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搅一杯优雅慢慢品
|
文 / 高太守
2012/8/14 9:32:29 发表| 已被阅读过 315 次| 评论0篇
|
 |
前些天看到一则关于周立波的段子,有人问周立波,如果他跟郭德纲同台会是一个什么情况,谁更优秀些?他老先生语出惊人:“一个吃大蒜的,怎么可以和一个喝咖啡的在一起?”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引起了娱乐圈北南双方一场不算小的关于高雅与低俗之争。当然,后来他为了缓解这种舆论压力,在后来的《一周立波秀》中改口说:“喝咖啡的未必就是高雅,吃大蒜的也未必就是低俗,非洲的卢旺达难民每天要喝六杯咖啡,你能说他们高雅吗?而孔子每天也是要吃大蒜的,难道你就能说孔子低俗吗?”看完这两段话不禁心下莞尔,一是为这个老兄的机智,再是为这位老兄的狡黠。
暂且把咖啡的高雅与低俗论放一边,而咖啡带给我的感受却是实实在在的。记得09年8月上旬,同一位朋友去清华听一场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的课。早上五点钟动身,一路兴奋一路奔波,驱车千里,终于在十一点赶到了清华。从清华园穿过,在浓荫中漫步,在一座座记载着历史辉煌与沧桑的教学楼间徜徉,仿佛举步间就能与某一位名人不期而遇,瞧,那位负着手在湖边漫步的是朱佩弦先生吗?那位在树下小憩的,可是钱钟书先生?那位匆匆而行的是曹禺先生吗?还有那位时吟时哦款步而来的是季羡林先生吗?还有还有梁启超、吴晗、钱学森、邓稼先、李政道、杨振宁、赵元任……等等等等,名人伟人太多太多了。
在清华食堂吃过了午饭便早早走进了课堂。坐在静静的课堂上,忽然之间就有一种时空错杂的感觉了,仿佛重又回到了学生时代,闭起眼睛,那些青葱年代的事情,便如同放电影一样从眼前一幕幕走过。那曾经心比天高的少年情怀,那北大、清华的梦,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行渐远。没成想在今天竟是以另外一种形式走进了她,圆了一回清华之梦。
追忆中那些温馨、兴奋、失落、感慨齐在脑海中聚焦了,真就有种百感交集的感觉。可是感慨归感慨,由于北京八月上旬的天气仍十分炎热,再加上早起,还有千里驱车的疲惫,上眼皮跟下眼皮竟然不争气地打起架来,心里倒是十分明白,怎么能在课堂上打盹?你来是干嘛的呢?郎教授那可是世界知名的学者,你不是早就对他经济方面的文章仰慕已久了吗?明白归明白,但是两只眼皮就是不听话老是想往一块凑。无可奈何只得起身活动一下。溜达到课堂后面,见有茶水饮料供应,冲了杯绿茶,虽说入口清香但还是没有把两个眼皮支起来。在饮料的旁边,还有一个玻璃壶,壶中褐色的液体还烫手,知是咖啡,便倾了一杯,轻啜一口,一股无以名状的苦涩便从舌尖弥散到整个口腔,又从咽喉一路苦到了胃里,不过眉宇间仿佛开了一片天光,赶紧强忍着那份苦与涩连啜几口,精神陡然间像注射了一支兴奋剂,困意疲乏瞬时间被驱散了,真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在接下来的整整一下午的课没有丝毫的倦意。
课堂上,时时为郎教那幽默风趣的谈吐,渊博的才学所倾倒。郎教授亦庄亦谐地纵论国内及世界的经济形势,真有种天下大势尽在榖中的感觉。从四万亿拉动内需保经济增长,到国际金融大鹗索罗斯,将上百亿热钱流入中国,豪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时间内就会大幅升值,还有中国近三万个亿的美元外汇储备,会在倾刻间大幅缩水。四个小时的课,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溜走了,可在座的诸公,竟然还意犹未尽。真的应该感谢那杯浓浓的咖啡,让我听了一堂真正精彩的课,也让我接受了一次高端的教诲与熏陶。在接下来的七天时间里,还聆听了许多位国内知名教授的课,有国学方面的,有政治济经方面的,间或还有一两堂养生保健方面的。堂堂精彩,堂堂课都有许多的收获,清华毕竟是清华呀。现在回想起来,给我精神的不单单是那些著名教授的博学与风采,还有每堂课前必须的一杯苦涩中透着醇香的浓浓的咖啡。
如果说那次清华之行,引发了我与咖啡最初的恋情的话,那么走近蓝雅咖啡厅,与蓝雅相约却使我与咖啡结下深深的情谊。
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淡淡的日子,淡淡的天光,如同彼时的那份心情,淡淡的目光在车声市声的喧嚣之外睃巡,终于找寻到了那个静静的所在。娴静优雅,多少有些清标与孤寂,恍若与万丈红尘隔开了一个世纪的距离。心一下静了下来,如同撂下了一件太重,积郁在心底里太久的重负,蓦然间就轻松了许多。像极了一个长途负重的旅人,一下卸却了肩头的重物,心得到了一次深度的呼吸。
落座,寒喧,目之所及书香弥漫,好个书卷之气的所在。好客的女主人笑语轻盈,缟袂若仙。如兰素手,捧上一只只晶莹如雪的杯盏,霎时间,水晶壶中咖啡沸腾,若江河奔腾翻卷。凝神注目间,女主人已将那些深褐色的液体倾入杯中,恰如玉碗之中盛满深色的琥珀。端杯于手,异香扑鼻,浅饮轻啜,自有一番苦涩的滋味萦上心头。一杯将罄,女主人在斟满咖啡之后在杯中添加了一匙砂糖,银勺搅动间,便有甜香四溢,入口时少了几许的苦涩,少了几许难以入咽。当第三杯斟满,女主人不仅放了糖,还加了一小袋奶,银匙搅动着的,已不复黑褐色的旧颜,入口更是绵甜悠远,已经不识咖啡的模样了。三道咖啡饮过,女主人问道,可曾识得此中真味,众客不答,女主人启齿而笑说:此正所谓先苦后甜再甘。在座者会心一笑,无不点头称是。
细细想来不正是人生的三重境界吗?少壮之时艰辛奋斗创事立业,虽然说艰苦却是正途;比及努力之后,小有所成,苦尽甜来,此第二种境界;当功成名就,人生写意,挥洒自如,犹如快哉之风,一任我西东。忽然就想起了《论语•阳货》篇里孔子有过一段对于诗歌的经典评价,他老人家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实这杯银匙搅动着的深褐色的液体何尝不是这样:宜对友,宜消愁,宜孤独寂寞,更宜沉思致远。
从那以后咖啡真正走进了我的生活,不过却是变了模样的,从超市中购买的那种成桶的速溶咖啡。每当孤灯一人的时候,每当深更读书的时候,每当写字作文的时候,就会冲上一杯,慢慢地搅着,细细地品着,而此时,灵感就会像一只翩翩的凤凰,霎时飞临我的笔端,一些思绪便会在绿格稿纸间氤氲开来,变化成一个个精灵般跃动着的文字,而那些文字会生出根,长出芽,开出花,结下果。
(2380字)
2012-2-13
|
|
|
*************************************************************** |
还没有评论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