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老屋
|
文 / 茕茕孑立
2011/3/14 10:53:23 发表| 已被阅读过 249 次| 评论0篇
|
 |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头到脚都淌着封建思想的血液,所以她想多生儿子,以报父亲是独子,吃了不少人单力薄亏的雪耻。无奈一连生了三个女儿,也没见个带把的。此时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在农村轰轰烈烈展开,母亲依然冒着东躲西藏,夜不归宿的危险生下了我。我的到来使父母唯一的希望破灭了。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父亲在煤矿上班,家里农活全靠母亲。和大姐二姐同龄的男孩人家,几个半大小子向小牛犊似干农活,而我们家,就是挖圈粪还要等父亲下了夜班和母亲一起干,父亲常叹气说:“女孩家不顶托,看来我这辈子是跳不出这圈坑了••••••”
眼看我们四个女孩长大,母亲就想攒钱盖房子。真正使母亲下决心盖房子的是:邻村一家没男孩的人家,招了上门女婿以续香火,再说父亲精神受了刺激,不能正常上班,家里确实需要一个男劳力。
可是盖房子是需要钱的,家中父亲吃病保工资少得可怜,那么钱从何来呢?母亲说会有办法的,就在小本本上让大姐记着:二姨家三佰,三姨家三百,表叔家五百,表舅•••••• 其实没钱也要盖房子并不是我母亲发明的,那时候家家都穷,没见哪户人家是攒够了钱来盖房子的,就连我们村大队书记家盖房子也是不例外的借钱,大家都是这么磕磕绊绊将房子盖起来的。
真正要花钱是备木料 ,砖瓦 和沙子。
所幸的是我们院里有两颗大槐树 ,胡同里有棵大槐树。母亲就趁着当木匠的舅舅空暇,把那几棵树砍了,做成了门、窗、梁,省了不少钱。
当时稍微有钱的人家盖屋用黄沙,可我家没钱,只能用土沙。我们家在巴漏河边有块沙土地,母亲就领着我们姐妹四人去挖,挖出后再用小筛子在水里使劲摇,将沙中的土冲走,等一次攒够三小车后,母亲便栓上绳子 ,她推车我们四人拉车,给别人的感觉就像一只大蚂蚁领着一群小蚂蚁拖着一只大青虫在不停地爬呀爬,拖呀拖,无休无止,从不疲倦。等过了又陡又长的堰头小道上了大道,母亲便自己一辆独轮小车,我给大姐拉车,三姐给二姐拉车。
至于砖瓦,是得花钱买的,五间屋需几万块砖瓦,母亲照样用运沙的办法。我们像燕子衔泥般干了若干天,还是差很多,不过母亲已经很知足了,因为我们每块砖省五厘钱的运费。最后不得不雇用别人的拖拉机运。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随着一挂鞭炮的炸响,房子在卜算的黄道吉日开工了。因为那是在秋后,农活少,七姑八大姨都有空来助忙,饭是要管的,母亲积攒了两年的小麦都派上了用场,每当我半夜醒来都会看到母亲在忙碌着蒸馒头 。
当最后一片瓦盖完后,母亲明显的老了。不知有多少人当面或背后夸母亲能干,或许,这是对母亲受尽万般辛苦最好的安慰。遗憾的是,作为上门女婿的大姐夫,自己盖了一栋二层小楼,并不住母亲盖得房子。几年后,我们几个也相继出嫁,老屋里只剩下了母亲和父亲。
母亲越来越老,大姐夫让父母搬到县城有电梯的房子住,母亲却执意不肯离开她亲手盖的房子。她始终认为她的老屋最好。她精心收拾屋子,并在院子里种上葡萄树和各种花草。她不愿搬到任何地方,因为那老屋的每块砖瓦都渗透着她的汗水。
今年大姐夫办工厂,贷了不少款,母亲和父亲商量把老房子卖了,给大姐夫还贷款。其实她并不知道那几间房子已不值多少钱了,她只知道那是她苦苦奋斗建成的祖业,很值钱,永不贬值。
大姐夫说:“别卖老房子了,等我们老了再搬回来住。”母亲欣慰的笑了,上门女婿能住上她盖得房子是她一直所期盼的!
|
|
|
*************************************************************** |
还没有评论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