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旗下的讲话
|
文 / 焦王
2014/6/28 15:40:36 发表| 已被阅读过 233 次| 评论0篇
|
 |
老师们、同学们:
很高兴作为一名学生家长参加今天的升旗仪式。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把读书作为最大的快乐,把求知作为一生的追求”。
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在中东有个由犹太民族组成的国家叫以色列,国家虽小但很富有,被称为“最小超级大国”。在这个国家中,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会在书的一角涂上蜂蜜,让孩子知道知识是甜的,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会回答父母的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天我们的房子被烧毁了,你将带着什么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钱或者钻石”,父母就会对他们讲“带走的不应该是金钱和钻石,而是一种更宝贵的东西,它无色、无味、甚至无形,那就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夺不了的,只要生命还在,智慧就永远陪伴着你”,犹太人就这样追求知识,并作为谋生的手段代代相传。
在我的家庭中,我也尽量和孩子一起分享知识的快乐。首先我是个爱读书的人,业余时间读书写作乐而不疲,孩子耳染目濡从小就与书为友。从小时候的订阅《幼儿画报》,到小学阶段订阅《中国少年儿童故事报》《儿童文学》;我们很少给女儿指定读书的内容,她喜欢什么就看什么,女儿四年级的时候想看《红楼梦》,原著看不懂,我们就看连环画版的;女儿五年级的时候喜欢读七卷本的《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我虽然读过,但担心被女儿问住,便又认认真真的读了一遍,然后每天都和女儿交流读书的心得。有时从报纸上读到一些关于儿童的新闻报道,我也会带回去,和孩子分享。现在每周五放学后,女儿都会与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图书馆借书,成了那里的老熟人。
除了和女儿一起读书,我还喜欢给孩子讲故事。我很欣赏梁启超先生的餐桌教育,就利用一块吃饭的机会,只要女儿愿听什么都讲。我曾经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每天选取几个小故事一一讲来,把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思想早早的予以灌输;有时也结合课文给孩子讲故事,老师讲书本的知识,我讲书本以外的故事。比如女儿学《匆匆》这篇课文,我就讲作者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故事;学《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我就讲伽利略发明望远镜;课本学王维的诗,我就讲王维的画,让女儿更好的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以前我也绘声绘色的给女儿诵读故事,从牙牙学语直到二三年级,几乎每晚都要读上一篇;记得在她三年级的时候我还诵读了日本作家安房直子的童话集,哪种单纯的颜色、空灵的心境,向善的情节,和残缺的结局,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当故事读完,带来的有时是女儿的呜咽,有时是长久的寂静。
除了读书、讲故事,还有一种增长知识的方法,那就是玩,在玩中学、学中玩。水浒影视城归来看《水浒》,聊斋园归来读《聊斋》,都取得很好的效果。省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都去逐一体验,我们更是省博物馆的常客,在那里大人孩子都长知识。去年十艺节期间我们去省博物馆排了几个小时的队看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画展,虽然很多知识我也不懂,但我们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文化的氛围。我个人还有这样一种观点“祖国很大,不能只在地图上;祖国很美,不能只在电视里”。而我每次和女儿出去就像一个导游,先查阅很多资料,自然景观讲地理,人文景观讲历史,把文化贯穿其中。去年秋天带着女儿去河南,在龙门石窟将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在洛阳,我就吟诵“洛阳城里见秋风”、“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样的诗句,参观白居易墓园,自然就对白居易的诗句有更深的体会。
同学们,作为家长,你们是我们心目中冉冉升起的希望,是我们的骄傲;同时,面对国旗,你们更是国家和社会冉冉升起的希望,担负着振兴中华的梦想。中国梦是我们的梦,更是你们的梦,希望大家有梦想、有知识、有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
|
*************************************************************** |
还没有评论
|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