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随笔>>青州游记
青州游记
文 / 风起云飞扬 2011/11/9 20:18:33 发表| 已被阅读过 172 次| 评论0
青州游记
2011年7月16日农历6月初六星期六,必将成为章丘七中11级5班全体同学终生难忘的日子,毕业30年后的这一天54名同学齐聚母校,共同见证了母校的发展、同学的成就、11级5班的辉煌!       根据活动的安排聚会的第二部分是在青州,午饭后部分同学开赴青州。
有十几年没去青州了,记忆中的青州整洁美丽、恬静悠闲,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出明水沿济青高速向东,汽车在鲁中平原上飞驰,窗外是片片白杨林,平畴千里的碧绿田野,使整日忙碌的人们精神为之一震,路旁高大的广告牌上书写的“文化名城  生态青州”,让我有一种急切想见到的心情。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驶,我们进入青州市区,只见处处高楼林立,道路宽阔整洁,花草树木搭配合理,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城市展现在面前。青州的同学同学精心安排了大家的吃住游览,最使人难以忘怀的还是第二天的云门山及青州博物馆之游。
清晨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我们来到距市区约3公里的云门山脚下,但见满目葱绿,山势起伏,虽不高,但起伏有致,虽不雄,但婀娜秀丽。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历史名著《水浒》第五十八回中“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就有此山的描写,明朝冯梦龙的话本小说《警世恒言》中有“李道人独步云门山”的篇章,描写了隋唐年间发生在青州云门上的故事。这些都说明了云门山历史的悠久。特别是山顶的摩崖石刻巨“寿”,更是闻名海内外,据说寿光县就是因为在原县衙大厅能看见云门山的寿字发出的光故名。
从古色古香的云门山牌坊起开始登山,山路两旁长满松柏,随天气炎热但阵阵山风吹过,不觉有丝丝凉意,经过约五分钟的登攀,只见丛林中有一亭翼然,从此处可隐约看见山顶的寿字,所以亭子命名为“观寿亭”。小憩片刻继续向上,小路弯弯延延,峰回路转,经过一段曲折的山路终于来到山的中部一片平坦之处,此处有一道观,名“望寿阁”,置身院内,南望山顶巨大的寿字清晰可见。望寿阁与山脚下的的观寿亭,遥相呼应,远观近望,可见文人的独具匠心。拾阶南上,山路愈加崎岖,路边景点不断。印象较深的有“万春洞”,洞边有石刻“野宿石床类洞天,斗笠脱放海东边,夜深熟睡白云起,莫管龙来塌下眠”。作者为明代道人雪蓑,又称雪蓑子。雪蓑曾活动在章丘、莱芜、青州、临朐一带,其人放荡不羁,书画俱佳。据称章丘名胜赵八洞的“透地通天”、莱芜棋山的“玄之又玄”题刻即为雪蓑所题。因与当时的章丘名人李开先交往深厚,所以在章丘的遗迹较多。穿过迎旭门,经过二龙池,期盼已久的石刻寿字豁然眼前,据介绍这个寿字通高7,5米,宽3,7米,单单下面一个寸字就有2,23米,为一般人身高所不及,所以有“人无寸高”的说法。站在寿字前,同学们争相留影,祝愿我们所有的同学都健康长寿!
走下云门山大家游兴不减,又参观了青州博物馆,博物馆为一典型的古典建筑形式,构思精巧、布局合理,馆内珍藏着两万多件文物。像明代赵秉忠的状元卷、东汉的跪姿石俑、南北朝的石造像等等都弥足珍贵。最吸引人的是明代赵秉忠的殿试卷,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殿试卷真迹,可谓价值连城。殿试卷卷首有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字。赵秉忠为青州郑母村人,自幼勤奋好学,卓荦有大志,万历二十六年殿试第一,赐进士及第,即中状元。试卷中精辟的阐述了吏治、治国、兴邦的对策,对当时的明朝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入仕后清正有为,成一位贤臣。后受奸党魏忠贤迫害,回归故里,愤懑而终。“以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古代状元的好学勤奋,忧国忧民,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午饭后,同学们依依惜别,都感觉相聚的时间太短,来去匆匆,大家都有一个心愿:共同期待春天的再相见!



***************************************************************

还没有评论

页数: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