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绣源河抒怀
|
| 文 / mh970307
2010/10/10 19:54:44 发表| 已被阅读过 310 次| 评论0篇
|
 |
水以岭分,岭以别界。章丘西南与历城、泰安、莱芜分界处有山岭名七星台,水向东、北流者,皆为章丘境,是为巴漏河之源头。此地林茂水丰,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山体构成主要为砂岩,此种岩石涵养水分极佳,有“山多高,水多高”之说,后该地辟为齐长城风景区,汇山上泉水,在半山腰筑成大拇寨水库。以供景区和七星台宾馆饮水、生活之用;另有“瑶池”,周边奇花异草、峰峦滴翠,自有一种“别有天地非人间”的脱俗之感。
七星台下有岳滋村,群山环抱,泉水穿村而过,家家门前架起了小桥,有着江南水乡一样的精致秀气。有好事者点数村庄四周山上的泉眼,竟有200余处,因此又被誉为“百泉山庄”,《济南时报》曾做过专题报道,村里人现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泉数最多的村庄”,如能申报成功,则章丘又多一处观泉胜景。
水随山转,绵延而下,小溪叮咚,清冽见底,水草招摇,虾香蟹肥,滋养了两岸村庄。官营、射垛、麦腰、山圣圈等村周边山上的群泉不断注入,水势渐大,汇入龙王岭水库。
另有泉群,经七星台东北方向的十八盘、小石屋、西车厢、东车厢等村汇集成河,注入百丈崖水库中。经两大水库暂时调节后,总汇入垛庄水库,亦即海山湖。海山湖位于垛庄镇政府驻地以南的西巴漏河上游,流域面积56平方公里,总库容127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94万立方米。湖水为汇集上游泉水而成,可谓万泉成湖。水库于1966年10月开工至1968年8月竣工,大坝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坝长460米,顶宽5米,最高处38.5米。另有与之配套的龙沙、白石两大水渠,解决了下游的人畜吃水和万亩农田的灌溉。两大水渠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逢山钻隧道,遇谷架渡槽,设计巧妙,气势宏伟,实为章丘的“红旗渠”,是章丘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亦是章丘人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垛庄水库灌区高效节水工程实施后,皆弃之不用,若不加以保护,数年之后,遗迹将荡然无存。
开工于1997年下半年的垛庄水库灌区节水工程,使垛庄的泉水得到了充分利用,绵延近百公里的灌渠,不仅解决了灌渠沿线的垛庄、埠村、文祖、双山等乡镇街道的人畜吃水和农田灌溉问题,而且为章丘旅游业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光辉前景。游人如织的济南植物园、胜似江南的明水景观河道,莫不拜垛庄的泉水之赐。
西巴漏河流域钟灵毓秀,人文鼎盛,哺育了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词山曲海”的李开先、一代廉吏李廷启、书写百脉泉池北壁两端之对联“名泉经年觱沸,宝刹此日庄严”的清代举人王翰等诸多先贤。沿巴漏河通往泰山的长古栈道,是过去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商人旅客去泰山参加祭祀、降香、还愿、经商的必经之路。途经的埠村是重要的中转站和商埠,大观是当时埠村的标志性建筑,游人在埠村大观问及去泰山路经何地时,老道便与指路,“经沙湾、石屋、渗水湾、后关独路杨家圈,两天就到了”。从埠村大观夜半钟声后备马上路南行,经过沙湾(大沙滩)、石屋(是用石板修建而成的供游人避风雨的石屋子),到了南明天就亮了(南明因此而得名)。据说过去从埠村到垛庄要趟十八道河,行人饱受趟河之苦。泰山奶奶便用拐杖在渗水湾沙滩上一捅,水便从这里流到明水去了。从此游客再不受趟河之苦。
正是看中了埠村的优越地理位置和优质水源,众多食品加工企业及与之相配套的食品包装加工企业纷纷来此投资兴业,形成了章丘的食品加工产业聚居区。总投资10亿元、产能50万吨的山东银鹭,现已完成投资6亿元,今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总投资2980万美元的娃哈哈济南恒枫饮料有限公司,现已完成投资2.3亿元,全部生产线投产后,可年产茶饮料5000万瓶、果蔬饮料4000万瓶、咖啡饮料5000万瓶、含乳蛋白饮料1亿瓶。此外,康师傅、可口可乐、欣和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也都相继落户章丘,宏全食品包装、福贞金属包装等企业也随着食品企业的入住,在其周边形成了产业链条,有力地促进了章丘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我市沿巴漏河风光带的进一步开发,西巴漏河必将成为章丘经济发展和生态产业的又一条“黄金走廊”。
|
|
|
*************************************************************** |
还没有评论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