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随笔>> 新农村建设的见证
新农村建设的见证
文 / 一剑天 2010/10/22 9:59:00 发表| 已被阅读过 307 次| 评论3
    我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九五三年。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喜欢和小伙伴们唱那一首首的歌谣:“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出门坐汽车,不用步下走;电灯电话,楼上楼下”。
大人们说:“盼着吧,人们的俗话终究会变成实话”。
    后来上小学了,老师启蒙我们说:“等你们长大了,我们国家就发展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时代了”。当时,我们还是懵懵懂懂的孩子,什么是电灯、电话?没有见过,根本不懂。也不知道电灯、电话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那时,我们住的都是平(草)房。心想,我们能迎来一个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时代吗?听老师和大人津津乐道的描述,给我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一个个梦想和科幻的理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在经历了农业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那段艰苦的岁月之后,一步步的走向了新生。
  上世纪的70年代初,我们村通上了电。村里安上了电磨,结束了人们推石磨磨面的时代;家庭经济条件稍好的家庭安上了电灯,真正实现了点灯不用油的日子;三秋期间,生产队用上了拖拉机耕地。看到农民从此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掘地耕种,少儿时的歌谣变成了现实,农民的生活在天天发生着变化,甭提有多高兴了。
    我的家庭因人口多,经济条件差一些,对新生活格外的憧憬,一家人就计划着省吃俭用,节约资金,改善家庭条件。
    1975年冬,我们家终于安上了电灯。从多少年来就用小煤油灯,到用上明晃晃的电灯,全家人对生活的前景更加充满了希望。
    改革开放以前,我的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用电器,只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到了80年代的中期以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家庭电器化开始走向家庭生活用品信息化时代。这时,我家的生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经济收入有了部分积蓄后,就购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和录音机。1995我家就安装了程控电话,1996年,我有了第一部手机;1998年,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2000年,我家又购买了一台电脑和一台VCD机。后来,家用电器迅速在家庭普及,购买家电,成为我们农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家先后购买了电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等家电产品;2008年,我家在刁镇“瑞祥名城”购买了三室两厅两卫的楼房,去年乔迁了新居。建国短短60年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亿万中国人的奋斗、努力,我们不仅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走向了家庭生活信息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我看到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楼房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农业机械化越来越普及;农民的家用汽(轿)车越来越多;农民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和共和国一块成长,目睹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坚信,只要我们沿着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一定前途光明。
***************************************************************
《 新农村建设的见证》相关评论 共3

网友:赵杰(Zhaojie6801@163.com)来自: At:2010/10/27 21:57:27
主题: 新农村建设的见证
唉,不知道该称呼嫩“一哥”哪还是“一姐”,俺自称是“诺大”的年纪,没想到您比俺大了那么多岁,惭愧。



网友:一剑天(zqdzc@126.com)来自: At:2010/10/26 12:52:07
主题: 新农村建设的见证
是的,好久没见面了,很是想念。您的建议很好,可以考虑。



网友:坨凹山人(zhenguo.1965@163.com)来自: At:2010/10/25 14:23:53
主题: 新农村建设的见证
很久没见面了,建议写村志。




页数: [1]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