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地重游其乐融融
|
文 / 那年那月1989
2011/7/13 9:12:22 发表| 已被阅读过 166 次| 评论0篇
|
 |
为了儿子的事,我又一次回到了母校。一路上给儿子讲着我在母校的陈年往事。儿子非常感兴趣的听着。最后感慨的说“妈妈,你看你要是还在这里该多好啊。”“是啊,如果不为给你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我还真的就不走了。”说着,那一栋在路边突兀高耸的楼房映入眼帘。在我的眼里,他依旧那么的年轻漂亮,那么的温暖亲切。这是几处中学合成的一所大中学。虽说在这里只带了一个暑假,但是还是我们那帮人,只是那个暑假没过完就离开了。
于是很熟悉的把车停进了楼前,突然有些失落,人呢?空旷的教学楼依旧,可物是人非。学校里杂草提醒我,放假了,都走了。打个电话吧,不错,好友在值班呢,一会儿就见老李身着一身黄色运动服,从教学楼生跑下来。边跑边问候着,这是我才觉得再来我是客了。正说着,楼上又伸出一脑袋,打着招呼,奥,小老弟,长发不见了,换成了利索的小平头。看上去年轻多了精神多了。批评我换号又输上新的号。接着楼上又露出一大脸,原来是刘欢啊。多年不见,还是像刘欢一样的派头。说笑了一会,我得再继续办正事。约好吃饭的点辞别了这几人。
转眼又回到我的第一母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母校,我在这儿上的中学,又回到这里参加了工作。只是他确实老了,到处斑斑驳驳,杂草丛生。在一处图书室里看到了几个老朋友。小李依旧的年轻,一问儿子上三年级了。老李教过我儿子美术,我的老同事,我教过他的儿子,听说今年高考,那个顽皮聪明的小子居然没考好。那个当年我们一块上函授的没带钱已经当上了什么主任,奥,怪不得言语不多呢,恩,变得矜持了。小刘老师还是那样,原来我俩还是老搭档呢。
这还不是报名的地点,再往后走终于看见了几个标志。电话响了,是领导打来的,很客气然后说费用不交,已经通知了有关人员,我感动得不得了。说着,那边我最熟悉的大姐已经给儿子切好了西瓜。原来张大姐,史大叔等老故人在这儿养老呢。史大叔的鸡鸭鹅吸引的儿子赞叹不已,果树蔬菜一小片一小片的,简直一个小桃花园啊。张大姐还是那么胖呼呼的,一坐下就先说起了减肥,这可是我们在一起背对背工作时经常谈起的话题。大姐的儿子小耗子当年是我的学生居然上大三了,当年弱不禁风的病号,竟然上了体育院校。不可思议。我们又说起了大姐调到幼儿园以后,还约好周四我带着儿子去吃排骨米饭。说起了大姐给我定的电饼铛到现在我还在用着给儿子烙鸡蛋。说到我们的另外一个好姐妹他的儿子当年也是我的学生,今年高考考得不错……不知不觉的到了中午,吃饭的电话又响了,但因为中午我和另外一个姐妹因为孩子的事约好了,要返回去,只好约好下次一定吃了饭再走。
这一路,我又陶醉在母校的美好往事中。这里的人这里的物这里的一切一切都让我感受到回家的温馨。儿子也被其乐融融的气氛感染,说“妈妈,你们在一起说话真有意思。”“是啊,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想念这里的原因。
|
|
|
*************************************************************** |
还没有评论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