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漫骑士
|
文 / 太让鬼为难了
2010/10/31 17:04:44 发表| 已被阅读过 209 次| 评论0篇
|
 |
我有一个好朋友,见到学校里有被包养,告诉我想写一个剧本,就拿这豪华车从学校进进出出来写,希望能拍出来引起反响。被包养的事情,这对于我来说,似乎是一堵混沌的墙。因为我不能清楚的得到一个概念,来反映被包养的本质。
小三,包二奶,包三奶的事,确实在当前社会舆论中有着巨大的反响。一旦染指,必然成为千夫所指。
最近我看过的一部电影《80后》。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离异家庭下成长的孩子的恋爱,当然,我很向往那种青梅竹马的终成眷属,拥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才值得令人神往。有朋友告诉我,这电影在说80后的孩子都是离异家庭下成长起来的,不符合实际。这种断论不符合逻辑,因为所有的电影不是给我们几个人拍的。电影中的离婚不是反映我们80后成长的家庭不和睦,重点不在这里,电影背景是将90年代前期大环境里的国民离婚率倍增的状态反映出来。电影里面的舅舅,是一个先富的例子,在后富跟不上的经济时期,就是因为包养二奶使其怀孕离婚的。
由此,我不需要一个被包养的概念了,包养被包养断然区别于爱情。爱情的本质属性,是以男女双方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前提,以自由恋爱为基础,以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为己任的情感行为。包养被包养的概念,是以男女双方异同欲望和目标为前提,以Money为基础,以一方失去婚礼前信誓旦旦的责任,一方丧失道德为方向,愈发展愈败坏的交易。可见,一个男人或者女人对财富有了欲望,他可以跟另一方做交易,这就是包养的本质。
这里,我想到的是前一阵子《蜗居》的上映,我虽然没有看,但从评论上,晓得女主角什么枣(?洗澡?)就是一个千夫该指。可是,未婚枣有一段感情,为什么放弃掉?这,可能是那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在她们眼里,美好就是要这样做,可故事的结局是这样么?
渴望富裕渴望美好是人之常情,我不会反对。有人说,人之思想异同,每个人美好的认识不同,所以每个人为美好的付出就有所不同,这一点我不同意。“被包养美好”和“被包养不美好”两个反对概念,总有一个必然是错误的,是模棱不两可的。
那么既然婚姻要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爱情观概念是感情的表现形式。为什么结婚要看重对方的家业?对方的房子,存款?那与被包养有什么两样?嫁入豪门与倒插门有美好的前途没有人敢保证!只要惺惺相惜的对方不是自己的负担,是能够产生感情的,我想是可以结婚的。
谈到男女,生活里,处处站着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也就是那些“滑头派”,在我看来,男性居多。女性的现实,我管她们叫“现实派”。有很多女性表现出,甚至直言不讳的对我说,她现实。俗不可耐。
现在张艺谋导演的艾米小说《山楂树之恋》电影版上映,老三与静秋“一辈子”的爱情触动观众,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悲情剧,但两个演员朴实的演技着实令我感动,剧情到没有令我感动,反而觉得残酷。我很希望,纯爱能引领现代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在我看来,婚姻是把一个外人变成了自己的家人。然而当女性改变爱情观后,我发现婚姻虽然把是一个外人变成了自己的家人,变好了是一家人,可变不好就成了仇人。
虽然我向往青梅竹马的终成眷属,然而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机会了。不过,拥有一份真情实意的爱情直到结婚,我还是没有放弃的。共同争取来的富裕和美好才是真的,而“被富裕”就是对自己无能的肯定。我不希望生活里只有吃喝拉撒的行尸,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做一个浪漫骑士。
我们做这件事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好样的。
|
|
|
*************************************************************** |
还没有评论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