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的那点记忆
|
文 / 焦王
2011/1/19 21:40:55 发表| 已被阅读过 452 次| 评论6篇
|
 |
(一)一部小说
五月,经朋友宋先生推荐,开始看一部网络小说《官路风流》。我对小说真的很不感冒,犹如对连续剧,没有这个耐心,也没有这个时间,何况官场、职场,自己都觉得像个小老头,看这个没啥意思了。宋先生说,你会喜欢的,因为好像有我们的影子。于是我就试试看,结果还真就上了套,没读几节就上了瘾。那段日子真是有空就看,甚至晚上不回家也要看上一会。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很红的网络小说,而且它也有了一个雅致点的名字——《侯卫东官场笔记》。作者是自称某省某市某局局长的小桥老树。
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就我这般年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艰苦就业、不懈创业,直至平步青云的历程。生活的磨难、工作的辛劳、感情的纠葛、人生的感悟都融入在一桩桩大事小情之中。时代印记较为明显,难怪成为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的“偶像”。数次听人谈及对这部小说的感慨,对主人公的善抓机遇、贵人相扶、美女倾慕无不啧啧称奇。其实,在心里我已经总结出任何感慨的根源,也就是吸引我们的根源——有理想和抱负而又没法实现理想和抱负的人的最爱。
(二)两部电影
周围潮人不少,我唯一能够赶上潮的就是分享潮人们的电影。最新的大片无论怎么防盗版,总会很快就在周围复制开来,就像当年传抄的黄色小说。不用进电影院,那些大片大腕的电影就一一欣赏了。这些电影大都拍的精到,有所共鸣,只是有的片子共鸣的时间较短,看完如后觉得不错,评说上几天后就忘了。而久不能释怀的是一新一老两部电影。
新片是《非诚勿扰2》。王朔的作品、冯小刚的导演、葛优的演技,做到了强强联手,姑且不论,单说影片的情节。年轻人说2不如1,中年人说2大于1。年轻人追逐的是浪漫情怀的激情,老男人追求的浪漫情怀中的深沉,于是我站在后者的立场上。影片不仅有对爱的执着,还有对死的诠释。影片两大亮点,就是开始的离婚仪式和结尾的人生告别会。离婚也要搞个仪式,只能说是一种创意,或者是影片搞笑的需要,真的难以推广开来。而人生告别会,虽说别出心裁,但很有意义。它的意义何在,那是一个大题目,是人生的态度、唯物的观念、开阔的胸襟、乐观的精神。
老片是《花样年华》。《非诚勿扰》是上扬的,《花样年华》是下压的,总体较为压抑,而我喜欢轻松愉快的影片,所以开始并不在我的视线,以致获奖多年也不知晓。偶尔看罢,影片确实很吸引我,以致看了多遍,有种难以诉说的感觉。我觉得《花样年华》拿什么奖都不为过。它不是什么巅峰之作,但它是独立成峰的典范,而且这个峰不是一般的高度。情节较为简洁,但人物刻画的好,唯美的色彩、唯美的音乐,舒缓的节拍,使我觉得整部电影就是一部镂空的艺术珍品,有着完美的工艺设计,有着足够的想象空间,使人只能远观不能亵玩,只能揣摩不能造作。我曾数次想以此片写篇电影评论,都觉得力不从心而罢笔。
(三)三个群
文友。在小桥上写了六年文章,认识了不少文友,参加了不少活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N次小桥“变革”。回头看看,短短几年,桥上的笔友换了一茬又一茬,坚持下来的屈指可数,难免嘘嘘而叹。更经历了各种小桥之痛。小桥的历史,应该是部创业史、发展史,而不是斗争史,应该是文学创新的旗帜,文化传承的旗帜,而不是搏斗的竞技场。于是,看惯了刀光剑影,自己也就抽身隐退,读自己的书,写自己的文,越来越多的场合不愿参加,圈子越来越小,我却越发悠然自得。
驴友。都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会休息可是不让我休息,真是想休息也没机会。从2010年初在朋友的忽悠下开始跟着爬山,于是爬山也就断断续续,每月一两次,一年下来也爬了不少山头,从爬不了多久就气喘吁吁,到如今一天爬六七个小时不成问题。瘦人变得更瘦了,俗称精瘦。到了群山之中,就会忘记一切,群山是别样风景,高呼几声发泄郁闷,让一切工作与忧愁见鬼去吧。也认识不少驴友,但接受文友圈子的经验教训,低调、友好、偏远的站着,坚决不往核心圈子里钻,否则那就是闲操心了——无聊加太累。
同学。各个阶段的同学比较多,2010年难忘的却是初中同学。12月18日搞了次初中同学聚会,虽说不过年不过节,但七十来名同学到了五十五个,有些都是专程从外地回来的,因为这是毕业二十年来第一次同学聚会。很多同学都不敢认了,气氛很融洽,过程很难忘,可以说搞了一整天。聚会带来的两大收获,一是交流与回忆。在同学的聊天群中,各个版本的照片视频至今层出不穷。而我也时常回忆上学的那段时光,和同学们调侃几句。二是生病与吃药。作为聚会的后遗症,我元气大伤,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简直成了药罐子。
(四)那群老男人
时常注视和自己同奋斗的那群老男人。无论得意的、失意的,能唱的,还是能喝的,总体感觉大家都很忙。除了聚会,难得一见。大家让我做秘书长,我就轮流敲竹杠,今年各种聚会活动搞了五六次,大家都还是尽量参加的。在一起无非就是打牌喝酒聊天,但感觉就是放松,就是惬意。见面总是那么亲近,无拘无束。无论谁的进步或成就就是大家共同的进步或成就,无论谁有事相求大家都会鼎力相助。如今老男人日趋见老,皱纹都不少了,头发开始稀少了,但都还在各自岗位上扎实地干、拼命地干,都还想有个好收成。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看到他们我就看到了自己,幸亏大家结伴而行吧。
|
|
|
*************************************************************** |
网友:净心(hqjssw@163.com)来自: At:2011/1/23 20:40:01 |
主题: 2010年的那点记忆 |
一年细数下来能有多少记忆呢?值得记下的又能有多少呢?你不错了。呵呵 |
网友:清风弄竹(qingfengjiang@163.co)来自: At:2011/1/22 16:14:51 |
主题: 2010年的那点记忆 |
久不来这里了,今天打开小桥看到您的文章,很欣赏您对《花样年华》那一段评论,我个人也觉得这部影片的确很唯美,像您说的感觉就是一部镂空的艺术珍品。 |
网友:一剑天(zqdzc@126.com)来自: At:2011/1/20 18:56:11 |
主题: 2010年的那点记忆 |
难得的感悟,说出来我们共享了。做过几天就是春节了,还是先问好吧。 |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