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诗歌>>记忆
记忆
文 / 山野小镇 2011/2/22 9:44:20 发表| 已被阅读过 172 次| 评论0
其实,坐在这里,随意地敲击键盘,所打下的文字并没有任何深意。只是单纯的记录。记录下我记忆中的零散碎片。没有任何主观的意图。更没有评判的意味。。。。。

安哥拉就是我。吉拉姆是我的妹妹。之所以用这样的名字,是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并且我一直都感觉我的童年所居住的小镇有一种欧洲十几世纪那种宁静的庄园的感觉。

安哥拉(五岁)家位于小镇汽车站的后面,小镇很小,只有几条平行的街道。小镇被火车站及火车铁轨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小镇刚形成时,一切建筑都在火车铁轨的南面,铁轨的北面是一望无垠的庄稼地。绿油油的庄稼地沿着铁轨的轨迹蜿蜒向前,神秘壮观。特别是盛夏时节,那绿色的高高的玉米地,在风吹过时,留下一层层绵延起伏的绿色的浪向远处推进,直至目之穷尽。随着本的人口的繁育,外来人口的迁移。小镇现有的规模以满足不了迅速而来的变化。渐渐的,在不知不觉中,火车铁轨的北面也建起了一排排砖瓦土木结构的房屋。不过,那些建筑,大多是供人家居的。小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依然在小镇的南面。小镇的南面,以火车站为中轴,小镇分为东西两部分。两边分别是汽车站,旅馆,各种商服,居委会,学校,医院等等。

安哥拉家是一片低矮的草房,草房的外面是用各种细木杆钉起的围栏。围栏外是一条短而细的土路。安哥拉每天都和妹妹(3岁)吉拉母在围栏内外玩耍。玩耍的内容基本雷同。一项是用手或小铁铲挖起一些土,倒上水。和成泥饼,在泥饼中间用拇指按一个小坑,然后往泥饼的坑中吐口吐沫,嘴里不停的念叨:“轻锅,漏锅。。。。”然后,猛然站起,手里握着刚刚做好的泥饼,狠力的向房屋的土墙上摔去。如果谁的泥饼中间破了,就是谁输了,那么输家就要从自己输了的那个泥饼中摘取一块泥巴送给赢家。以示臣服。这种游戏,安哥拉和吉拉母好像一直玩到七八岁的样子。再有一种游戏,就是安哥拉每天手里都拖着一把小铁铲,每当空中有隆隆的声音,安哥拉和吉拉母都会不自觉的仰起头,用目光在空中寻找那个刚刚放了屁的线飞机。线飞机是安哥拉和吉拉母起的名字。飞机每每从安哥拉家飞过时,总是尾巴后面拖着长长的一股白烟。安哥拉管它叫白线。每每隆隆声响起,安哥拉和吉拉母就会追随而去,安哥拉跑在前面,手里拖着把小铁铲,由于是处于跑的状态,小铁铲在夏日的土路上,因为摩擦,而发出一种刺耳的嗤嗤声。吉拉母手里总是握着一把小铁钩,这种铁钩是家里人用来弄灶膛里的火而做的一种用具。用这种铁钩翻整灶膛里的柴。吉拉母的铁钩在土路边的围栏上当当地划过,在午后的夏日,这种声音让人烦躁。安哥拉和吉拉母大多时候是追到汽车站之后,就不再追了。一是,线飞机已不见踪影。二是,再远的地方,也不是她的活动范围。似乎,马路的那一面,永远都是神秘而不可测的地方。妈妈给出的范围,就是马路这边的汽车站和与自己家相隔不远的姥姥家。

安哥拉和吉拉母一般是吃过早饭后,在自家院子里玩泥巴,之后是追飞机,再之后就是在汽车站里玩铁杠翻转。铁杠其实是就是汽车站里用于检票而在检票口处里的两根铁棍,就像现在学校里的双杠。人在两杠之中有秩序的排队检票。这里几乎是安哥拉和吉拉母的人间天堂。炎炎夏日,这里遮荫避暑。真是个好去处。(待续)
 

***************************************************************

还没有评论

页数: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