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 谷歌搜索 
首页 | 小说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推荐 | 文集 | 留言板
 您的位置>>小桥·流水·人家>>随笔>>难忘那张年轻的脸
难忘那张年轻的脸
文 / 焦王 2016/12/23 16:47:58 发表| 已被阅读过 495 次| 评论0
    坐在前往北京的列车上,上次进京的情形又浮在眼前。在北京南站换乘地铁,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年轻的身影。
    那是暑假之末,我独自进京。在列车上,邻座的是个年轻人,与我相仿的个头和体型,也戴着眼镜,他时而玩着手机,时而闭目休息,我们一个多小时无任何交流。列车过了天津站,我的心里便盘算着到北京站后如何办理公交卡,于是趁他张开眼的间隙向他请教。他言语不多,还算稳健,也有点世故,感觉出有随意应付的成分,我判断是位行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列车上毕竟无聊,既然已经搭讪,我便又试探着询问如何换乘地铁去昌平区,他回答也去昌平区,便问我到哪一站,没想到我们在一个站点下车。“这样吧,你跟我走吧”,他终于说出一句令人温暖的话,只是表情依旧严肃。
    于是,接下来的行程就有了一个伴。下了车他领我去购票处办理公交卡,排队的人比较多,我的购票时间有十多分钟,心里还琢磨这家伙可能会等不及先走了,出来发现他依旧在原地远远的盯着我,想必也在观察我,或是揣摩我。我主动让他看我的身份证,打消他的顾虑,他略带腼腆的一笑,“我们走吧,叔叔”。
    他叫我叔叔,我叫他小王。换乘三次地铁,将近两个小时,我们也聊的比较熟了,于是小王的形象也越发清晰了。小王是青州人,中国石油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开学后将是他在石油大学的第六个学年。谈到济南,他说早年曾到山东财政学院看望读书的姐姐。我询问他的学习情况,他回答的却是不容乐观的就业前景,各地去产能的转型发展、石化领域的海外扩展、科研院所的人满为患等等,他分析的头头是道。是啊,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何其难,人生的第一桶金何其难。我试图劝慰一些转变观念、敢于到艰苦地区甚至国外就业的话,但感觉是徒劳的。他有较为成熟的想法,是个有思想的年轻人。
    他背着背包,手里提着一个大袋子,感觉有些重量,他两只手来回倒换。我也打算帮他提一会,他总说不用,我猜想,袋子里或许装的是送给老师或同学的土特产。我们边聊边走,在如同迷宫一般的换乘车站中,我也无需看指示牌,因为有他在。他也像是担心我走丢的样子,照顾着我的速度。我们脚步很快,步履匆匆的穿行在首都的茫茫人海中。看着形形色色的路人,我忽然想到,在别人眼里我们是不是一对父子呢,毕竟我年长他二十岁,而且身材和个头相当。
    有女朋友了吧,我问他。没有呢。读大学这么久怎么不谈个?刚上大学的时候谈了一个,可惜没有结果,自己太用情、太专一了,也便不想再谈了——过几年再说吧。我惊讶他的坦诚,没有丝毫的遮掩和回避,甚至都没有犹豫。每个人、每个年龄段都有烦心事,小朋友盼着自己长大,能像大人一样喝酒打牌到处玩,年轻人也有自己的苦恼,事业和爱情是必须面对的现实,而现实往往又很残酷。
    出了昌平的地铁口,我们应该说再见了。那时已是下午2点多,接触的四个多小时里,他没有吃一点东西,甚至也没见他喝点水。我判断他是个能吃苦、有毅力的孩子。我请他吃饭,他也婉拒了,那就彼此加个微信好友吧。
    那晚我住在昌平区,晚上我特意到与中国政法大学相对的石油大学散步,还没有正式开学,院落非常安静。校园不大,我坐在广场的石凳上,看着几幢楼房零星亮起的灯光,猜想着此时的小王会在哪儿。的确,萍水相逢匆匆而过的小伙子给我留下了好感,我感受到了年轻人身上迸发的思想火花和传递的正能量。几个月来我一直关注他的微信,偶尔也聊一会。没想到这个小王还是个能量场,从他的微信可知,在实验室里是理科的高材生,生活中兴趣广泛,和我一样有点“小资情调”,偶尔舞文弄墨,卖弄文字,更让我佩服的是,他注重健身健美,时常跑个马拉松,真的好厉害呀。
    我也曾自问,为什么如此关注他,我想,把他当做窥视当代大学生的一个范本,摒弃年龄的代沟,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去思索这是怎样的一代人。
***************************************************************

还没有评论

页数:
************************************************************************************
请登陆后发表评论,注册 登陆
***************************************************************
章丘小桥原创文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wenxue.zqb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0044号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247号