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小说>>感恩沂蒙
感恩沂蒙
文 / 夏雨 2011/9/10 21:12:35 发表| 已被阅读过 191 次| 评论0
在蒙山脚下,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在村子东头住着一户姓苗的人家。一九八一年的秋天,为了帮助和督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落实,我作为县里的下派干部,就被村上安排住在这个家里。这家的主人叫苗崇山,今年五十六岁,老伴王翠花比他小两岁,今年五十四岁。膝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苗建国今年二十八岁,去年刚娶了媳妇,小儿子苗建强十六岁,在中学读书。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家庭,先后曾有两位亲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牺牲。苗崇山的叔叔和哥哥都是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曾被誉为“双烈属”。苗崇山本人也是建国前参军入伍的老战士,曾参加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荣立过集体二等功,和个人三等功。这样一个有着“功臣之家”光荣称号的革命家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给政府添麻烦。苗老汉为人谦逊且忠厚,从来不在人前炫耀和居功自傲。老苗还心灵手巧,学会了一手木作活,是村上唯一的木匠,街坊邻居谁家有木工活都来找他帮忙,他每每都是有求必应从不含糊。我在他家住了两个多月,工作和生活上都得到了苗崇山一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分享着他们的快乐和忧伤,也时时为苗崇山带儿子千里寻医的故事所感动着。
那是去年的春天,老苗的小儿子建强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牙龈和鼻子经常出血,并伴有高烧和头晕,一开始没有引起大人的重视,认为小孩子破鼻子是常有的事,过几天就好了,也一直没有耽误上学。可两周过去了,症状越来越严重,母亲问儿子:“你在外边乱吃东西了吗?”建强说:“没有哇,就是觉得有点感冒,从药店里买了点药吃,接着又连续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长跑和爬山活动,就觉得浑身乏力,然后就这样了。”这时老苗才感到问题有些严重。他让老伴准备了一下,要带儿子去医院看病,大儿子建国也跟着去了。赶了几十里山路来到一家医院,他们拿着挂号证来到一个内科门诊,里面坐着一位中年男医生,也没有其他病人,他领着儿子来到医生近前,把挂号证放在桌子上,中年医生没有抬头,只顾翻动他桌子上的一个半旧的皮包,好像在找什么东西,嘴里还不停的嘟囔着什么。足足过了五分钟,才慢慢抬起头拿眼看了一下他们爷仨,“怎么了?”医生问道,“孩子病了,经常破鼻子,发烧,请医生给看看”老苗恭敬地说道。中年医生看了一下建强的脸说“你的脸怎么这么黄,有可能是黄疸肝炎,我看先住下院再说吧,”说着就开了单子。把单子交给老苗后,便起身离开了诊室一溜烟的消失在走廊的尽头。苗崇山见大儿子一脸的不高兴,于是就说“咱还是听医生的吧,要真是黄疸肝炎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赶紧住院吧”于是就办理了住院手续。第二天上午,经几位医生会诊后被告知孩子得的是“贫血综合症”。在这家医院一连住了七天,医院虽竭尽全力。建强的病仍不见好转,苗崇山又气又急,他又找到住院部的医生央求道,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疗孩子的病?,一名医生说:“有一种外国进口的针剂专治这种病,就是贵了点”,老苗问“多少钱一支?”“一千五一支”医生干脆的回答道。苗崇山没等和大儿子商量就和医生达成了协议,两针进口药分四次注进了建强的体内,自从给建强注射完进口药以后,老苗就几乎没有离开儿子的病床,他期望着这天价神药会大显神力,只等着儿子会奇迹般得好起来。可一连过了几天,仍未见明显的效果,老苗急的抓耳挠腮,心想这么贵的药都不管用看来建强的病是瞎子害眼没治了。正在爷俩心急如焚的时候,他大儿子建国从一位病友那里得知河北省有一家部队医院能治这种病,老苗知道这一消息后,不敢怠慢,他立即和建国商量,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见强去河北治病。于是他让建国在医院守着弟弟,他回家去讨钱,第二天就去河北。
