样的尺啊?”因李世墉排行老二,又有功名,人们都称李二爷。李世墉厉声道:“你们买布能用这样的尺,量墙也能用。为防匪患修此墙,花费的是百姓的血汉钱,你们却昧良心榨取,是何道理?”义正词严地训斥,使俩工头羞愧地低下了头。
在李世墉地带领下,历经三载,文祖修建了绵延数里的围墙,并修复了南(望鲁阁)北(长之阁)东(望晓阁)西(向华阁)四座阁门和三个湾塘;并铺了部分石铺街道,还在马家场建起了一个大戏台。这些公益设施地修建,不仅能防匪患、安居民,而且为百姓的生产、生活、娱乐,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清代咸丰10年,章丘知县为防捻军进攻,筹资修复章丘境内的齐长城,并有章丘知县李恩绂任总理工程,领头施工的重任便落在李世墉肩上。人们都知李的处事为人,又有修文祖城墙的威望,资金很快筹齐。李世墉又组织民众,并亲自上施工现场,不足一年便修复了三棵树南的城墙和锦阳关。并由绣惠高家出资安上了锦阳关关门。只可惜,锦阳关在日本侵略中国时,又被扒掉建了碉堡。二零零五年夏,锦阳关才又得重修。
李世墉传说的故事很多,本文只根据有记载所写。他那勇于惩恶扬善、为人排忧解难的精神,值得后人们学习和借鉴。
(原载《联合日报》) |
|
|
*************************************************************** |
还没有评论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