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散文>>龙山古槐
龙山古槐
文 / 坨凹山人 2011/2/27 17:06:45 发表| 已被阅读过 225 次| 评论2
    龙山村有两棵古槐,一棵在太平寺街,一棵在顺河街。都被列入了济南市的“古树名木”。编号分别是B7—0017、A7---0015。关于古槐的树龄,有人说是唐槐,有人说是宋槐,还有人认为是更加古老的原生树毁灭之后根生出来的“子孙槐”。
    在秋风摘下一片一片树叶的时候,我越过巨野河古老的石板桥和烽火台,沿着一条曾是千年古道的黄土沟畔,走进了龙山村,经过玉皇庙、马号街口就望到那棵倔强生长的古槐了。
古槐被多边形铁栏护围着,斑残苍僵的躯体探向街心,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然而,树冠的枝条却都是积极挺拔的,直直地向着空中生长,和主干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不用思维,就很容易让人想到“鹤发童颜”这个词了。
    太平寺街也叫前街,最早是一条古道,有文字记载的是谭国大夫的诗句“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还有宋朝的苏东坡,他自济南去密州赴任,也是走的这条路。他的诗句是这样写的:“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他又写了《夜宿龙山》的文章,文章中说:“予过济南龙山镇,监税宋玉国出王氏《华严经解》相示……”于是,在这位大文豪的诗文集中又增添了一篇关于佛语辩论的文章。
我想,自从古槐诞生的那日起,它就是这条古道的忠实守卫者了吧!
    望着古槐,追溯着历史,心不由遐思飞想了起来。
也许,唐王李世民大军东征高丽时,战马曾在古槐下嘶鸣?金人灭宋时,铁蹄也曾在树下践踏?还有明朝《宝剑记》的作者李开先,他曾在龙山建造了一座小楼,名曰“逍遥楼”。其实,被罢官的李开先心情并不“逍遥”,或许在某一个月明星灿的夜晚,他独自走出小楼,抚摸着古槐残鳞一般的树皮,仰视茫茫太空,发出了无限的感慨?更有趣的是,心的飞扬还触及到了清朝淄川蒲家庄的那位蒲松龄老先生,我好像看到了他骑着毛驴,一次一次地从古槐下经过去济南府应试,又一次一次的铩羽而归……只是可惜,这位老先生没有给古槐也留下一个“聊斋故事”!
    秋风中,我移动着身体,对古槐远观近视,思绪象一只只鸟儿飞起。又像一片片叶儿落下。鸟儿带走了历史旧事,叶儿像一片片重启的书页。我拣起一片,细细的阅读,似乎又听到了解放济南的炮声,土地革命的号角,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迎风起舞的猎猎之声……一段段鲜活的过去,都跃然在这一片片泛黄的叶子上了。
    从另一个侧面看,古槐的树心已经被日月的风雨吞啮,形成了一个凹形槽的壳,极象一只从远古驶来的独木舟。而树体中间挺伸起的一截枯枝,就是古船的桅杆了。是的,古槐从遥远的历史长河中驶来,带着搏击风浪的痈疤,又向未来驶去……
    顺河街的古槐,最富有传奇色彩。
传说,在日本侵华期间,有一队日寇驻扎在古槐下的民宅内。古槐树梢上有一个老鸹窝,每当鬼子休息的时候,两只老鸹就喳喳喳的叫个不停,搅得鬼子不得安宁。一日,两个鬼子踩着梯子举着竹竿去捅老鸹窝。谁知,老鸹窝里竟然落下了两块砖头,砸得鬼子头破血流……时间又很快流逝到了70年代,在一个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夜里,古槐遭遇雷击,主干折断。古槐倒下了,它没有砸向民宅的房屋,而意外地倒向了街面。于是,两段历史时期的事情接轨了,一个关于古槐“憎敌爱民”的故事诞生了,一直流传到现在。
    而今,古槐的英武雄姿消失了,留下来的是受人崇敬的精神和一截一米多高的树桩。树桩木纹爆裂,树心朽空,即象是一只残沿的大水缸,又象是一尊古老的树化石。有一年,不知是风儿的力量,还是鸟儿无意的衔落,一粒种子落在了树桩下。春天,种子发芽了,顶出了两瓣绿叶儿,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长成了一棵小树,枝上生出了刺儿。几年后的“五一”时节,树枝上挂满了串串银玉色的花儿,引来了蜜蜂,诱来了蝴蝶,馨芳了街巷,美化了环境。这是一棵刺槐,龙山人按传统的说法叫它洋槐。
    又有一年的春天,古槐根部的黄土隆了起来,裂开了几道小小的缝。不几天,土缝里拱出了一棵小槐树。人们惊呆了,惊喜了,古槐的根依然活着!
    小槐树笔直的长高着,和洋槐异株共生,和谐共荣,在古槐老桩的怀抱中,直径渐渐超过了碗口,枝叶互容杂接,共同为村民撑起了一把绿色的伞。国槐的花儿谢了,洋槐的花儿开了。秋天,一棵悬起了槐豆儿,一棵吊出了槐荚儿,妙趣横生,象是在变魔术。龙山人诙谐地说,两棵树儿,一棵是古槐的孙儿,一棵是古槐的外孙。也许,在多少年之后,当它们零距离生长的时候,会合二为一,成为一棵连体树。那时的情与景,肯定会更加丰富多彩与光辉灿烂!
    古槐用生命的延续和宽容的胸怀,复生了。这不是单纯的克隆,这是对美好世界的热爱与追求。我望着古槐的残体,深深地鞠了一躬。



***************************************************************
《龙山古槐》相关评论 共2

网友:坨凹山人(zhenguo.1965@163.com)来自: At:2011/3/4 16:02:04
主题: 龙山古槐
感谢雪花飘飘读评



网友:雪花飘飘(zhangjun6707@163.com)来自: At:2011/2/28 15:06:08
主题: 龙山古槐
古老而新奇的槐树,惬意而优美的文字。描绘的真有诗情画意,写得好。




页数: [1]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