苗崇山带着急切的心情返回了家,一进门老伴见丈夫脸色不好,就已知道个大概了,于是焦急的问道:“强子的病好些了吗?医生是咋说的?”这时大儿媳也急忙跑过来。老苗喘了几口粗气后,就把这几天在医院的情况详细的说了一遍。强子母亲听后,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泪水止不住往外涌,她要和老苗立即返回医院看儿子,被大儿媳劝住。乡亲们得知此事后都纷纷前来探问,并解囊相助,老伴送完了乡亲们以后又连夜摊了一大包袱煎饼让老苗带上。第二天一早苗崇山就赶到了医院,他们立刻办理了出院手续,当天上午就登上了去河北的火车。列车在无垠的旷野上行驶着,建强静静地躺在父亲的怀里,他闭着双眼似睡非睡,他的脸色黄的就像黄表纸,看不到一丝血色,鼻子和牙龈还不时的往外隐血,他除了能听到火车进站时的汽笛声,别的什么也听不到了。建国看了一眼躺在父亲怀里的弟弟,立刻把头扭向窗外,抑制不住的泪水顺着面颊躺了下来。火车驶进了河北境内,苗崇山的心又揪了起来,他问自己,偌大个河北省,到哪里去找这家医院啊!他眉头禁咒,后悔出发前没有仔细打听一下,就在火烧眉毛的时候,他急中生智,想到了列车乘务员,一打听,没想到这位女乘务员对这家医院还很熟悉,她爽快地给老苗写了一张纸条,上面有这家医院的详细地址,谢过了女乘务员,老苗把纸条折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的装进了里面的口袋。他暗自叹道,这正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话了。
下午四点左右老苗爷仨顺利的到达了这家医院。父亲先在一楼挂了血液科,并把详细住址等资料填在挂号证封面。建国背着弟弟来到二楼的血液科门诊,只见一位看上去年轻英俊的男军医正在给一位中年妇女诊病,三人就坐在诊室的联椅上。军医不时的扭头看看斜靠在哥哥身上的建强,眼神里流入出一种不安的神色。中年妇女看完病刚离开诊室,苗崇山快步上前递上挂号证,还没等医生开口,就把此行的前后经过简要说了一遍,军医一边听一边看挂号证上的地址,他先是一愣,接着问道“你们是从沂蒙山来的吗?”“是的,我们是从沂蒙山赶过来的,求求你救救我的儿子吧”医生让建强躺下,用心的检查了一下,然后有些着急的说:“最佳治疗时间都被耽误了,孩子严重缺血,必须立即住院治疗”随即用电话叫来了护士帮助办理住院手续,
接着又一个电话打给了护士长……。很快病房里几位护士紧张的忙碌着,有的采集血样,有的为输液做准备,不一会一滴滴晶莹透亮的药液流向建强的体内。病房里暂时恢复了平静。父亲看了一眼大儿子,疑惑的说道:“怎么又是输水,你看这位大夫这么年轻,能有经验吗,他能治好建强的病吗?”建国怕父亲过分担心,所以就安慰说:“医生的医术高低不能光看年龄,人家是大学生,科班出身,还是血液科的主任呢”,听了儿子的话他没吱声。他又环视一下这间不到二十平米的病房,洁净优雅,内有三张病床,其中一张明显是新加的,被褥整洁如新,只是略显拥挤了些。老苗心想,河里无鱼市上看,看来这大医院病号就是多,下两位病友也不知来自何方。先躺下休息一会再说。建国提了一壶水进来,苗崇山这才想起从早晨到现在还没有吃东西,他指着包袱说:“快打开,里面有煎饼和咸鸡蛋,肚子饿得不行了”爷俩狼吞虎咽的正吃得起劲,沈医生推门进来,先是微笑着点点了头,然后来到建强的病床前,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又抬头看看了瓶子里的药液说:“明天一早把化验单给我拿过去,需要早配型早输血”老苗使劲的咽着一大嘴的煎饼,一时说不出话来,沈医生又说;“医院有个小食堂,你们可以到那里去买饭”老苗咧咧嘴苦笑着说;“我们有煎饼,能凑合几天,谢谢沈主任关心,建强就全拜托您了”沈医生走后,老苗心想,这小伙子医生还不错,对病号还挺关心的。他抬头看了一下吊瓶里的水,最后一瓶水快滴完了,刚要让建国去叫护士,一名护士准时无误的来到病房,轻巧而又熟练的给建强起针,老苗瞧准了时机问道:“护士同志请问一下,沈医生是专治血液病的吗?他治好的病人多吗”护士一边起针一边说:沈医生是我们医院的副院长兼血液科主任,是内科专家,擅长治疗血液类各种疑难疾病,也是这方面的技术权威。听了护士的一番话,他这才把心彻底地放在肚子里,因为建强的病实在也耽搁不起了,他在心里说,这次看来真遇上高人了。
第二天刚上班老苗就取了化验单送到了沈医生的手上,他熟练的扫了一眼然后说;“孩子得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必须马上输血,老苗有些不明白地问道:“这病好治吗?你能不能说的再具体一点”沈医生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示意让他坐下,然后很有耐心的说道:“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有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简称“再障”,也叫“髓劳”。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加以饮食调养才能好得快,不复发”听了沈医生的讲解,这个对医学一窍不通的老汉也信服的直点头。他紧紧握住沈医生手说“老天有眼,让我们遇到你这样的好专家,这是俺家强子的福气,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气”
按照沈医生的治疗方案,一周后建强就有了明显的好转,脸上开始出现红晕,精神比以前好多了,进食也恢复了正常。一天中午,建强刚打完吊瓶,有一位女军医走进病房,她面带微笑,手里提着上下两层的饭盒,用清脆的嗓音说道;:“你们是苗大叔一家吧,我叫郑兰,是沈浩的妻子,他让我给你们送饭来了”,说吧便打开饭盒,顿时一股扑鼻的红烧肉味从饭盒里飘出来。父子俩先是一怔,接着老苗手足无措地说;“这是咋说,我们给沈院长添得麻烦就够多的了,你还给我们送饭来,这叫我……郑兰笑笑说;“不用客气,我们是老乡,我是山东的,我姥姥家就是沂蒙山区的,我在化验室,有事就找我吧”。说完又俯下身子问建强“你叫什么名字”?我给你炖了排骨汤,还有红烧肉,快多吃点,病就会好的快些,建强望着面前这位和蔼可亲的女军医,激动地只想掉眼泪。郑兰把饭菜留下,提起饭盒说道:“你们趁热快吃吧,我会常来的”说完转身走出了病房。看着女军医离去的背影,一股炙热的暖流涌遍了苗崇山的全身,此刻,在他心里好像整个世界都融化在这暖流之中。
第二天上午沈医生查病房来了,看到建强的气色和精神都不错,他高兴的笑了,他仔细询问了建强的饮食和排便情况后,又嘱咐在场的护士一定要细心护理,有情况及时汇报。老苗心想吃了人家的饭,怎么也得说句感谢的话才是,刚要张嘴,沈医生已走出了病房,医生们和护士鱼贯式的跟着沈医生一同走出病房。三天后的一个傍晚,女军医又出现在建强的病房里,手里提的还是那个两层饭盒,这次又多了一把暖瓶,饭盒里散发着鲫鱼汤的清香,老苗和建国连忙起身相迎,郑兰说:“这是新鲜的鱼汤和鲜豆浆,对建强的病很有好处的,快让他趁热吃吧”说着便坐在床沿上。这时建强又高兴又好奇的问道“阿姨,你们医院真好,还经常给病人送好吃的”话音刚落一屋人都笑了。老苗说:“傻孩子这是郑阿姨特意为你做的营养餐,让你吃了好得快早回家”病房里又是一阵笑声••••••这时苗崇山用无限感激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位山东老乡,有满腹的话要说,他禁不住叹问,“你和沈院长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我怎么承受得起呀”。郑兰笑着说:“没什么,不过是举手之劳吗,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吧,沈浩对沂蒙山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父亲就长眠在沂蒙山下”听了郑兰的话,爷俩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都不约而同的瞪大了眼睛,老苗不解地问,“这是怎么会事”?郑兰接着说;“沈浩的老家在山西,他父母都是解放前参军入伍的老战士,所在的部队就是陈毅和粟裕将军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一九四七年,他父亲在孟良崮战役中壮烈牺牲了。他的母亲是当时野战医院的一名护士,大战之前就把沈浩寄养在了当地的一户老百姓家里,当时他才三岁”。听到这里,苗崇山有些坐不住了,刚要插话,郑兰眼里含着泪花接着说:“后来他母亲随部队转战南北,直到建国前夕才几经周折找到他。是沂蒙人民用乳汁和小米把他养大的。所以当他得知你们是从沂蒙革命老区来的,他就告诉我,苗大叔一家是来自沂蒙山区的,一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的感觉,我们报恩的时候到了。为了让你们休息好,这间病房是他让护士长特意安排的”。苗崇山听着听着早已是泪流满面,同时有一种如梦方醒的感觉。一种惊讶,感叹和敬佩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撞击着他们的心灵。此时老苗的心如翻江倒海一般,三十四年前的那场惨烈的战斗场面又浮现在眼前••••••他喃喃地说“为什么不让我替沈大哥挨枪子呢!我死了还能埋在家门口哇”说着已是老泪纵横。郑兰不解的问道:“怎么!苗大叔也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接着苗崇山又把战斗经过和家中有两位亲人先后为革命流血牺牲的事一一告诉了她 。郑兰听着听着直觉眼前这位老汉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变得那么令人肃然起敬,忽然她起身后退两步,保持军人立正的姿势,缓缓抬起右手,向苗崇山郑重的行了一个军礼。
临走,苗崇山让郑兰转告沈浩说,他想明天就出院。晚上郑兰回到家,见沈浩在看书等她,就迫不及待的把苗崇山一家的事情一五一十 的讲给他听。沈浩听后禁不住赞叹道“真是满门忠烈呀!”他站起身望了望郑兰深情的说:“过去沂蒙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曾经有人说过,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地区有十户人家,就有八户人家的子弟上过战场,杀敌立功,其余两户没有男丁,也是支前的巾帼英雄。这些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不能忘记。沂蒙山对我们有养育之恩,那里的人民个个都是我的亲人。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为患者治病是我的天职,能为来自沂蒙革命老区的亲人治病是一种幸福”。郑兰一边为丈夫说的话拍手叫好,一边又说:“他们要求尽快出院”。沈浩说;“我已经为他们做好了出院的准备,并把我研制的专治“再障”的中草药分装好了,不用熬,服起来方便,估计用完这三个月的药就会痊愈了”。
郑兰走后,苗崇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心想,原来沈医生一家对沂蒙山有着不解之缘,我带儿子千里寻医到河北,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一同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未见过面的战友的儿子,不光救了建强的命,还拿我们当亲人一样对待,他感叹道,难道这是上苍的安排吗!。想到明天就要出院了,虽然已交了两次押金,也不知道够不够,他打开包钱的小手捐,里面只剩二百元钱了,老苗有些犯起愁来,他真盼望出院结算时能剩下点路费。
第二天沈浩让护士把老苗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两人一见面,谁也没说话就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此处无声胜有声,悠悠深情,千言万语都化作滚烫的泪水从心底流出••••••湿透了各自的衣衫。稍稍平静了一会,苗崇山说道“郑兰把你和你家人的情况都和我说了,看来我和大侄子今生有缘,冥冥之中让我找到了你们这家医院,又碰上了你和郑兰。看来建强也命不该绝呀”沈浩说:“我从第一天见到你们,心情怎么也难以平静,我的父辈把鲜血洒在了沂蒙大地,我是沂蒙母亲用乳汁和小米把我养大的,我的根在沂蒙,所以见到你们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正巧我爱人又是山东人,你们说话更方便一些,所以我就让郑兰多照顾你们,我让她告诉你们过去的一些事情是怕你老纳闷,心里不踏实,再说你们从千里之外赶来也很不容易,理应照顾好。 ”。沈浩接着说:“我让你来就是为了和你商量出院的事,建强的病已基本稳定了,以后就是靠服药和调养了,住院时间长了会加重你们的经济负担,我已经为建强准备好了三个月的药,并且医院领导同意免费送给你们,服用方法都写在医嘱上,估计三个月就会痊愈的”沈浩说着顺便拿起电话拨通了住院处••••••“什么?还欠八百元住院费”,苗崇山就在话机旁听的清清楚楚,心想怕什么来什么,这下完了,丢人现眼不说,没钱可怎么出院呢!
看来不说实话是不行了,老苗不好意思地说了实情。沈浩听了没有迟疑,接着又拨通了化验室的电话,他让妻子回家拿来一千元钱,八百元交到了住院处,剩下的二百元又塞到了老苗的手里,“这二百元就算回去的路费吧”沈浩笑着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回去就把钱寄过来”。老苗不好意思的说。回到病房爷俩开始收拾行李,想到要出院,他们还真有些依依不舍,看看这间陌生而又熟悉的病房,想想十多天来在这里发生的一切,苗崇山总觉的像在梦中一样。他有点舍不的如亲人般照料他们的医护人员,更割舍不下他和沈浩医生之间这段由沂蒙山水孕育的别样亲情。
临行前,他们向前来送行的沈浩和郑兰以及十多天来精心护理建强的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依依惜别,泪水又一次模糊了他们的眼睛。带着医院领导的一片爱心,也带着沈浩全家对沂蒙山人民的深情厚谊,踏上了返乡的路。
                            夏雨
***************************************************************

还没有评论

页数: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